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窮匕見的意思 歷史典故
導讀圖窮匕見是什么意思?“圖窮匕見”是一個成語,意為圖謀已經暴露,采取了最后一招必殺的手段。在現代語境下,這個成語也常用于表示在探討某個問題時,只有到達一定的程度,才能夠看清它的本質。歷史典故“圖窮匕見”
圖窮匕見是什么意思?
“圖窮匕見”是一個成語,意為圖謀已經暴露,采取了最后一招必殺的手段。在現代語境下,這個成語也常用于表示在探討某個問題時,只有到達一定的程度,才能夠看清它的本質。
歷史典故
“圖窮匕見”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晉書·干寶傳》中,講的是三國時期的一件事情。當時,漢朝末年,董卓專權,武將干寶奉命討伐他。干寶找到董卓之子董旻,想要通過他抓住董卓。董旻便在信中寫下“愿郵私書,約當往還,累有聞見。”(愿意寄信通信,約定時間見面)等字眼,讓干寶相信他愿意投降。干寶隨即派人送去信件,但是董旻從信紙的縫隙里掏出匕首,想殺掉送信的人。結果,這個情節被發現,董旻當場被殺,事情也就敗露了。從這個故事可以看出,“圖窮匕見”的意思。
現代意義
“圖窮匕見”的含義,也逐漸擴展到了現代中。比如,在一場審判中,某人的證據一個個被打破,最后他不得不拿出自己唯一的證據來證明自己的清白,這就是“圖窮匕見”的體現。再比如,在競爭中,兩家公司都在通過各種方式互相探測對方的底線,當一方公司發現自己的優勢不再是優勢,而只有最后一招才有可能贏得勝利時,就會采取“圖窮匕見”的策略。
如何應用“圖窮匕見”
在生活中,“圖窮匕見”也有很多應用的場景。比如,在做市場調研時,我們不斷地探測客戶的需求,直到客戶已經無法想象任何新的需求時,我們才會去推出更為具有顛覆性的產品。在商務洽談中,我們可以采用“揭示底牌”的策略,來展現自己的實力和誠意。在人際交往中,我們可以通過漸進式的了解,來找到彼此的“底線”。
總結
“圖窮匕見”這個成語,最早起源于三國時期,但在現代社會中仍有廣泛的應用。在做市場調研、商務洽談、人際交往等場景中,我們都可以運用“圖窮匕見”的策略來獲得優勢。不過,在使用這個策略時,也需要注意自己的操守,不要過于投機取巧,以免失去信譽。
免責聲明:本文章由會員“金熙遠”發布如果文章侵權,請聯系我們處理,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于本站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