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觀看三級片 日產a產品在線觀看視頻
文稿|楊涵
編輯|小雨
前言
眾所周知,受某些不可抗力的影響,我國出品的電影10部得有九部半不太好看,也因此有很多資深影迷朋友熱衷于挖掘冷門華語電影。
冷門不代表爛片,往往有的時候只是因為某些特殊原因,這部電影不方便傳播而已,這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事實。
畢竟國人更鐘愛一些現實主義題材,但現實主義題材的電影往往都會被某些“神秘力量”隱藏起來。
而這一引通常就是幾年,甚至十幾年。但是經常看這些冷門電影的小伙伴一定都很清楚:沒上映不代表看不了啊。
只能暗示到這兒了,懂得自然懂。
背井離鄉的苦命人
故事發生在民國年間,那個時候兵荒馬亂,軍閥混戰,百姓們民不聊生,處處狼煙四起。恰恰就是在這艱難的歲月中,四川的某一個邊陲小城遭遇到了洪災。
本就食不果腹的底層百姓,這次更加雪上加霜。為了活下去,鄉下農民,五龍決定進城闖一闖。
然而鄉下人的生活不好過,城里人的生活也沒有想象中那么容易。為了討生活,五龍跑到了碼頭上,找營生。
饑餓的他為了活下去,甚至在狗碗里和狗搶飯。而即便如此,他還是會被碼頭上的惡霸,阿保欺負。對方把他踩在腳下,強迫他喊“爸”。
五龍雖然沒有能力還擊,但仇恨卻牢牢的記在了他的心里。
幾經輾轉,他來到城里的大鴻米店做伙計。在這里當伙計,沒有工錢,但是管飯,對于連生存都成問題的五龍來說,這已經是他能找到的最好的出路了。
然而就是在這家米店里,鄉下漢子五龍切身的體會到了什么叫做人情冷暖,什么叫做世態炎涼,人與人之間的險惡也在這個米店中展現的赤裸裸。
內有乾坤的小小米店
這家米店的老板姓馮,雖然看上去是個面善的家伙,但是卻心狠手辣。明面上他只是個喜歡克扣下人的吝嗇老板,而暗地里他卻和這里的地頭蛇呂六爺相互勾結,做著殺人越貨的勾當。
米電馮老板是個心腸,歹毒之輩,他的兩個女兒更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大女兒綺云雖然看上去端莊賢惠,實則卻完美的繼承了他父親的吝嗇與狠毒。她從一開始就不歡迎五龍來到他家打工,因此在五龍來到他家之后,他便百般刁難,稍有不稱心處他便對五龍非打即罵,甚至還不給五龍飯吃,甚至就連五龍需要一雙利落的鞋用于工作他都不肯。
可以說在大女兒手中,五龍受盡了人格上的侮辱。
二女兒倒是不曾為難過五龍,但卻不失時機的對五龍撩撥、挑逗。這倒不是因為五龍有多高的,雄性魅力,完全是因為二女兒本身就是一個生性放蕩的女人。早在他14歲那年,他就為了一件兒貂皮大衣,成了呂六爺的姘頭。
如果說什么東西能夠改變一個人的人格,那想必一定就是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下,老實淳樸的五龍很難不受到他們的影響。
而逼老實人爆發的竟然只是一雙鞋。
老實人黑化的起點
小女兒看五龍實在沒有鞋穿,本想給五龍買一雙,但鞋還沒買成就被大女兒發覺了,并加以阻攔。
為了換一雙鞋,五龍甚至提出了不吃飯用飯來換工錢的要求。但我們想一想也能知道一個米店的力工,他一天的工錢能有多少?這些工錢他既要給自己買飯吃,還要攢錢換鞋,這讓他本就不富裕的生活更加雪上加霜。
事后五龍越想越氣,本來他是來城里好生活的,但沒想到城里的人根本沒把鄉下的人當人看,也是因為他進城來之后的種種遭遇,在他看來城里人都是一肚子壞水。
因此五龍決定對馮老板這一家人實行報復。
他偷偷向六爺通風報信兒,將小女兒和惡霸阿保通奸的事情告知給了對方。
這樣一來一舉兩得,不僅僅可以借助有權有勢的六爺替自己解決掉曾經百般侮辱自己的阿寶,順便還讓偷偷懷了野種的小女兒以及整個馮家,在六爺面前失了勢。
雖然五龍在整個過程中沒有自己動手,他只是做了通風報信的人,但嘗到報仇快感的五龍,也從此迷上了這種感覺。
很快通過五龍的一番操作之下,他便將小女兒占為了己有,并且自此成為了米店的入贅女婿。
先是報了仇后是成了東家的上門女婿,五龍應當高興才對,但是了知一切緣由的五龍并沒有因此而感到一絲喜悅,在他看來,米店之所以要他只不過是要一條強壯的看門狗而已,而且這條看門狗還要負責傳宗接代。
就在他和小女兒結婚的當天,六爺派人送來了新婚賀禮,那是惡霸阿保的生殖器!
