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受水母啟發發明人造皮膚 可讓機器人知疼痛
導讀中國華中科技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從一種水母獲得靈感,研發出一種人造皮膚。這種人造皮膚能夠通過發光對疼痛做出反應。這項研究的發明者稱,這種皮膚能夠用于機器人學和修復學等領域。根據研究團隊稱,這種皮膚能夠模
中國華中科技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從一種水母獲得靈感,研發出一種人造皮膚。這種人造皮膚能夠通過發光對疼痛做出反應。這項研究的發明者稱,這種皮膚能夠用于機器人學和修復學等領域。
根據研究團隊稱,這種皮膚能夠模擬生物皮膚的壓力感應功能。研究人員在論文中提出,人造皮膚通常建立在壓力感應的單一反應模式上。這意味著人造皮膚雖然擅長于感知壓力,但是超過一定的壓力極限時就會出現問題。它們就像是記錄壓力的開關,但是無法真正感覺自己受到多大的壓力。
人造皮膚很容易受到破壞,因為超過某一壓力限制時就會缺乏靈敏度。華中科技大學研發的這種生物皮膚不僅能夠探測到觸摸的壓力,而且事實上能夠借助疼痛感受器感覺到壓力的增加和減少。如果將這種人造皮膚應用到機器人和修復學領域,它就能夠成為機器人進行敏感操作的一種更可靠選擇,比如說進行外科手術等。
研究人員的這項發明源于警報水母的啟發,這種水母在受到威脅時會發出明亮的閃光。為了創造一種能夠感知疼痛的錯覺,研究人員研發出一種能夠發出電信號的材料,并且將一層熒光粉添加到皮膚層之間。當這種材料受到安裝在皮膚下的銀線拉扯時就會產生電信號。
研究團隊借助這種方法創造出的人造皮膚,能夠很容易顯示出在一系列不同壓力下遭受到的痛苦程度。這種壓力敏感度和它的閃光方式能夠讓它很好的模擬人類對疼痛的感覺。研究人員在報告中指出,這種皮膚事實上形成了疼痛的視覺再現。而且這項發明也為人機接口技術的研究打開了新的希望之門。(過客)
免責聲明:本文章由會員“李俊東”發布如果文章侵權,請聯系我們處理,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于本站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