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此君王不早朝 背景
導讀從此君王不早朝“從此君王不早朝”這句話出自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詩中,在現代漢語中,它已經形成了一個獨立的成語,用來形容君主愛好享樂,不愿早起辦理政務,或形容某些領導不作為、不負責任的工作
從此君王不早朝
“從此君王不早朝”這句話出自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詩中,在現代漢語中,它已經形成了一個獨立的成語,用來形容君主愛好享樂,不愿早起辦理政務,或形容某些領導不作為、不負責任的工作態度。那么,這個成語的由來是什么呢?
背景
唐玄宗天寶年間,朝廷上下治理國家、庶務繁多,君主要早朝處理政務,常在凌晨就起床,進行朝會、議政和聽政等活動,全天忙碌,殫精竭慮。此時,唐玄宗還在登基不久,希望國家能夠更加富強、穩定,所以更是每天都長時間辦理政務,以期達到自己的治國理念。
事件
然而,漸漸的,唐玄宗被一些宦官和權臣所迷惑,他們設計誘導唐玄宗放縱享樂、不理朝政,以便他們能夠更好地掌握朝廷實權。加上唐玄宗本人越來越慢慢地被老年和疾病所折磨,最后,他選擇推遲早朝的時間,不再像過去一樣起早摸黑,而是耽擱到中午甚至下午才去處理政務,導致整個政務和法治機構逐漸疏于管理,國家秩序逐漸惡化,人民生活越來越艱難。
影響
由于唐玄宗不再早起處理政務,也就意味著所有朝廷官員都可以隨意拖延時間,不遵守規矩,處理政務效率逐漸降低,國家任何政策和法律因此執行力度也越來越弱。這種以身作則的不良榜樣,極大地影響了唐玄宗的威信,也催生了一些史學家的批評,認為他是一個不負責任的君主,被貶低為傳統史書的“賢明君主濫于淫樂”的代表性人物。
啟示
“從此君王不早朝”這個成語,是對過去歷史和領導工作中一些重要問題的警醒和反思。它提醒人們應該關注領導者的精神狀況和工作作風,不斷強調權力運用的公正性、合法性和人性化。公正用權、廉潔自律、履職盡責是每一位領導人的應盡之責,唯有如此,才能不偏不倚地處理每一個社會事務,以堅實的政治思想打造一個長治一方、和諧繁榮的社會。
免責聲明:本文章由會員“張陽明”發布如果文章侵權,請聯系我們處理,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于本站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