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裕祿精神是什么(無私奉獻的古人故事)
大禹治水13年,3過家門而不入,終于疏通水道使人們遠離洪水的困擾.墨子聽說楚國要攻打宋國,自己趕了10天10夜的路到楚國勸阻,魯班為楚國制造了多種攻城器械,墨子說自己也制造了多種守城器械,與魯班進行演練,魯班不能取勝.魯班意欲殺墨子,而墨子說自己的300已經帶著自己的守城器械在宋國了,殺了他也沒用.楚王放棄伐宋,而墨子回國經過宋國,宋國人不認識他,不讓他進城.他不是宋國人,而為了宋國的百姓,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1、焦裕祿焦裕祿剛到蘭考時,內澇、風沙、鹽堿“三害”侵襲,焦裕祿沒有猶豫,更沒有退縮,迎難而上,經受著天災和人心的雙重考驗,為百姓默默耕耘、無私奉獻,成為了百姓心目中的“孺子牛”。2、孔繁森1979年作為援藏干部赴日喀則地區任地委宣傳部副部長,1988年第二次進藏,跑遍了全地區106個鄉中的98個,行程8萬多公里,與藏族群眾結下了深厚友誼。1994年11月29日,在新疆考察邊貿工作途中因車禍不幸殉職。3、廖俊波在政和縣工作的幾年,在群眾最關切的脫貧攻堅、教育醫療、基礎設施等方面都交出了一份出色答卷,全縣貧困人口減少了3萬多人,脫貧率達69.1%。把群眾當親人,用心用情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用自己的“辛勤指數”換來群眾的“幸福指數”。
埋頭苦干人物有,神農嘗百草發明農耕文明,使人類從游牧民族開始向農耕文明轉變,使得人類飲食發生改變 為人類繁衍后代生活趨于穩定做出重大貢獻,然后大禹治水,三過其門而不入,使得多年水患得以改善農耕迅速發展,第三紅旗渠修建同志們,在那么簡陋的條件下埋頭苦干十幾年,最終引來了漳河水,使得山區人畜用水得以保障,造福后人。等等
走進焦裕祿同志紀念館,抬頭就能看到這樣兩句話:“拼上老命大干一場,決心改變蘭考面貌”“活著沒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著把沙丘治好”。當年,焦裕祿起草《干部十不準》,規定任何干部不準搞特殊化;身患癌癥仍堅持工作,藤椅被頂出大窟窿……焦裕祿以身作則、忘我奉獻,把一切都獻給了蘭考。
視死如歸的好榜樣,焦裕祿精神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