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吟的意思 游子吟寓意及情感
快遞讓購物距離變得簡單,因為快遞小哥直接幫我們把所買的東西送到樓底下,而且現在的快遞速度也變快了,慢的也三四天能到達,快的當天就到。
微信讓時間距離變得很快,我們之前的通訊是寫信,當拆開信件之時,已經隔了很久了,具體多長時間,還是由兩地距離而定,現在哪怕天南海北,只要點開視頻,我們即刻相見。
那么,如果在唐朝,那個時候,有快遞和微信,我們還能讀到那么美妙,情感至深的詩句嗎?
游子吟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想必這首詩,大家都讀過,或許在小學,或許在啟蒙時期,或許你聽人背過,總之,這首詩可能跟李白的《靜夜思》或者跟駱賓王的《詠鵝》一樣,從小,我們就開始背過了。
詩中意思非常淺顯易懂,寫著是一個孩子將要遠行,這時,他慈祥的老母親,坐在庭院中或者在桌前,點著微暗的燈光,手中捏著繡花針,一針一線地在縫補著孩子的衣服,這些衣服是孩子即將遠行穿的,詩中沒有交代孩子將要去何方,但是,母親知道,孩子這一去,不知道什么時候可以回來,所以她擔心孩子遲遲歸。同樣,她還擔心孩子此行的地方,或許冬天太冷,所以她要把衣服縫厚一點,她也擔心以后衣服穿破了,沒人為他補衣服,所以她要把衣服縫扎實一點,因此多么真摯的情感,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但是,如果那時候,有微信和快遞,或許就不會有這首詩,為什么呢?
因為空間距離沒了,情感就變淡了,可能詩中會變成:
兒子直接給母親發一條微信說:“娘親,我這邊馬上天氣要轉冷了,給我寄兩件衣服吧。”
母親打開微信一開,原來是兒子來信息了,原來要我寄衣服,好嘞,把衣服打包好,然后一個預約電話,快遞小哥,直接到樓下收物件,打包,付款,準時送達。
沒過幾天,兒子就收到衣服了,然后,給媽媽回個微信,說道:“親愛的娘親,我收到衣服了。”
娘親會說道:“好的,要注意穿暖吃飽。”
Oh,我的天呀,曾經的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在微信和快遞的時代中,讓我們慢慢的感受不到那種淋漓盡致的母親,現在我們寫關于母親的文章也越來越少了,有得只是一些無病呻吟或者教人如何快速賺錢的文章了。
微信時代讓信息更便捷了,快遞時代讓距離變近了,但是,曾經的那種美與真,情感的豐沛,也愿在這更快的時代中,變得更濃。因為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