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之后的你會在哪里是什么歌(電子琴能彈什么好聽的流行歌曲)
1.七里香
2.小薇
3.同桌的你
4.讓愛住我家
5.美麗的神話
6.江南
7.豬之歌
8.我的心
9.問情
1O.未央歌
11.祝你一路順風
12.千年等一回
13.外婆的澎湖灣
14.狼
15.蘭花草
16.牧羊曲
17.送別
18.星語心愿
19.踏著夕陽歸去
20.朋友別哭
21.愛你一萬年
22.彎彎的月亮
23.廣島之戀
24.大約在冬季
25.夢醒時分
26.戀戀風塵
27.情深深雨蒙蒙
28.走過咖啡屋
29.童年
30.睡在我上鋪的兄弟
31.當我在愛你的時候
32.西風的話
33.久別的人
34.故鄉的云
35.在等待
36.渴望
37.蝴蝶花
38.命運不是轆轤
39.命中注定
40.橄欖樹
41.水中花
42.故鄉
43.紅豆
44.把根留住
45.晚霞中的紅蜻蜒
46.同一首歌
47.今夜無眠
48.冷酷到底
49.Big big World
50.我不是黃蓉
51.不見不散
52.不怕你不愛我
53.七色光之歌
54.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55.沖動的懲罰
58.風箏與風
57.敢問路在何方
58.暗香
59.一個真實的故事
60.爸爸的草鞋
61.別讓我一個人醉
62.驛動的心
63.只要你過的比我好
64.一剪梅
65.偏偏喜歡你
66.兩極
67.流浪歌手的情人
68.在他鄉
69.思念
70.最浪漫的事
71.月亮代表我的心
72.向天再借五百年
73.萬水千山總是情
74.幸福的瞬間
75.相信自己
76.我怎么哭了
77.我心永恒
78.枉凝眉
79.粉紅色的回憶
80.茉莉花
81.我愛你,塞北的雪
82.走進新時代
83.吉祥三寶
84.踏浪
85.愛我中華
86.阿里山的姑娘
87.愛的奉獻
88.常回家看看
89.灰姑娘
90.東方之珠
91.紅旗飄飄
92.甜蜜蜜
93.我想有個家
94.小城故事
95.陽光總在風雨后
96.再過二十年,我們來相會
97.燭光里的媽媽
98.祝福祖國
99.祝你平安
100.朋友
個人喜好日本的純音樂,將主要針對日本純音樂進行推薦;
最后兩首一定要去一聽,那會是一輩子的喜歡!
1:久石讓日本音樂教父!
第一首:《千與千尋-あの夏へ》
這曲子,叫人為了某人魂牽夢繞!聽完后建議三刷《千與千尋》。
2:《Summer》
這曲子,叫人回想童真美好。我們就是菊次郎,這曲子就是那個夏天;
3:《天空之城-伴隨著你》
這曲子,叫人勇敢的追尋夢想;
4:《太陽照常升起》
姜文電影《讓子彈飛》、《一步之遙》、《太陽照常升起》的專屬音樂——
帶著老婆,坐著火車,吃著火鍋,唱著歌,忽然就被麻匪劫了。
2:押尾光太郎1:風之詩;
且聽風吟吧!
2:黃昏;
黃昏來了,夜生活開始啦!偷偷的嗨起來!
