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命是什么意思 宿命的寓意是什么
作者,水木然
究竟什么叫命運?
這篇文章將徹底改變你的認知!
1
首先,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巧合!
科學家們發現,現實空間里只有4%的物質是我們可以看到的,剩余96%的是暗物質,恰恰是這些看不見的暗物質支配世界的運轉;
心理學家發現,我們頭腦中只有5%的念頭是有意識的,剩余95%的念頭都是被潛意識支配的,恰恰是這些感受不到的潛意識支配了我們的行為。這就是冰川理論。
心理學家榮格說:如果你感受不到你的潛意識,那么你就會被它操控一輩子。當你意識不到你的潛意識的時候,潛意識就會成為你的命運。你的潛意識操控著你的人生,而你卻稱其為命運。
一語道破天機:所謂命運,就是那96%的暗物質,就是那95%的潛意識!
“潛意識”之所以是潛在深處的,是因為它比我們的“后天意識”誕生要早,后天意識是后天的環境馴化的產物,而“潛意識”是先天就存在的。
“我”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真我,本我,自我。“本我”是動物屬性;“自我”是社會屬性;“真我”是高維空間屬性。
潛意識就是“真我”,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有一個深藏的“真我”,也叫“超我”,是超脫于世俗而存在的,它是因為愛、智慧、美德而存在。
一旦找到了這個“真我”,就相當于開啟了真正的能量大門,它會源源不斷的給你提供能量,讓你像開掛一樣,把很多不可能變成可能!
2
“真我”保存著我們的經驗、信念、認知,也決定著我們的觀點、行為、選擇,等等,其實人生最珍貴的東西,比如天賦、使命,特長,悟性等等,都歸“真我”保管,只是它的維度比較高,我們一般很難覺察到它。
思考一下身邊人:到底是什么東西,讓一些學生時代看起來特別優秀的人,后來成了特別平凡的人?而又讓那些小時候平平無奇的人,后來做出了意想不到的成就。
答案很明確:他們找到了“真我”。
我們都知道一件事能不能成功,主要取決于三個要素:天時、地利、人和。而實際上,還有比這兩個更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己合,神助。
這段話的完整版是這樣的:“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不如己合,己合不如神助!”
所謂“己合”,就是自己跟“真我”和解。
所謂“神助”,就是“真我”會暗自給你助力!
“真我”就是你的“元神”,它默默地陪伴在你身邊,一旦你找到了它,并利用了它的力量,那么做人做事就“如有神助”,可以順風順水。
“真我”包括兩部分,一個是天賦,另一個是使命。
所謂“天賦”,就是總有那么一件事,你生下來就可以干得比別人好,不需要任何原因,你這方面就是天生比別人厲害。
所謂“使命”,就是有那么一件事,你生下來就想干,魂里夢里都想干,哪怕沒人給你好處,你還是想干。
“使命”和“天賦”是我們鏈接真我的兩大通道,也是鏈接高維世界的兩大通道,因為這兩樣東西都是與生俱來的,是我們從前世帶來的,唯有他們才可以鏈接到“真我”,鏈接到高維空間。
一旦打開了這兩大通道,我們就可以隨時獲取高維空間的能量,可以輕而易舉地獲取成功,并且活出“真我”。
(水木然新書《人間清醒》,歡迎購買)
3
人生的真正歸宿,就是“天賦”和“使命”綜合在一起的“真我”。
有句話叫“舉頭三尺有神明”,這個神明就是高維的我,也就是“真我”,它一直在你上方,默默的看著你的所作所為。
蘇格拉底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認識你自己。《道德經》里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都是在告訴我們:一定要真正的找到自己的元神!
