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AI「自我繁殖」,Google 工程師想讓機器取代自己?人家可沒那么傻
摘要:AutoML 項目將成為 AI 領域人才短缺問題的一個非常有效的緩解方案。
在很多人看來,當人工智能時代來臨的時候,低收入的體力勞動者應該擔心自己的工作會不會被機器所取代,但事實上,在很多人工智能行業的專家看來,都市里拿著漂亮薪水的白領(會計、律師等)才是最危險的。
而現在,在 AI 行業技術領先的 Google 已經開始琢磨怎樣讓 AI 來代替自己的高薪工程師了。
「自我繁殖」的 AI 系統
Google 內部有一個研究項目叫做 AutoML,即「自動化的機器學習」,該項目旨在「訓練機器學習的軟件來打造機器學習的軟件」,自行開發新系統的代碼層,說得玄乎一點,就是讓機器學習系統「自我繁殖」。
其實早在五月 Google 就對外公布了這個項目,目前它已經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據《連線》報道,Google 稱該系統開發出了一套按照內容為圖片分類的系統,以百分制評價,Google 給了這套系統 82 分。如果你對這個分數沒有什么概念的話,下面這個例子會更好理解一些。
在一張圖片中給不同的物體定位,這個技術在 AR 增強現實和自動機器人等應用中非常重要,AutoML 項目自動生成的系統得到了 43 分的評價,而人類自己設計最優秀的系統僅僅只有 39 分。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研究成果,如果機器可以設計出不輸人類最優秀的程序,那么就算它本身仍有一定的瑕疵,有經驗的 AI 專家也能夠很好地利用它來大大提高人工智能系統編寫設計的效率,對于經驗尚淺的程序員來說,這個系統也可以起到輔助學習的作用。
人才是 AI 行業最激烈的戰場
而對于 Google 本身來說,AutoML 項目取得的成果對其「AI 優先」的戰略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五月的 Google I/O 大會上,CEO Sundar Pichai 表示,Google 目前的發展重心正從移動終端轉移到人工智能上來,電腦應該適應人們的生活方式,而不是人去適應電腦。在一篇親筆信中,Pichai 寫道:
Google 還希望簡化設計機器學習模型的神經網絡,從而降低 AI 的門檻。設計神經網絡是極其耗費時間的,其對專業知識的極高要求將適用人群縮小到了科研人員和工程師。這就是 Google 創造 AutoML 的原因,AutoML 表明,利用神經網絡設計神經網絡也是可行的。Google 希望 AutoML 能擁有現在一些博士所具備的能力,并在 3~5 年內使眾多開發者也能通過 AutoML 設計神經網絡,滿足其特定的需求。
因此,AutoML 的主要目標并不是要讓機器淘汰人類的編程人員,甚至也不是要開發出全新的人工智能系統,而是讓人工智能繼續以我們多年以來習慣的速度來改變世界。
目前在世界范圍內,AI 人才極度空缺,極客公園在接觸許多 AI 領域的初創企業時,聽他們最常談起的一個擔憂就是人才的爭奪。當 BAT 等巨頭公司開出創業公司難以與之抗衡的優渥條件時,人才像其他許多資源一樣,依然會壟斷在大公司手里,而在這樣一個代表著未來幾十年內發展方向的科技行業,人才斷流基本就意味著企業的死亡。
而 AutoML 這樣項目的存在,不失為一種緩解人才短缺問題的方法,當一個新的行業自己有解決問題的方法時,我們為什么還要用舊的眼光來看待這些問題呢?在這一點上,人才問題如此,AI 末世論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