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10至尊版嚴重缺陷(談談它的優缺點)
現在手持小米10至尊版,推薦更換什么手機?
本來我的第一反應是推薦小米11Ultra的,但我看到這位小米10至尊版用戶是受夠了MIUI,那自然是不再考慮小米系列了,只能選擇其他品牌。不過這讓我想到了B站上那位《小米圣經》作者最后的說得那句話,以后我看誰敢買小米奇跡(旗艦)!既然小米不考慮,那還有啥選擇嗎?看中了mate40Pro和魅族18Pro,還有其他推薦么?Mate40Pro和魅族18Pro是兩個極端為啥這樣說呢?Mate40Pro是華為的招牌產品,華為又是大廠。
而魅族則是小廠,一年出貨可能還超不過千萬,而魅族18Pro最近又更新了魅族18sPro,那這18Pro自然沒啥意義了。參數什么的,相比小米一黨都明白,華為的系統在穩定性上確實做得不錯,但有一點,Harmony OS其實也是匆匆上馬的系統(按照預期,鴻蒙系統是在今年10月份的Mate50系列上首發的),初期的bug也不少。
再加上華為現在硬件受困,忙著適配老機型,其工作量還是挺大的。鴻蒙系統雖然有EMUI打底,流暢度沒啥問題,但一些小bug還是有,這一點要客觀存在,但肯定沒有MIUI那么鬧心。至于魅族的Flyme,這些年也有點沒落了(這里的沒落指的是優勢不再那么明顯,總體來說,魅族還是很不錯的)。一方面,系統的好多成員都被挖走了;另一方面,魅族18剛剛推行的三零手機,僅僅隔了幾個月就取消了(主要還是資金壓力)。
另外,魅族的相機優化很渣,這一點要有心理準備,其余的倒沒啥。iQOO8Pro和vivoX70Pro 是個不錯選擇拋開品牌來說,這是我今年下半年最喜歡的兩款手機,堆料猛,顏值高,系統也穩定,價格還厚道。雖然說不上十全十美,但同價位真就找不到一個比這還能打的。iQOO8偏電競,性能拉滿。高通驍龍888plus加一顆獨顯芯片,雙芯組合,實力強悍。
屏幕用的是三星E5材質,還帶LTPO無級變速,整個國產手機中,找不到比這更好的屏幕,并且屏幕還首發了3D廣域超聲波指紋解鎖,這也是一項非常酷的技術。續航則是有4500毫安電池打底,120W有線快充 50W無線快充的組合非常強悍,拍照也不差,IMX766V的定制主攝,一樣集成了微云臺防抖,就差把蔡司鏡頭搬過來了。
再加上HiFi音頻和經典的三色條紋傳奇設計,顏值不賴。有魅族18sPro那個預算,真不如這iQOO8Pro來得實在。至于X70Pro ,基本配置差不多,都是888plus和三星E5材質,不過在拍照上更堆料,四攝光學防抖 蔡司鏡頭 玻璃透片 自研V1芯片,喜歡拍照的可以看看這款手機,有望成為業界NO.1,這款手機設計也很有辨識度,IP68、無線充電都有了,用網友的話說,這就是下半年的國產機皇。
至于系統也不用擔心,Origin OS已經出來一年多了,整體設計非常簡潔高效,小組件 華容道的自由組合得到業界贊許,很多手機的系統更新都有借鑒學習。加上Origin OS主打原生,在流暢性和穩定性有保證,這也是vivo系統的一貫特性。Origin OS在人機交互,天氣、出行等方面也有加強,不敢說比誰誰誰更強,但新OS補齊了V家系統短板是事實,已經成為國產UI的排頭兵,這一點不用擔心。
如何看待小米10至尊版再次出現「楊女士」事件?
何以小米手機開賣之際再次出現“楊女士”事件?個人談點自己的觀點。我們簡單回顧一下楊女士事件。楊女士在某電視臺大談使用小米6的體會,無非就是體驗很差之類,不過很奇葩的是她所稱述的小米6,在3月份購買,而實際上小米正式售賣時間在4月份,于是打臉的事情出現了,而這次出現的小米10至尊版差評事件很類似!何以小米手機售賣會總會出現類似事件?很值得分析!我們從幾個方面來說!1從某些人觀點認為這就是小米自編自演。
這個觀點很奇葩,試想那個廠家會自毀自己的形象,毀自己的品牌?更不要說自己新品發售之際還這么壞自己的!這不是和自己過不去?2友商所為。國內手機圈近年來風氣太壞了!除了相互詆毀外,最基本的底線都沒有!能導演出這樣的事,一點不出奇!以今年4月3日小米手機外包裝事件來說,純是惡意營銷,何來底線?3手機不過是商品。
但是就這個商品暴露出國內手機商業圈的亂和復雜。惡意營銷,相互詆毀,不是探討手機這個商品本身,卻去探討更多的東西。試問這種商業競爭的氣氛正常嗎?符合我們大國建設的形象嗎?都是國產品牌,大家即便競爭也應該站在商品本身來競爭!如靠詆毀對手,靠抹黑對手?請問商業誠信何在?4手機屬于電子產品,本身購買都存在不定性。
楊女士所陳述的可能是事實,不過這也不是只是小米手機才有,那家手機都可能存在!,不過,睜眼說瞎話就不對了,不是詆毀是什么?5作為一名消費者,我們不希望看到國內手機圈這種情況,這不符國內經濟建設的需要。這是在破壞游戲規則,猶如打開了魔咒,會讓商業競爭變得更復雜化,更沒有說服力!試想我們今后的廠家都靠這種手段去打擊對手,不努力提升產品質量,不提升創新。
就如同幾年前我們還是充話費送手機的年代,何來進步?6其實縱觀這幾年手機圈的發展,國內手機廠商都有很多的創新,在市場上也獲得了不少的贊譽,我們希望各手機廠商能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努力,不要過度營銷,毀了自己的努力,要知道到了最后,商品競爭的本質還是在商品本身上來說話,消費者不是傻子!以上僅代表我個人觀點。。
看了看米10至尊版,現在國產屏幕是不是已經比三星強了啊?