3:《桜?咲くころ(櫻花盛開的季節)》
簡單的歌,是押尾送給即將畢業的人;有一點惆悵,有無盡回念;
3:岸部真明這大概是世界吉他指彈音樂中,最為具有我們東方細膩美的一人。宛若高山流水,青睞著東方的煙火。
1:《奇跡之山》;
人間的高山流水。
2:《流行的云》
你我的云霓之望。
個人最愛的是最后兩首,岸部真明的曲子,真的叫人喜歡。那是擁有我們東方特質的音樂。一定要去一聽,那是一輩子的喜歡;
這首歌在抖音里紀念張國榮時火了一把,《風繼續吹》這首歌歌詞簡單平白如話。在海邊拍攝的場景,男女主人在此分別。過往的一切場景一一浮現腦中,離別前的傷感讓無數戀人為之感動。《風繼續吹》,喝盡了離別對愛人的牽腸掛肚,深情萬千。這首歌也是一個經典電影的主題曲――《縱橫四海》當年由周潤發,鐘楚紅和張國榮三位重量明星聯手主演的最美盜賊片。而這種類型的電影也成為永恒的經典。現在在聽這首歌,喜歡風,風也停不來了。還是讓風繼續吹,該走的都讓風吹走吧。不要若苦挽留,何必徒增心中的傷感和悲戚呢
我的工作是解剖,經常接觸死人現場,也經歷過開棺檢尸,下面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簡單的說,人體除了肉就是骨頭,只要把肉從身上消失,需要多長時間說清楚,這個就是答案。一、開始,感覺這個問題很簡單。因為,據教科書記載:一般成人尸體,埋于土中形成白骨化,需要2~3年;暴露于空氣中形成白骨化,夏季需2~4周或以上,春秋季為5~6周,冬季則需數個月以上。我想,這個答案肯定不是您想要的結果。二、后來,發現這個問題很復雜。因為,大千世界,死法若干,不同年齡、胖瘦、死因的尸體,放在不同的土壤、水中、陸地的空間內,處在不同的季節、溫度、濕度的環境中,是否有人為的防腐、上好的壽衣、厚重的棺槨,是否有蒼蠅、鳥類、野狗等昆蟲動物啃食等等,這些都是影響人體變成白骨的關鍵因素,所以單純一兩千字很難說清楚。下面,我從實戰角度,給您介紹三種常見情況:(一)農村的土葬按照過去農村傳統風俗,人死為大,入土為安。記得小時候村里講究的大戶人家出殯,死者身穿厚厚的壽衣,裝進笨重的棺槨,一般都是提前準備好的,材質為硬雜木,板材很厚,卯榫結構,里里外外粉刷桐油若干次,然后吹吹打打,風風光光的就把人出殯了,家族墳地一般都找風水先生看過,經過一番儀式之后,就挖坑深埋了。這種土葬,看似簡單,其實大有學問,因為里面影響尸體的因素和環節很多,它和墳地的土壤、的好壞、死者的體質等息息相關。這種用土葬尸體,尸體的速度還真不好說:1、慢到什么程度,我只能說變成白骨的話,3年、5年、10年都算正常,甚至有些“風水寶地”不會出現白骨現象。如果遇見這個情形,也許就是傳說中的“養尸地”,這可是考古學家的研究最愛,僵尸作家的靈感源泉。2、快到什么程度,如果是夏天,土葬的尸體六個月左右的時間,就會變成白骨;如果是冬天的話,特別是在北方地區,那么尸體要想完全白骨化,需要一年的時間。(二)水中的尸體:老百姓俗稱的“河飄子”,因為在水中浸泡,尸體不但與空氣隔離,還沒有了陽光的直接暴曬,更防止了動物的直接啃食,因此可以極大減緩尸體的速度,保證尸體形態的完整性,過去老家腌咸菜,用水封閉咸菜缸口,就是這個道理。這樣的尸體一百天后打撈上來,如果水中沒有大型食腐動物啃食,基本上還算“有血有肉”的樣子。(三)的尸體:動物世界大家都看過,一頭猛獸倒地死亡,等待它的就是陽光暴曬、雨水沖刷,先是蒼蠅蛆蟲一點一點的吃、隨后老鼠螞蟻一口一口的啃、最后野狗鳥類一塊一塊的撕;同理,一個人死在野外,沒有任何防護,結果可想而知,很可能半個月就剩下“錚錚鐵骨”了,等人發現的時候,從某種意義上講,只能叫尸塊,不能叫尸體了。我曾遇見夏季野外的一具尸體,在昆蟲和動物的侵食下,不到三周尸體就變成了一堆白骨(注意:頭發和指甲很慢,會在尸骨上留存)。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對解剖感興趣,歡迎點擊頭像,進入空間,其他文章更加精彩,謝謝。聲明:本文系原創,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謝謝!震驚世人的就太多了,講一個稍冷門點的吧。
1940年,日寇在的侵略進入到最瘋狂的時刻,華北的們妄想以戰養戰,大肆追殺國共兩黨的敵后抗戰人員。
而在5月初,日本華北五省特務機關長吉川貞佐收到一個消息,有一個叫吳秉一的人準備投靠日本。
這個人自稱受過國民黨的,對國民黨極為痛恨,所以想投靠皇軍。此人表示,自己在小磨山有支隊伍,愿意帶隊伍入伙。
吉川貞佐很高興,馬上讓人去調查,發現此人確實被國民黨抓捕過,就在不久前,組織了一場監獄暴動,從監獄里逃了出來,也是附近小有名氣的,槍法很準,也確實在小磨山有支隊伍。
但是,這會不會是或者國民黨用的苦肉計呢?
