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人形機器人,漢王攜千項專利攻關機器嗅覺視覺
特斯拉造“人”,小米遛“狗”,作為有著近30年歷史的中關村“老字號”,老牌AI企業漢王科技的“機器鳥”也于9月17日飛往海內外。AI正成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核心驅動力量,在通往AI的大道上,人類與機器人的領地之“爭”也從地面來到天空。
據了解,這次漢王科技面向中國、北美、歐洲、澳洲與日韓等市場,發布了從海雕到神鳥畢方的仿生機器鳥,并采用自研仿生撲翼飛行技術、智能傳感技術、AI技術等。
據介紹,其內置多芯片進行數據采集,可智能化感知飛行姿態,從而實現自主飛行,且能實現定高飛行、直線飛行、特定飛行動作等高難度仿生飛行功能。
“仿生撲翼、自動感知與AI等技術對于機器人產業發展的意義重大。”漢王科技總裁朱德永表示:“我們的突破得益于已取得的近千項自研專利技術。”
布局人形服務機器人市場,漢王還在機器人領域下一盤更大的棋。目前在仿生人形服務機器人的機器視覺與機器嗅覺方面,漢王科技已有所突破。朱德永解釋,調酒師的工作很大程度上要靠鼻子來聞,但這跟調酒師當時的狀態息息相關。機器嗅覺則可以從定性變成定量,依靠科技實現標準化。
“未來像大型倉庫儲存的蔬菜水果是否發生變質,人體幽門螺旋桿菌的檢測,我們研發的機器嗅覺技術都能大展身手,實現定量化的精準檢測。”朱德永說:“目前我們的相關技術正陸續超越人類能力。”
在他看來,結構、材料、驅動一體化,神經元精細控制,高效能量轉換的類生命系統將是今后機器人的發展方向。漢王科技除了在機器人嗅覺、視覺識別技術等方面已取得成果,還在儲備肌肉控制等關鍵技術。
借助以深度學習算法為代表的AI技術,漢王科技在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自然語言理解等領域也已實現突破,如在光學識別領域已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隨著科技的進步,機器人世界正在加速到來。波士頓咨詢公司的報告顯示,全球機器人市場規模在2030年將逼近2600億美元,約合1.68萬億元人民幣。在不久的將來,更多的服務機器人將出現在大眾生活中,在醫療、家務、陪伴等諸多領域大顯身手。
圖片來源:漢王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