黃柏的功效與作用 黃柏的禁忌與副作用
導讀中藥黃柏性味歸經苦,寒。歸腎、膀胱、大腸經。本品苦寒,清泄而燥,主入腎與膀胱經,兼入大腸經,作用偏于下焦。善清相火,退虛熱,除下焦濕熱。藥力雖不及黃連,但以退虛熱為長。功效清熱燥濕,瀉火解毒,退
中藥黃柏:性味歸經:苦,寒。歸腎、膀胱、大腸經。本品苦寒,清泄而燥,主入腎與膀胱經,兼入大腸經,作用偏于下焦。善清相火,退虛熱,除下焦濕熱。藥力雖不及黃連,但以退虛熱為長。
功效:清熱燥濕,瀉火解毒,退虛熱。
主治病證
(1)濕熱下注之帶下、淋濁、腳氣、足膝紅腫。
(2)濕熱黃疸,濕熱瀉痢,濕磨,濕瘡。
(3)熱毒瘡腫, 口舌生瘡,血熱出血。
(4)陰虛盜汗遺精,骨蒸潮熱。
配伍
黃柏配蒼術:黃柏苦寒,功能清熱燥濕,作用偏于下焦;蒼術辛苦性溫,功能燥濕健脾,兼祛風濕。兩藥相合,既清熱又燥濕,且走下焦,治濕熱諸證,特別是下焦濕熱證有效。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10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敷。清熱燥濕解毒宜生用,清相火退虛熱宜鹽水炒用,止血宜炒炭。
使用注意:本品苦寒,易傷胃氣,故脾胃虛寒者忌服。
產地:主產于四川、貴州等省;陜西、湖北、 云南、 湖南等省區亦產。
采收加工:3-6月間采收,選10年左右的樹,剝取樹皮,曬至半干,壓平,刮凈粗皮至顯黃色,刷凈曬干。
性狀鑒別
本品呈板片狀或淺槽狀,長寬不一,厚1~6mm。外表面黃褐色或黃棕色,平坦或具縱溝紋,有的可見皮孔痕及殘存的灰褐色粗皮;內表面暗黃色或淡棕色,具細密的縱棱紋。體輕,質硬,斷面纖維性,呈裂片狀分層,深黃色。氣微,味極苦,嚼之有黏性。
飲片 黃柏
呈絲條狀,外表黃褐色或黃棕色,內表面暗黃色或淡棕色,具縱棱紋。切面纖維性,呈裂片狀分層,深黃色。味極苦。
鹽黃柏
形如黃柏絲,表面深黃色。偶有焦斑。味極苦,微咸。
黃柏炭
形如黃柏絲,表面焦黑色,內部深褐色或棕黑色。體輕,質脆,易折斷。味苦澀。
免責聲明:本文章由會員“陳夕一”發布如果文章侵權,請聯系我們處理,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于本站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