人之初,性本善。人人生而純真善良,但隨著長大被世界熏陶,行為被世俗沾染,童真被物欲遮蔽,開始變得貪嗔癡、為了追求外在的認可,日夜不停地奔波。
長此以往,“真我”被掩蓋,那層灰塵越來越厚,行為也越來越迷失……
王陽明教人“致良知”,其實就是要去深挖那個最初的自己;
禪宗里說: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每個人都有佛性的,只是被蒙蔽了,我們要不斷的通過內觀和自省去覺察它,其實就不斷的洞察那個高維的自己;
哲學家說要尋找“自己”,我們說要“不忘初心”,其實都是同一個原理啊!
4
為什么99%的人都無法找到“真我”呢?
每個人生下來的時候,都被老天施了障眼法,或者是打了封閉針,把“真我”牢牢地捆住了。
水木然經常說:這個世界本身就是一個迷局,它就像一個被設計好的程序,程序的核心目的就是為了讓我們迷失。它會用各種表象、假象、誘餌、欲望來迷惑我們。
人生看似有無數的選擇、機會和可能性,其實都是障眼法,這些東西的設置就是為了讓每個人都不能找到自己。
也因此,絕大多數人都被它們帶偏了,活在世俗的價值評判里,活在別人的眼里,活在社會制定的標準里,活在自己的欲望里,于是我們離“真我”越來越遠。
這樣的人無論怎么奮斗,無論多么成功,最終都不會幸福,因為他們內心的始終有一個“真我”在呼喚:這些不是我想要的。
遺憾的是,絕大多數人都不能從學校、老師、家長那里得到這個提醒:人生最重要的事情認識自己。
我的性格如何?我的天賦是什么?我該如何樹立理想?
我們都被當成標準零件一樣去培養,我們的愛好、特長、天賦、個性被一點點的磨平,然后被卷進社會這個大機器里,攪碎……最終一起內卷,茍且偷生!
而社會上的一切,仿佛就是為了碾碎“真我”而設計的,我們被一股無形的力量推動著往前走,要按照社會的標準成長,要不斷的忽略自己的特點,最終失去自我。
即便有的人覺醒了,千方百計的能從這個壓迫感中逃離出來。然而最終能成功逃離的只有1%,99%的人都被順利碾碎。
即使你畢業的時候成績優異,獲得了一份高薪高壓的工作,如果那份工作并不是你最想干的事,你早晚也會因為厭倦而離開它;
即使你學的是理工,如果你最熱愛的是創作,早晚有一天你會用你的閑暇時間去創作,而且會因為做得很好而放棄原來的工作。
5
人生的一切迷茫、焦慮、抑郁,都是因為離“真我”越來越遠。
想想我們的人生,是不是冥冥之中似乎總有一張大網將我們籠罩,我們終其一生都無法逃脫,我們稱之為宿命、命運。
這是因為我們對“真我”的存在毫無察覺,所以我們總覺的被掌控,但又不知道被誰掌控!
榮格最關鍵的一句話:“當潛意識被呈現,命運就被改寫了”!也就是說當你找到那個“真我”,跟他對話、和解,這時你就不再被它操控,而是跟他和諧共處,這時所謂的宿命就不存在了。
覺察難?還是改變難?其實覺察比改變難多了。只要我們有了覺察,就會在潛意識里開始改變,人最怕的是沒有覺察,執迷不悟、固執己見,狹隘、偏激。
終于發現:真正阻礙我的不是能力、時間、方法、步驟。而是我內心始終不敢直面的東西,我總是見到它就躲避,比如自卑、偏見、情緒化、狹隘、無知、自私等等,這些才是尋找“真我”的最大障礙。
如果一個人找到了“真我”,一定能成為一個優秀、成功又幸福的人。
人生的上半場,是給自己貼標簽的,用社會的條條框框把自己固定成型,成為一個合格的社會人,完成社會賦予你的任務和使命。
人生的下半場,是給自己撕標簽的,當我們完成了社會賦予的任務,就開始開始向內尋找自己,尋找自己的熱愛、向往,全力以赴奔向“真我”。
生命就像江河,無論多么曲折與蜿蜒,最終目的地都是要奔赴大海!
更多內容請購買水木然的認知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