說是賀禮,其實這滿滿都是恐嚇的味道。
為了保證自己不會被牽連進去,五龍冒著被六爺弄死的風險,去向六爺賠了罪。而他的這一行為也得到了對方的認可。
然而當了上門女婿的五龍,日子也并沒有好過到哪兒去。
其實馮老板要五龍的目的很明確,就是希望能有個人作為小女兒生孩子的合理理由。說白了這個人誰都行,即便不是五龍也可以。
而結過婚之后,五龍也就沒有任何利用價值了,于是馮老板變動了,除掉他的想法。
馮老板本來就是個做殺人越貨勾當的人,想做掉一個人,對他而言只不過是走動走動人情而已。在一次外出中,馮老板和大女兒暗中安排了船匪,企圖從船里將五龍解決掉。
誰知五龍根本沒有死,而且還安全的逃回了米店。
馮老板確實沒有殺死五龍,但他殺死的是五龍心中最后一絲善念。
人性光輝徹底熄滅
為了躲避天災,鄉下人跑到城里討生活,然而卻在城里遭遇了“人禍”。經歷了這些五龍,從此不再是那個樸實勤勞的鄉下漢子了。
死里逃生的五龍回到米店,便立即對身懷有孕的小女兒拳打腳踢。此后又用最粗暴的方式玷污了那個曾經奚落自己瞧不起自己的大女兒。
此時的馮老板已是久病臥床不起,目睹這一切的他心有怨恨卻也無能為力,最終在憤恨與絕望中痛苦的死去。
發泄過后,五龍并沒有打算就此罷手,他要的不僅僅是情緒上得到滿足,他還要霸占整個米店,接替六爺的位置。
電影結合那個動蕩的年代,將人性扒得連“底褲”都不剩。
在表面上看電影似乎是在抨擊那個特殊的時代,然而細品之下也不難發現,電影真正表現的是人性所自有的惡。
可以說人性中的罪惡將整部電影籠罩在一片陰暗潮濕的氣氛中,而人性之惡卻也如瘟疫,一般在人與人之間肆意傳播著。
正如影片中所表現的那樣,鄉下人為了生活來到城市,他的目的僅僅是為了活著,而瀕臨死亡之時,鄉下人也依然保持著他的淳樸與善良。反倒是來到城市之后,見識過了人與人之間的勾心斗角,也深刻體會到了人吃人的社會究竟是怎樣的,才讓他一步一步走向罪惡,直到萬劫不復。
而這又何嘗不是一個縮影。
以鄉下人為代表的普羅大眾,是社會的主體,而盤撥普羅大眾的老板們不也一直都存在著嗎?
殘酷的時代背景
實際上,《大鴻米店》之所以被禁,并不是因為傳統意義上的少兒不宜,而是因為這部電影里面可以稱得上是全員惡人。
眾所周知,廣電對于影視作品的要求很簡單,即便是電影表現了一個黑暗的時代、一個黑暗的社會環境,也應該在滿目瘡痍之中,體現出一絲人性光輝。
但是這部電影顯然沒有這么做。
不僅僅是鄉下人,就連馮老板他們家也同樣如此。就拿小女兒舉例子,你以為小女兒當了惡霸的姘頭就一定過上了好日子嗎?
