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浪潮終于席卷了草莓
AI可以離人類很遠,也可以很近。
在藝術上,就是新游戲《賽博朋克2077》中描繪的反烏托邦的未來。跟蹤,芯片,植入,虛擬與現實對抗,機體互斥,科技代替真人行使無限權力。
現實中是從認知到行業顛覆重組。從Alpha Dog擊敗柯潔,Open AI擊敗DOTA2職業選手,到云計算的普及和5g的全面部署。
如今,AI已經開始悄然占有草莓,掀起了“智慧農業”之風。
透過屏幕看著你長大
12月16日,“AI草莓”獲得勝利。
平均產量比傳統農戶高196.32%,投入產出比比傳統農戶高75.51%。
AI做的草莓,滿是好看的珠子,紅紅的,在所有參賽者中脫穎而出,引起人們的羨慕。
這是Zhiduoberry和CyberFarmer HortiGraph等四支AI團隊的成果。
在這次由品多多和中國農業大學主辦的“人工智能VS Top Farmers”數字農業種植大賽中,4個AI團隊和4個新農民在120天內完成了一批草莓種植,從口味、產量、投入產出比到商業價值都經受了嚴峻的“考驗”。
與新農民的“動手”不同,AI團隊只能在阿姆斯特丹、北京、南京、昆明進行遠程操作。玩家能看到的只有一個屏幕。
那么AI團隊是如何用甜牛奶生產草莓的呢?
“計算”草莓
是你造的嗎?一個多汁飽滿柔軟的AI草莓24小時出生,沒有死角監控。
坐標云南富民縣國家高原郭云工業園。
在四個種植溫室中,掛在支架上的攝像機、種植槽上方的溫度和濕度監測裝置、土壤中的傳感器和其他設備都全副武裝,監測草莓的生長。
雖然“不普及”,但棚內電子屏幕上有溫度、濕度、光照等數字閃爍。
草莓,草莓,你還想瘋長嗎?
而且,為了長出完美的草莓,每個團隊還構建了一個“AI種植腦”。
從生長模型、種植決策到生長狀態識別,一個由多種算法組成的“智能種植管控系統”讓AI成為“專家”,從頭到腳審視草莓。
當然,決策權應該交給人類BOSS。在獲得AI提供的溫度、光照、水肥等環境因子組合的大數據后,各組員據此調整水肥比、灌溉方案甚至草莓生長模型,并給出每周種植策略指導最終生產。
其中一個BOSS發布了一個“招數”。這個由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國家農業智能設備工程研究中心和比利時根特大學的年輕科學家組成的CyberFarmer HortiGraph團隊,直接開發了基于知識地圖和機器視覺的草莓智能管控系統,并訓練了自動控制的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