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科技成果轉化人工智能專項活動簽約10.1億期AITT”計劃
導讀湖北日報訊 11月24日上午,2020年第七批科技成果轉化人工智能專場活動在漢舉辦。活動由武漢市科學技術局、武漢市科技成果轉化局、洪山區人民政府主辦,湖北技術交易所、洪山區科學
湖北日報訊(記者文軍,通訊員蔣婷)2020年11月24日上午,第七批科技成果轉化為人工智能在漢專場活動。 本次活動由武漢市科技局,武漢市科技成果轉化局,洪山區人民政府,湖北技術交流會,洪山區科技經濟信息局主辦。 來自武漢理工大學,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中建三局,江漢大學等單位的7個重點人工智能項目現場簽約,活動促成共計31個項目成功簽約,合作金額達10.1億元。
數字雙胞胎技術,未來水治療,心腦血管疾病智能診斷,水電子眼...專家來自瑞典環境科學研究院,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湖北工業大學等高等院校帶來的智能終端,智能建筑,智能醫療等領域優質項目現場路演。 國家科技振興城市經濟研究會理事長徐和平帶來了題為<人工智能發展趨勢與展望>的行業趨勢報告。
湖北技術交易所發布國家技術轉移中心AITT(人工智能技術轉移)項目。 人工智能必須與實體經濟相結合才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技術轉移可以加快創新要素的有機銜接,優化創新資源配置,提升產業科技研發率,降低各產業創新成本,最大限度降低創新風險。 計劃目的:推動全省科技服務機構,高校聯動機構,企業,投融資機構,引導技術經紀人共同行動,做好人工智能領域科技創新科技服務,促進區域經濟高水平發展。
省科技廳副廳長葛林表示,省科技廳將積極支持武漢推進人工智能試驗區建設,今后將加強省市聯動和內隱發展,探索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的新路徑和新機制,加快形成人工智能服務引領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格局,使湖北成為我國人工智能技術創新應用示范的新高地。
免責聲明:本文章由會員“馬陽華”發布如果文章侵權,請聯系我們處理,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于本站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