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打造完善的人工智能產業生態體系
北京打造完善的人工智能產業生態體系
日前,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以下簡稱:智源研究院)聯合清華大學-中國工程院知識智能聯合研究中心、清華大學AMiner(科技情報大數據挖掘與服務平臺)共同發布2021年人工智能全球最具影響力學者——“AI 2000榜單”,北京在人工智能17個領域領跑全國,高影響力學者數量居全國之首,學術成果顯著。
2019年2月18日,北京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成立。這是我國首個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標志著北京在大力發展人工智能產業上又邁出了新的步伐。據統計,2020年北京人工智能相關產值規模達1860億元,同比增長9.8%,相比于2016年產值增長逾一倍。
人工智能產業的迅速崛起,離不開北京培育產業生態的“土壤”。為營造更好的人工智能產業生態體系,北京加快推進《加快科技創新培育人工智能產業的指導意見》的實施,發布《北京市高精尖產業技能提升培訓補貼實施辦法》、出臺《關于加快培育壯大新業態新模式促進北京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圍繞人工智能技術創新、人才培養、應用場景建設、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先行先試,構建有利于人工智能發展的良好政策環境,支持人工智能產業全方位保障。
與此同時,自2019年以來,北京先后發布兩批共40項應用場景建設項目,圍繞產業升級、城市管理、民生服務等重點領域,以及“三城一區”、城市副中心、新首鋼等重點區域。此外,圍繞疫情防控、醫療健康、金融、自動駕駛、城市大腦、教育等領域,為人工智能企業技術創新應用提供“高含金量”的場景條件,加快人工智能應用場景的項目落地。
搜狗是國內第一大中文輸入法、第二大搜索引擎公司,其研發的語言相關AI技術在國際人工智能技術大賽上屢屢獲獎。搜狗首席執行官王小川說:“我們已經在金融、醫療和教育等方面看到這些應用。在識別和生成領域,人工智能的進展已使人機交互越來越自然,這也是我們感興趣的領域。”
云知聲CEO黃偉說,“北京擁有人工智能創業所需要的人才、資本、政策等要素,政府還主動提供多種人工智能落地場景。”
截至目前,北京人工智能相關企業數量約1500家,占全國的28%,居國內首位。在資本助力下,北京誕生了30余家人工智能獨角獸企業,成為我國AI學術和產業人才最大的聚集地。
為超前部署通用智能發展,賦能人工智能企業等各類主體開展AI技術創新和應用開發,北京依托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牽頭建設“超大規模人工智能模型訓練平臺”,搭建大規模算力資源及軟件環境,推動研制“信息、生命、物質”領域超大規模智能模型。2021年3月20日,智源研究院發布我國首個超大規模智能模型“悟道1.0”,包含中文、多模態、認知、蛋白質預測在內的系列模型,取得了多項國際領先的AI技術突破,形成超大規模智能模型訓練技術體系,實現了我國在超大規模預訓練技術上的并跑。
今年6月1日,“悟道2.0”迭代面世。“悟道2.0”在模型規模上爆發級增長,達到1.75萬億參數。基于該平臺,智源研究院將分別面向個人開發者、中小創新企業、行業用戶,以及大型IT企業,通過開放大模型API(應用程序接口)等形式,開放大模型能力,幫助各類創新主體提高智能應用研發效率,孵化并培育一批基于大模型,面向教育、媒體、生物醫藥等行業的應用服務商,推動AI應用創新,加快構建超大規模智能模型生態,打造未來人工智能發展的“核爆點”。
北京市科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北京將繼續發揮人才和技術優勢,突出“頭雁”作用先行先試,為持續優化人工智能發展的創新生態做出探索,力爭在人工智領域,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和做法,推動北京成為全球人工智能學術思想、基礎理論、頂尖人才、企業創新和發展政策的源頭,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人工智能產業生態體系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