吉川貞佐決定測試一下這個吳秉一。
吉川貞佐派出一個裝成補鞋的跟在吳秉一后面,在沒有人的時候,補鞋匠突然沖上去,抓住吳秉一。
“同志,我是地下黨通訊員,我們有幾個同志被捕了,請設法營救。”
啪!啪!啪!
吳秉一揮起手就給這補鞋的三個響亮的耳瓜子了。
滾!
這酸爽,都趕上老壇酸菜了。
妥了妥了,這肯定不是的人。
但是,吉川貞佐還想再測試一下,是不是國民黨的人呢?
吉川貞佐派出了特務隊長權沈齋試一試吳秉一。
兩個人聊著聊著,權沈齋壓低聲音,神秘地說道:“你認識牛子龍嗎?”
牛子龍,國民黨軍統組豫站行動組組長,是吉川貞佐的死對手,兩人曾經對飚行動,你殺我一個軍統的人,我一個。
吳秉一遲疑了一下,答道:“認識,我是他的學生。”
權沈齋點了點頭,他們早就摸了吳秉一的關系,知道吳秉一跟牛子龍有師生關系,如果吳秉一否認,那就是軍統派來臥底的。
接下來,吳秉一又說了一個消息:“其實牛子龍也想過來,如果皇軍有意,我可以代為搭橋。”
過了兩天,吳秉一果然告訴權沈齋。牛子龍愿意過來當。
這個消息匯報上去,吉川貞佐非常驚喜。收編吳秉一當然不錯,但要是能收降軍統的一個行動組組長,那簡直就是大功一件。
順便介紹一下,據說,這位吉川貞佐是日本昭和天皇的外甥。可謂是皇家大。
吉川貞佐跟牛子龍較量很久了。吉川貞佐一直拿牛子龍沒辦法,如果能夠收服牛子龍。那當然就妥了。
可是,吳秉一說的靠譜嗎?
吉川貞佐想了一個辦法,讓吳秉一帶兩件東西過來。
一件是美制左輪手槍,一件是傘型爆破裝置。
這兩件東西是重慶方面給軍統送過來的新式武器,如果能夠拿這兩件東西過來,說明牛子龍真的愿意過來。這也算是投名狀吧。
到了5月15日,吳秉一表示,牛子龍的信物已經拿到了。
吉川貞佐很高興,讓吳秉一馬上拿過來讓他過目。
吳秉一帶著一個叫王寶義的人來到吉川貞佐的:開封的陜甘會館。
這是個大院子,很深,門口守衛森嚴,進去都不能帶槍。但吳秉一嘛,他的信物就是手槍跟爆炸品,所以就沒有搜查讓他直接進去了。
吉川貞佐在院子里激動得等著吳秉一。外面傳來了腳步聲,他讓自己的侍衛開門。
門一開,一聲槍響,侍衛倒在地上。
吳秉一拿著左輪手槍沖了進來。
吳秉一是來除奸的!
吳秉一是的地下黨員,這一次就是假裝投誠來這位日本大特務。
那么,他是怎么搞到牛子龍的左輪手槍跟傘型爆炸品呢?