從表象上看的確如此,電影中,大女兒不是在算賬就是在洗衣服,反倒是小女兒一天無所事事,不是在打扮就是在穿著旗袍高跟鞋到處亂晃。
但是我們需要再深入的想一步小女兒跟著六爺十年,到頭來也只是個姘頭,連個姨太太都沒混上。
如此堪與其說這是他自己的選擇,倒不如說這是他父親為了自己的財路,而把小女兒送給六爺當玩物。
到頭來懷了孩子,還是會被六爺拋棄的。
由此可見,這部電影之所以會被禁兩次,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盡管這部電影中的激情戲有不少,但顯然,導演并沒有將這列入自己的拍攝重點當中,甚至導演黃建中還在媒體面前,公開表示自己十分抵觸,以此為噱頭進行炒作的商業行為。
在一次采訪中,導演黃建中曾經向記者表示,他的這部片子想表現的是在特殊環境,特殊時期下,人們扭曲變態的心理,他雖然姓黃,但是黃導不是拍黃片的導演更不可能去拍三級片,這部電影沒有任何一處色情的鏡頭,那些涉及這方面的宣傳全部都是片方自己加進去的,和這部片子本身并沒有一點關系。
而電影之所以把主場景設置在米店中,也是有導演獨特的用意的。
米可以賣錢,也可以填飽肚子,在那個特殊的時代背景下,米可以近似看作是人的物欲。而整部片子也都是在反應人在特殊時代背景下的物欲。
可以說米這個東西在片中既是商品也是生活的必需品,同時也是所有角色欲望的外化。
人在不同環境下,不同位置下想要的東西也會有所不同,但一樣的是,基礎的東西也不會變,而這基礎的東西又是什么呢?那就是米米代表了生存也代表了其他衍生出的各種意思。
一波三折的審核歷程
《大鴻米店》從沙星到正式上映那天,期間整整隔了8年。
雖然我們外界不知道,但也可以從這個時長中大概猜出,這8年中這部電影到底經歷了些什么。
《大鴻米店》改編自小說《米》原著作者是蘇童。其實早在1994年的時候,黃建中就已經拿到了版權,并籌備拍攝工作。據導演自己說,拿到版權后的兩個月時間內,這部電影的劇本就已經有了雛形。
緊接著轉年,這部電影便投入了拍攝,又過了一年,這部電影的剪輯以及其他后期工作也全部完成了。
依照當時的慣例,電影在上映之前需要有一個內部放映環節。而觀看過內部放映的觀眾一致認為,這部電影在當時來說是一部可以與進口大片相抗衡的國產佳作。
然而正在主創團隊躊躇滿志之期,電影的送審卻出了問題。
送去審查的電影,屢次遭到駁回,最多一次,在修改意見上足足寫了16條。其中大部分修改意見都指向了電影,內充斥著大量暴力血腥和性元素。換句話說就是電影不適合上映。
這也就是電影的第1次被禁。
而導演黃健中卻對影片所傳達的各方面信息有自己的認知,所以他并不接受修改意見。以至于如此一部佳作卻被送上了冷板凳,其實長長達7年之久。
在這7年之中,審核方與主創團隊進行了多次的溝通與調整,最終雙方達成一致,并決定于2003年3月正式上映。
然而出乎所有人預料的事,就在上映前4天,這部電影再次遭受了變故。一則緊急通知,毫無預兆的砸在了電影發行方的臉上,而這部電影也將無限期延期下去。
而這次的理由說來簡單,審核方認為偏方未經同意,就在部分地區舉行了首映活動,是違規操作。并且電影的發行方通過過度宣傳電影中的情色場面,已經對社會造成了極其嚴重的負面影響。
這也就是第2次被禁。
而這一次主創團隊也選擇了適當的妥協。雖然電影的成片幾乎沒有改動,但是卻在后面加了兩則文字聲明,并且補拍了男主被擊斃的鏡頭。
也算是在亂世當中迎合了惡人有惡報的這一法則。
而值得慶幸的是,恰恰是主創團隊的這一明志之舉才保留了成片的所有鏡頭。
也算是觀眾的福氣。
結語
電影中的人物、電影中的環境全部都是虛擬的。但電影中那個物欲橫流的世界卻是客觀存在的。
人性本善,但人性當中也有惡的存在。
惡人總是會將魔爪伸向比自己弱小的那一方。這也與魯迅先生的《狂人日記》異曲同工。
相信任何一個影視從業者,都不會把電影當做一個人類文明的教科書,他無法教育任何一個人,亦無法成為惡人的教唆者。
電影更像是一個訴說者,將故事傳達給每一個觀眾并由此引發觀眾對于人性和對于社會的深度思考。
電影是一門藝術,并不是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