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審是什么意思 取保候審的適用條件
取保候審是什么意思
取保候審是中國刑事訴訟法中規定的一種強制措施,指在案件偵查過程中,對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提出的取保候審申請,公安機關、檢察機關、法院根據案件情況,作出將其放回家中等居住地的決定,并規定其必須遵守一定的監管措施,同時保證其不離開居住地等行為,以便參加日后的訴訟活動。
取保候審的適用條件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相關規定,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提出取保候審申請時,必須同時滿足以下條件:
1.是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且在取保候審前未被羈押或監視居住;
2.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提交的財產保全必須符合法定要求;
3.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必須有固定的住所或者居所,有保障的生活條件,有固定的工作或者生計來源;
4.公安機關、檢察機關、法院經審查認為不會篡改、毀滅、偽造證據,不會違反規定,不會危害社會治安,不會發生嚴重后果。
取保候審的相關監管措施
對于被批準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監管部門會設定一定的監管措施,以保證其不會離開居住地,不得影響案件偵查或審判活動的正常進行,同時保障社會的安全。
主要的監管措施包括以下幾種:
1.每日到派出所報到簽到或者在居住地接受監管機關派員到訪;
2.不得離開指定的居住地,否則將被視為違反取保候審協議;
3.不得與案件相關的人員進行聯系或會見;
4.不得申請、取得出境證件;
5.不得從事販賣毒品、賭博、賣淫嫖娼等違法行為;
6.其他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限制和禁止事項。
取保候審與其他強制措施的區別
與再審前羈押、逮捕的強制措施相比,取保候審的限制較為寬松,而且被限制的行為也相對較少。所以,取保候審更多的是針對輕微罪行或者案情不明確的案件。對于那些涉嫌重大犯罪的嫌疑人或被告人,就無法申請取保候審,而是必須接受逮捕或羈押的強制措施。
此外,取保候審與保外就醫、保外就學等其他常見的監管措施也有所不同。前者常伴隨著刑事訴訟活動,其限制和監管范圍也更為廣泛。后者主要是用于特殊情況下的監管,與刑事活動聯系不緊密。
結語
取保候審是中國刑事訴訟中常見的一種強制措施,能夠在滿足一定條件下,幫助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回到自己的生活中,以便參加后續的刑事活動。在具體操作中,取保候審監管部門需要負責制定監管規范和遵循操作規程,以保證取保候審的公正性和公正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