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人工智能和數字經濟的發展,2020年中國(小谷圍)人工智能創新創業大賽取得圓滿成功
2020年12月5日,2020中國(小谷圍)人工智能創新創業大賽在廣州番禺區廣州國際創新城展廳圓滿落幕。活動當天,廣州市番禺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廣州大學城管委會主任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人工智能部主任、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聯盟整體團隊負責人孫明軍等為決賽開球致辭,對比賽和參賽選手表示了鼓勵和厚望。在頒獎過程中,中國信息與通信研究院、廣州市番禺區人民政府、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聯盟、廣州大學城管委會等領導代表。向獲獎者、單位和團隊頒發優勝獎、最佳商業潛在價值獎、最具創意獎、一等獎、二等獎和三等獎以及其他相關獎項。
獲獎團隊與嘉賓合影
自2018年以來,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聯盟、廣州市番禺區人民政府、廣州大學城管委會聯合主辦和承辦了三屆中國(小谷圍)人工智能創新創業大賽,發現了一批人工智能創新項目和人才團隊,推動了人工智能創新成果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應用,在行業內引起了非常好的反響。
最終地點
本次大賽以“著力在測試區賦能新業務形態”為主題,設置了“AI智能制造”、“AI醫療健康”、“AI交通車”、“AI IP”、“AI直播”五個競賽區,以及“用戶需求專題大賽”。
自10月份公布預測名稱以來,國內外創新創業團隊積極參與,已有近200個項目報名參賽,覆蓋25個省、市、自治區、港澳臺以及美國、日本、加拿大等國家。經過競賽專家委員會的初步審查和不同領域專家的第一輪重新評估,共有20支隊伍脫穎而出,進入最后的巔峰對決。
最終項目路演場景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下,今年比賽首次采取“線下和線上”雙線路演形式,決賽與無法通過Zoom到達現場的項目直播銜接。每個項目有7分鐘的巡回表演和5分鐘的辯護交流。
比賽期間,清華大學教授、智能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朱曉燕、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人工智能部主任、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聯盟整體團隊負責人孫明軍等一批專業評委,本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結合各項目路演的表現以及項目商業模式和核心技術的綜合實力,對優秀團隊和選手進行了考量和打分。
評委對路演項目進行評審
總決賽獲獎項目為:獲獎項目為廣州威盾科技有限公司的一指互聯生物識別技術及解決方案、廣州旗魚軟件科技有限公司的喬健云全息助手、滴滴(廈大)。滴滴生物,華中科技大學船舶軸系智能維護APP,北京夢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Woobo智能雙語教育機器人,深圳于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小黑在線直播智能教育平臺,DMIR(廣東工業大學)的ingai-新一代因果人工智能運維平臺,廣東視覺科技有限公司的基于地空AI機器人的智能農業解決方案, 中山大學智行社“豫州”項目組“豫州”歌詞業務服務平臺,以及中青數據(廣州)科技有限公司的數據驅動和知識導向在Zdata短視頻和直播行業的應用。 最有創意的獲獎項目是西南交通大學考慮未來交通的智能交通信號控制優化與可視化平臺;最佳商業潛在價值獎獲獎項目為深圳市樂心平江科技有限公司遠程動態心電記錄儀心血管監測診斷解決方案;三等獎獲獎項目有蘇州美豪愛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基于電子聽診器的心肺疾病智能篩查系統、深圳市普羅盛聲學科技有限公司的無線智能輔助聽力耳機、杭州先鋒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工業能效優化平臺;二等獎獲獎項目是北京五菱科技有限公司的“無屏觸摸”智能機器人技術在讀書教育領域的應用,深圳市元曉七星科技有限公司的元曉七星L4自動駕駛啟用器;一等獎項目是廣東興宇科技有限公司新的精密時空基礎設施運營商.
大賽決賽當天,主辦方除了宣布獲獎團隊和參賽選手外,還邀請了兩位行業資深高管做主旨發言,分別是企業家聯盟執行副總裁、香港新華集團執行副總裁蔡娟思與大家分享企業家聯盟幫助灣區ai發展的情況,鯨科技數字催化研究院副院長袁介紹了WhaleDI數據智能平臺。
大賽還舉行了“一分鐘決戰勝利”和投融資對接會。在“贏一分鐘”中,最終項目組一分鐘內介紹了項目的亮點,吸引了在場的投資人挑選項目,并在投融資對接會上與自己喜歡的項目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
三大賽的舉辦見證了番禺區人工智能和數字經濟的發展。競賽以探索項目和人才、連接優質資源、逐步構建“人工智能”生態為宗旨,重點探索人工智能與各行業融合所創造的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推動人工智能創新和應用成果在經濟社會各個領域的融合,從而提升全社會的創新和生產力。未來,我們期待以競賽為平臺,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和應用的創新,幫助建設廣州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實驗區,支持大灣區智能經濟和智能社會的發展。
附:中國(小谷圍)人工智能創新創業大賽決賽獲獎名單
2020中國(小谷圍)人工智能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
贏家
(以下獎項的排名不分先后)
聲明:市場有風險,謹慎選擇!本文僅供參考,不作為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