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市場監督局(福建市)
1、涂門街 又叫“土門街”,因傳儲存、輸送建造東西塔土石方而得名。
2、涂門街位于泉州市區中心地帶,東起溫陵路,西至中山路,全長1005米,是集商貿、旅游、文化等為一體的繁榮地段。
3、在這條長僅1000余米的街道上,有著眾多的“海絲”文物群,分布著13處宋元文化遺存———清凈寺、孔子文廟、通淮關岳廟、東觀西臺、祖閭蘇、世家大厝、棋盤園、東魯巷、三十二間巷等。
4、涂門街的建筑風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泉州宋元時期的繁榮景象。
5、改造后的涂門街秉承泉州閩南古建筑的風格,又與現代建筑有機結合。
6、涂門街是泉州最有商機、最繁華的街道之一,入選全國第一批“購物放心一條街”。
7、 東湖公園 址系古泉州八大勝景“東湖荷香”遺址。
8、唐時湖面40余頃,有東湖亭、二公亭;宋有波恩亭;明有攬古亭。
9、盛植荷花,成星湖荷香勝概。
10、因唐姜公輔、韓愈、歐陽詹等曾在此活動而聞名于世。
11、東湖公園以閩南建筑文化為特色,中心湖為主體,環湖布置人文景觀。
12、構建星湖荷香、祈風閣、七星拱月、二公亭、東湖亭、波恩亭、攬古亭等靜區;兒童樂園、雙舟朝陽、游船碼頭為動區。
13、精筑刺桐瑞林等20多處植物山石景觀攬翠全園,以石雕、石刻突現閩南石文化。
14、既有泉州歷史文化內涵又有時代新潮氣息,風格獨特。
15、曾三次獲省“環境優美獎”,還被評為“市民喜愛十佳建筑”、“泉州十佳夜景”。
16、1998年以其典雅秀麗、玲瓏多姿的江南園林風格而入選百家中國名園。
17、 五里橋 俗稱“安平橋”,橫跨晉江安海鎮與南安水頭鎮之間的海灣。
18、始建于宋紹興八年(公元1138年),經13年建成。
19、為花崗石砌成的石墩石梁橋,是我國古代首屈一指的長橋,素有“天下無橋長此橋”的美譽,馳名海內外,經***公布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橋長2255米,有方形、船形、半船形的橋墩361個,橋面寬3-3.8米,橋板長度5-11米不等,最重達25噸,兩側有石護欄;橋上有亭5座:橋東“超然亭”,橋西“海潮庵”,橋中“泗水亭”,兩頭各設路亭一座,供游人憩息。
21、“泗水亭”,俗稱“中亭”,亭前石柱上有“世間有佛宗斯佛,天下無橋長此橋”楹聯一對,立有兩尊石雕將軍;亭側保存歷代重修碑記14方。
22、西端橋亭留有清代重修碑刻,東端有五層六角樓閣式仿木結構白塔一座。
23、歷經800年滄桑,安平橋成了“陸上橋”。
24、1980—1985年國家撥款進行維修,宋代原貌得以恢復。
25、 蔡氏古民居 位于南安官橋漳里村,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6、蔡氏古民居蔡氏古民居建筑群主要由蔡啟昌及其子蔡資深于清同治年間(公元1862年)至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興建。
27、現存較為完整的宅第共16座,單體建筑多為三進或二進五開間的布局。
28、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座座屋脊高翹,雕梁畫棟,門前墻磚浮雕,立體感強,窗欞鐫花刻鳥,裝飾巧妙華麗,門墻廳壁書畫點綴,別有一番情趣,篆隸行楷,各具韻味,留下較多當時名流的書畫。
29、隨處可見的木雕、泥塑、磚雕及石雕,工藝精美,多數采用透、浮、平雕等手法。
30、雕琢內容豐富多彩,有禽獸、花鳥、魚蟲、山水人物,圖案古博。
31、古民居精美的雕飾,不僅集中表現了閩南成熟的雕塑藝術,而且反映了受印度佛教、伊斯蘭教及南洋文化和西方建筑藝術的影響,被譽為“閩南建筑的大觀園”。
32、 府文廟 位于鯉城區中山路泮宮內。
33、始建于北宋太平興國初年(公元976年),后移他處,大觀三年(公元1109年)遷回原處重建,現有建筑仍保持清初原貌,為我國現存規模最大的孔廟. 開元寺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首批4A級旅游景點。
34、地處市區西街,始建于唐武則天垂拱二年(686年),原名“蓮花寺”,唐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唐玄宗下令全國各州建一座開元寺,遂改為現名。
35、全寺占地面積7.8萬平方米。
36、規模宏大,構筑壯觀,景色優美,曾與洛陽白馬寺、杭州靈隱寺、北京廣濟寺齊名。
37、崇武古城位于惠安縣東南海濱,瀕臨臺灣海峽,系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江夏侯周德興經略海防時為抵御倭寇所建。
38、隆慶元年(公元1567年)抗倭名將戚繼光、俞大猷視師崇武,北城門橫眉石刻“威鎮海邦”傳為戚所書。
39、清順治八年(公元1651年)鄭成功駐此抗清,傳有“馬蹄石”遺存。
40、洛陽橋 泉州洛陽橋在今惠安、洛江分界處的洛陽江入海口,又名“萬安橋”。
41、于北宋皇5年至嘉4年(公元1053-1059年)由郡守蔡襄主持建造,歷六年竣工,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梁式石橋。
42、因在江海交匯處造橋,江闊水深,工程艱巨,造橋者首創“筏型基礎”以造橋墩,種植牡蠣以固橋基,是我國古代重要的科學創新。
43、該橋與盧溝橋、趙州橋、廣濟橋并稱為“中國四大古橋”。
44、現橋長834米,寬7米,尚存船形橋墩46座,橋之中亭附近歷代碑刻林立,有“萬古安瀾”等宋代摩崖石刻及石塔、武士石像等。
45、橋北有昭惠廟、真身庵等遺址,橋南有蔡襄祠,祠內有蔡襄《萬安橋記》宋碑。
46、1988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