很簡單,牛子龍也是黨員,當然他表面上也是軍統行動組組長,所以,這是一次國共合作的大行動。
吳秉一沖進來后,也是大吃了一驚,因為先前的情報顯示,里面只有吉川貞佐一個人,沒想到里面有三四個人。
趕上了,那就一起辦了吧。
吳秉一揚手就是一槍,擊斃了一個正要拔刀的軍官。這智商也捉急啊,日本刀那么長,拔得出來嘛。
這一槍放倒的是日軍開封地區部隊參謀長山本大佐,這添頭,夠份量。
當然,還是要照顧正主,吳秉一對著吉川就是兩槍。
可是,竟然!啞火了!
這特么吭爹啊,到底是美國佬把給了我們,還是蔣委員長對軍統太不關心,送了殘次品過來。
吉川一看,來了一個懶驢十八滾,就勢要跑。吳秉一把手槍當磚頭,朝吉川一扔,然后另一手就拔出了二十響的駁殼槍。
還是德國設計靠譜,二十發,發發帶勁。
這時,另一個特工王寶義也來了,王寶義本來去另一個屋殺日本翻譯官的。沒想到這走運,不在家。
兩人一起開槍,把這一屋的人都清理了干凈。后來,才知道,除了參謀長跟吉川外,還有日軍觀察團團長瑞田中佐,憲兵隊長藤井治少佐。當然,還有一個士兵。
這一下賺大發了。兩位還不滿意,要打包。
兩人把桌上的重要文件,還有的手槍全部順走,從容走出了日軍。
可能親要問,為什么這里打得熱火朝天,日本人不知道,不過來支援呢?
這就是配合的作用了,在吳秉一進去后,外面就唱開了大戲,放起了鞭炮。而這個院子又特別深,吉川的辦公室在內院。所以他們的頭目被干掉了,外面守門的日本兵卻毫不知情。輕松讓他們走掉。
吳秉一真實名字叫吳鳳翔,解放后轉地方工作,1983年去世。
再說一個震驚國人的。
1935年的11月,天津衛發生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情。兵敗后寓居天津的軍閥孫傳芳被刺殺在佛堂里。
刺殺他的還是一個弱女子,而刺殺孫傳芳后,這位女子不跑不逃,反而拿出了一疊照片跟自白書拋向人群,表示孫傳芳死有余辜。
這簡直比呂四娘刺殺雍正還傳奇,畢竟呂四娘跑了,而且呂四娘的故事可能是假的,而這位姑娘的故事卻是真的。
這個姑娘叫施劍翹。她刺殺孫傳芳是替父報仇。
施劍翹的父親叫施從濱,是奉系的一位軍長。
施從濱是安徽桐城孔城鎮人,年輕的時候在袁世凱的新軍當兵,到了北洋軍閥時期,他已經是鎮江鎮守使了。到了后面調到了山東,成為張宗昌的部下。
張宗昌這個人也是很有意思的,土匪出身的軍閥,別的不多介紹了,放他兩首詩,感受一下他的文人風采吧。
笑劉邦
聽說項羽力拔山,嚇得劉邦就要竄。
不是俺家小張良,奶奶早已回沛縣。
游泰山
遠看泰山黑糊糊,上頭細來下頭粗。
如把泰山倒過來,下頭細來上頭粗。
這哥們,絕對的詩詞界泥石流,還是洪荒級的。
話說這個張宗昌對施從濱很不錯,一路提拔,從旅長提到軍長,算是知遇之恩啦。
到了1925年,奉浙戰爭爆發,張宗昌帶著施從濱南下打孫傳芳。
孫傳芳拉攏施從濱,讓他投暗投暗。但施從濱哪肯啊,自己可是張宗昌的嫡系。結果打到皖北固鎮的時候,施從濱坐著鐵甲車上陣督陣,部隊失利,他被孫傳芳活捉。
被抓了以后,施從濱還很淡定,對孫傳芳的部隊說:“你們辛苦了。”
大家都是各為其主嘛,一般不會下死手。
到了蚌埠,施從濱見到孫傳芳施了軍禮,但孫傳芳在煙床上壓根不動,說“施老,你不是要去安徽督辦嘛,那你上任吧。”
說完就把施從濱給槍殺了。
這就不講究了,施從濱也是老將軍,當時快六十了。但因為施從濱以前反過孫傳芳,孫傳芳懷恨在心,把施從濱給殺了,還暴尸三日。
消息傳到天津施從濱的老家,這當然要報仇啊,但是軍閥之間講的是利益,很快,廣州國民革命軍北伐。奉系跟孫傳芳又合好了,這樣一來,張宗昌不會出面,張作霖也不會出面。
那怎么辦?
