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人工智能PK名校名師 高考預測有新招
一年一度的“國家第一大考”落下帷幕,全民護考、全城熱議的宏大場面也暫時告一段落,然而與高考相關的話題依舊熱度不減。今年考后的眾多話題中,一款名為“覓題”的APP吸引大眾的眼球。與以往個別名師憑靠經驗進行方向性押題不同,覓題這款百度文庫旗下的高考提分利器,不僅在考前推出15套高考預測卷,同時考后還為全國考生提供估分服務。
一套試卷押中57分 押中率高達8%
據悉,每年高考前一個月各大培訓機構高考押題大戰即拉開帷幕,各家憑借手握“名師”資源,根據各科知識點在歷年考試真題中所占分值、常用公式出現頻次,對高考命題方向、命題形式做出預測,預測科目及題型多集中在語文作文、政治論述、數學大題和英語作文四大板塊的方向性預測。
而百度文庫旗下覓題APP,在今年高考前對各學科的考點、考題進行排序,通過大數據與人工智能分析,相繼推出全國各地預測試卷。高考結束后,百度還邀請全國各地知名教師及教研員把高考真題與預測卷進行對比、評估分析后發現,百度覓題2015大數據預測卷在語文、(文理科)數學、理綜上面均成功押中題目。
以語文學科為例,百度覓題在語文卷中合計押中61分題。其中,安徽語文卷共押中3道題,分數達36分題;新課標全國Ⅱ語文卷押中25分題。其中,往年考生失分率較高的主觀題目詩歌鑒賞、文言文閱讀和現代文閱讀等考題方向與內容類型均被押中,讓考生與老師們驚呼一片。
依托5000萬個樣本依據 大數據押題優勢更顯著
依據往常,許多名師押題多是依靠多年教學經驗進行,因此無論是哪一科的老師都會有一定的局限性與主觀性。能夠押中題目的老師確實有不少,老師們也因此名聲大噪。但是就全國而言,有能力押中題目的老師畢竟是鳳毛麟角。對于每年接近千萬的考生大軍,僅僅依靠零星數量的老師押寶,未免杯水車薪。另外,人工押題面對現如今如此龐大的信息體量而言,老師們的工作量和壓力也早已超出負荷。名師押題雖好,但在諸多現實問題面前,問題也較明顯。
百度覓題APP依托理性的大數據分析與提煉,匯集千萬名師經驗,將各省市的出題思路、各套試題解題方法進行歸納分類,然后將其中最精華部分提煉而出,最終以可視化的方式呈現在全國考生面前。從而才形成了覓題APP上考前的各省“絕密預測試卷”,與考后迅速上線的“閃電”估分系統。
百度文庫將依托大數據分析計算和人工智能的技術優勢,覓題APP將近5年來的5000萬份教育文檔資源作為數據基礎,并對教師和學生的搜索行為進行分析。歷年高考真題中看似并無規律可循的題目與題型、高考可能涉及的每個知識點出現的概率系統分析,以百分比的形式進行量化表現。覓題APP最后再將龐雜的知識體系,進行提煉再提煉,把最精華、最重要、最常考的考點用排行榜的形式呈現給各位考生,從而使考生們能夠告別題海戰術或僅憑主觀經驗“盲目押寶”。
智能集約化押題 有望改變傳統高考粗放復習方式
有業內專家表示,百度覓題大數據押題的背后是人腦與高科技之間的完美協作,是以“大數據計算與人工智能”為代表的互聯網科技與以“名師、名校等權威”為代表的高考傳統之間的合營。
盡管高考錄取率日漸增高,北京地區高校入取率更是超過80%。但高考并沒有變得容易輕松,傳統的高考模式依舊在繼續。也許,通過互聯網的技術,幫助考生和教師改變現有的備考思路及方法,用更加科學、高效的形式進行合理復習,避免資源與時間的浪費,讓考生們每一分鐘的努力都能收獲真正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