小米這次把小米10至尊版全部都用上華星光電的屏幕光這一點就很棒了,這也是對扶持國產最好的支持。假如我們都在為用國產配件而遮遮掩掩這也會讓消費者心里產生國產就是不如進口好。像小米這次就大大方方的告訴消費者我這次全部都是用的華星光電屏幕,這反倒是件好事。事物的發展總是從不好到好再到更好的進化,假如一直都在國產配件上不那么大膽去嘗試使用怎么能發現缺點加以改進呢?就像以前我們國產手機一樣全是山寨貨,主流機型都是摩托羅拉、諾基亞、三星等,要不是國產手機的崛起可能我們現在還是在用高仿的山寨或者那些國外品牌的手機呢!所以不管華星光電現在做的好不好或者還是跟三星屏有點差距我們還是要去相信它,只有用的人多了發現不足才能使華星光電更加的努力研發更好的屏幕,這樣我們的國產屏幕總有一天會做到比三星屏一樣的出色或者比它更出色。
iQOO 5 Pro和小米10至尊版放在一起,該怎么選?
文/小伊評科技這倆手機說白了就是針尖對麥芒,誰也不比誰差,各有各的優勢,同時也各有各的缺點,至于怎么選,這還得看消費者對于手機的需求了,買手機就跟過日子一樣,那得互相合適才行,接下來我也就來客觀的說一下IQOO 5Pro和小米10至尊版這兩款手機各自的優勢以及缺點,希望能給你一個比較有價值的幫助。IQOO 5Pro相比于小米10至尊版的優勢優勢一:屏幕素質更加出色IQOO 5Pro正面配備的是一塊正兒八經的三星曲面OLED屏幕,支持120Hz的超高刷新率,分辨率是2376x1080PX,其像素排列是正兒八經的三星鉆石排列。
整體素質在這個價位的手機中也算得上是頂級水準,除了不如OPPO家的兩款三星2K OLED屏之外也沒什么太大的問題。而反觀小米10至尊版這邊使用的則是來自國內華星光電的OLED屏,分辨率是2340x1080px,其采用的是類鉆石的排列方式,這塊屏和真正三星鉆石排列的區別如下所示:(來自歐陽秋葉)從排列方式以及最終的觀感上來說,三星屏的排列方式確實可以展現出更加出色的細節表現力,而且從屏幕可視角度以及顏色表現上來說,三星屏也確實更勝一籌。
而且還有一個方面大家需要特別的注意,小米10至尊紀念版的這塊120Hz的高刷屏在開啟“類DC調光”的情況下會默認把刷新率鎖定在60Hz;而IQOO 5Pro的這塊三星屏則不會有這樣的情況出現,具體原因不明。總的來說,小米10至尊版這塊屏幕的素質在國產屏當中確實是很不錯的一塊屏幕,甚至可以說是目前最強的國產屏,但是由于技術上的差異和三星的屏幕也確實還有一定的差距,如果你對于屏幕需求比較高的話,還是購買IQOO 5Pro最為保險。
優勢二:快充速度更快小米10至尊版和IQOO 5Pro全部都配備了120W的超級快充,但是由于IQOO 5Pro的電池用上了可負載更高功率的6C電芯,所以在峰值功率的持續時間上要明顯強于小米10至尊紀念版,根據實測來看,IQOO 5Pro從0-100%充滿僅需耗時15-16分鐘左右,而小米10至尊紀念版則需要23-25分鐘左右,且后者對于環境溫度更加敏感。
下圖是小白測評所記錄的10分鐘充入電量的數據,IQOO 5Pro10分鐘沖入12.73Wh而小米10至尊經典版則充入11Wh電量,IQOO 5Pro更勝一籌。另外,IQOO 5Pro在電池壽命等方面相比于小米10U也要更加的出色。優勢三:價格更低且更輕薄一些IQOO 5Pro的起售價格是4998元,內存版本直接就是8 256G起步,而小米10至尊紀念版的8 256G是5598起步,差價達到了600元。
另外,IQOO 5Pro在重量上也要比小米10至尊紀念版輕很多,其裸機重量為196.7g,而小米10至尊紀念版則是221g,IQOO 5Pro帶上殼貼上膜差不多和小米10至尊版一樣重。手感這東西確實挺重要的,建議去線下實際上手感受一下。另外,IQOO 5Pro還是首批適配全新一代Origin OS操作系統的手機之一,這個系統和目前市面上絕大多數安卓手機都不太一樣,可以期待一波。
小米10至尊紀念版的優勢:小米10至尊版的優勢主要集中在如下幾個方面:1.電池更大:小米10至尊版是4500毫安時電池而IQOO 5Pro則是4000毫安時電池,相比較而言小米10至尊版的續航要更好一些。2.有無線充電:小米10至尊版擁有50W的無線充電,而IQOO 5Pro則不支持無線充電。3.后攝組合要更強大:IQOO 5Pro的后攝配置基本上和VIVO X50Pro 類似(略弱)和小米10至尊紀念版有一定的差距,主要體現在長焦攝像頭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