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時差24小時對照表 中美時間對照表
點點“關注”不迷路,更多精彩故事,您可以第一時間接收
近段時間的熱門話題,那就是中美關系了,之前兩個國家就經濟還有科技等領域存在著很多的矛盾點,雙方也試圖用和平的方式去進行解決,但并沒有實質性的效果。近日布林肯展開了為期兩天的訪華,讓大家從中看到了希望。
在訪問期間布林肯與我國在很多問題達成了共識,不過美國想讓中國妥協,低頭的目的卻是泡湯了。不到24小時,中美兩條重磅消息相繼爆出,引發了許多人的猜測,耶倫的發言卻也說了大實話,那中美關系出現了怎樣的新信號呢?
一、耶倫說了大實話
中美之間一直都存在著摩擦,這也屬于正常現象,畢竟每個國家都會在交往時,去尋求利益的最大化。但美國的種種方法,屢次觸碰到了我國的底線,就經濟還有科技以及領土完整等領域,美國的做法越來越讓我們無法容忍。
在這樣的前提下,導致中美關系變得越發復雜,讓經濟領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我們都知道現在美國的經濟正處在危機時刻,他最需要的就是中國這種強有力的合作伙伴,如果這時與中國徹底鬧僵,對美國的經濟是不利的。
前不久耶倫在國會聽證會上表示,現在中美經濟存在著許多的問題需要解決,但是美國與中國經濟脫鉤是一個錯誤的選擇。
很多網友都覺得她這是成為了大家的嘴替,說了一句大實話。
中美兩國的經濟是相互依賴的關系,今年年初美國對中國的貿易訂單大幅度減少,而且它將很多產業鏈都逐漸轉移到了東南亞地區。
很明顯它是在試圖擺脫對中國的經濟依賴,但中美經濟相互扶持發展許久,突然的決裂,只會給雙方都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
耶倫也表示,中美之間應該盡可能的去保持開放的投資貿易關系,這能夠實現共贏,讓雙方的利益都有所保。
美國看似是在打壓中國,實則也給自己挖了一個大坑,這讓他的經濟環境雪上加霜。
耶倫在發表了這一言論之后,我國的外交部長也與美國的布林肯進行了交談,他表示美國不應損害我國的主權和安全,并且還強調了對臺灣問題的立場。
二、中美關系新信號
從我國的態度可以看出,我們對美國從來都沒有改變過,中美關系的決定因素,其實還在于美國的做法以及選擇。不過從現有的問題來看,中美和解是早晚的事,畢竟沒有永恒的敵人,只有共同的利益。
近段時間中美關系降到了低點,美國試圖從經濟方面去打壓中國,可事實證明,這對美國的貿易也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美國離不開中國的經濟幫扶,想要度過現有的通貨膨脹,就必須依賴中國市場,這是不爭的事實。
之前美國對華為進行了打壓,為的就是極大程度的去阻止中國半導體行業的發展,可在打壓中企的同時,美國的高端芯片企業也受到了影響。
國際上的芯片銷量急劇下降,像高通、英特爾等企業,不得不實施降薪裁員的決策。
耶倫的發言還有我國外交部長的表態,都有助于穩定中美關系。不可否認的是,兩國之間一直都是競爭對手,而且在某些問題上有很大的分歧,所以說中美關系的發展,受到了諸多因素的制約。
在這其中就不得不提政治因素了,臺灣問題一直都是一個敏感的話題,美國一直都是臺灣獨立的背后支持者,這無疑是在破壞我國的領土完整。在這件事上美國的立場決定了中美關系,之后會朝著哪個方向發展。
還有一個信號是,中美關系想要改善,必須要結合當下的國際背景,美國一直害怕中國威脅到自己國際霸主的地位。
但他也要明白,隨著經濟環境的不斷改變,中美兩國的地位還有在國際上扮演的角色,正在不斷變化,美國一定要擺正自己的位置。
兩個國家之間的交往,是要建立在尊重還有互相平等的前提下,中美關系的改善和穩定,離不開雙方共同的努力。耶倫還有我國外長的發言,都向外釋放出了積極的信號,但我國也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識。
總結
現在中美關系已經到了無法不直接面對的狀態,雙方都需要用更加理性的方式去看待,想要讓中美關系走出困境,美國就必須要拿出誠意。現在兩國問題加劇遲遲沒有解決,關鍵還在于美國一直試圖去打壓中國,以此去保全自己的霸主地位,去維護霸權主義,這只會讓局面越發不可控制。對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