孔子老師有句話:上無天子,下無方伯,緣恩疾者可也。
就是出了事,上面沒有天子管,中間也沒有方伯(諸侯霸主)管,那你自己可以去報仇。
那只有自己報仇了。
誰來報?
施劍翹!
施劍翹原名施谷蘭,她不是施從濱的親生女兒,她的父親是施從濱的弟弟施從云,施從云是反清烈士,在1912年被清兵殺害。
施谷蘭過繼給了施從濱。義父被殺的消息傳來,她立志替父報仇。一般來說,報仇都是男人的事,但家里的弟弟沒長大,倒有一個堂兄叫施中誠,現在也在奉軍當官。于是,她找到堂兄施中誠,商量報仇一事,但施中誠一聽,這怎么可能,人家是軍閥大頭目,他不對我們趕盡殺絕就不錯了。
施谷蘭相當鄙視這個堂兄,就此斷絕了兄妹關系。
不過,這位施中誠倒也不能說是軟骨頭,后面戰爭,他出任國民黨鐵軍74軍軍長,在淞滬會戰、湘西會戰都有不錯的表現。
堂兄不干,施谷蘭是個弱女子,怎么報仇呢?
找男朋友啊。施谷蘭找了山西閻錫山的一個部下叫施靖公的,以幫助報仇為條件,下嫁給他,搬到了太原。
但是這個男人也靠不住,生了兩個兒子后,壓根不提報仇的事。一怒之下,施谷蘭帶著兩個兒子回了娘家。知道要報此大仇,必須靠自己的努力。
她把名字改成了施劍翹,動手術把以前裹的足放開。這是很痛苦的一件事情,然后又學起了槍法。而這一天,離施從濱被殺已經過去了十年。但機會終于來了。
孫傳芳下野了,搬到了天津。
當時,施劍翹給父親施從濱辦十周年紀念法事,從當時的一個法師口中知道孫傳芳在天津寓居,而且當了居士,每周三、六都要到居士林聽經。
施劍翹就此定下了報仇大計。
可是,對一個和尚能下得了手嗎?瑛姑發現自己的大仇人裘千仞當了和尚了,都不好下手。
但十年來積累的仇恨沒有讓施劍翹心軟,她來到聽經堂 ,當著的面,用一把勃朗寧手槍完成了自己的復仇大業。
報完仇之后,她沒有逃,反而散起了,宣布自己是替父報。
她是報了必死的決心,出發前把自己的孩子都托付好了。
但抓住她之后,卻不好處理了,因為按法律,至少要判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但畢竟這是有原因的,而且施劍翹說得很有理,“父親如果戰死在兩軍陣前,我不能拿孫傳芳做仇人。他殘殺俘虜,死后懸頭,我才與他不共戴天。”
確實是孫傳芳不講究在先,這樣一來,天津的法院從輕判罰,只判了十年。
而社會不干了,報紙登出后,對施女俠是一片贊揚,稱她為女中豪杰、巾幗英雄。要求特赦。婦女組織也出面。這是侵犯婦女權益啊,必須力爭,不替婦女說話,這組織用來干什么用?不如一塊尿布!
連馮玉祥這些人也替施劍翹求情。
最終,在入獄11個月后,施劍翹獲特赦。
出獄后的施劍翹積極參與社會活動,辦學校,救孤獨回饋社會。到了解放后,還出任北京政協特邀委員。直到1979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