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兵天將是什么生肖(老鼠精為何敢自稱半截觀音)
老鼠精,又稱金鼻白毛老鼠精,是唐僧師徒西天取經路上遇到的為數不多的女妖怪之一。與杏仙、蝎子精、玉兔精等其他女妖一樣,老鼠精阻礙唐僧取經的也是要與他成親。但與其他幾位女妖不一樣的是,老鼠精有著非同凡響的名號。其他女妖通常僅僅有一個名號,而老鼠精一口氣取了三個,其中還包括“半截觀音”,大有與觀音菩薩分庭抗禮的架勢。那么,老鼠精為什么如此大膽?她取名“半截觀音”的資本是什么?老鼠精的三個名號關于老鼠精的名號,書中有比較詳細的說明。小說第八十三回,孫悟空拿著妖怪供奉的排位前往天庭告李靖的狀。李靖得知后非常憤怒,認為孫悟空誣陷他,正待要與孫悟空打斗時,哪吒上前阻止并向李靖解釋道:他有三個名字:他的本身出處,喚做金鼻白毛老鼠精;因偷香花寶燭,改名喚做半截觀音;如今饒他下界,又改了,喚做地涌夫人是也。這三個名號分別代表了老鼠精三個不同的人生階段:金鼻白毛老鼠精代表的是幼年階段,此時的她岌岌無名,尚處于創業初期,因此只能采用非常直白的取名,即以她的本身命名;半截觀音代表的是成年階段,此時她通過自己的努力,接觸到了佛派的權力中心,并成功攀上了這根高枝;地涌夫人代表的是中年階段,此時的她實力有了,背景也牢靠了,于是擺脫天庭束縛,下界另起爐灶開始單干了。“半截觀音”該如何解讀關于“半截觀音”名號的由來,書中寫的非常清楚,就是因為她在靈山偷了如來的香花寶燭。但靈山腳下的老鼠千千萬,偷過香花寶燭的肯定也不止她一只,為何偏偏她能稱自己為“半截觀音”呢?如來的默認偷香花寶燭的難度并不高,但要想偷如來的香花寶燭,沒點硬實力還真是有一定難度,畢竟在靈山這塊地盤上,如來是最高權力擁有者。既然老鼠精能做到,說明她還是有一定的過人之處的,或是背景,或是法力。以至于在李靖等人將他收服之后,如來還親自為她說情:如來吩咐道,積水養魚終不釣,深山喂鹿望長生,當時饒了他性命。有了如來這位佛界大佬的保護,老鼠精自然可以為所欲為了,取一個“半截觀音”的名號根本就不值得一提。李靖的庇護我們注意到,老鼠精偷食香花寶燭以后,如來指派收服她的人選是李靖父子。手下,高手如云,為何如來會舍近求遠,單單選中遠在天庭就職的李靖父子呢?何況如來與李靖根本就不在一個體系之內,按道理是沒有權力調遣李靖的,只有玉皇大帝才可以。唯一的解釋就是老鼠精與李靖父子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很有可能她就是李靖的私生女。這樣一來,如來找李靖收服老鼠精就順理成章了。而李靖身居要職,手握重兵,在天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正是因為老鼠精與李靖的特殊關系,使得她在三界之內可以往來自由,膽大妄為。觀音為何會默認在三界之內,觀音這個名號不是誰都能使用的,紅孩兒僅僅是假扮了一次觀音,就受到了非常嚴厲的懲罰。為何老鼠精可以光明正大長期使用“半截觀音”的名號而觀音沒有出面阻止呢?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第一,背景深厚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老鼠精與西天和天庭中的李靖有著密切的關系,這兩位分別是佛派和道派的重要人物,位高權重。而觀音只是如來手下,對于領導都曾出面庇護的人,自己身為屬下自然不敢隨便招惹。第二,性格使然在《西游記》中,觀音菩薩是有名的和事佬,經常扮演替人解圍的角色。在不觸犯自身核心利益的情況下,觀音菩薩是不會主動找別人麻煩的。老鼠精只是起了個名號,對自己并沒構成威脅,也沒損害自己利益,觀音當然不會理會她。第三,暗中恭維之所以稱為“半截觀音”,言外之意就是承認自己還達不到觀音的高度。而從老鼠精的背景、外貌以及綜合實力來看,她已經達到了一定的高度,甚至在某些方面并不在觀音之下。但即便如此,她還是自謙為“半截觀音”,實際上有恭維觀音之意。對于別人的恭維,觀音自然不好博別人的面子。關注傳統文化,解讀經典名著,我是三夢遊水,歡迎與我交流討論,一起成長~
成龍個人資料
很久很久以前,天帝突然腦中閃過一個奇怪的想法,就是要選舉十二生肖:如果誰先在9月1日的上午7:00到天庭報道的話,前十二名將會被列入十二生肖,玉帝就命令天兵天將把這張通知貼到天庭門外。這張通知引來了...
春秋時期,魯國有個非常著名的音樂家叫公明儀。公明儀極善彈琴,優美的琴聲從他手下流出,聽眾便會如癡如醉。一年春天,公明儀帶著琴去田野散步。春風柔和,送來青草陣陣芬芳,公明儀心曠神怡,不由得四處環顧。他發現遠處有一頭牛正在吃草,對他的到來不聞不問。他忽然有了奇思妙想。過去,他彈琴給人聽,得到了不少贊譽,如果給這頭牛彈上一曲,它也會聽得進去嗎?這樣想著,他架好琴,撥動琴弦,便在田野里彈奏起來。他彈奏的這首曲子十分高雅,叫作《清角之操曲》。這樣美妙的琴聲,如果被人聽見,肯定會沉浸其中,難以自拔。然而田野中的這頭牛,卻依然低頭吃草,時不時還甩動一下尾巴,根本不理會公明儀的個人音樂會,更談不上領會曲子中的美妙意境了。公明儀盡心盡力,一曲奏完,看到眼前這頭牛如此無動于衷,實在無奈。他想了想,又有了新主意。于是,他再次撥動琴弦,彈出一段段奇怪的雜亂的聲音,一會兒像蒼蠅在嗡嗡亂飛,一會兒又像迷路的小牛犢發出的叫聲。這下子倒吸引了牛的注意,它居然停止了吃草,抬起頭,豎起耳朵,認真地傾聽起來。后來,人們就用“對牛彈琴”來比喻對愚蠢的人講深刻的道理,或對外行人說內行話,白白浪費時間。當然,如果有人評價說話者在“對牛彈琴”,那么這話的重點就不是在說聽話的人愚蠢或者外行,而是在譏諷說話者不看對象了。古時,牛正是玉帝殿前的差役,時常往返于天宮和大地之間。有一天,農夫托牛給玉帝傳個口信,說是人間寸草不生,大地光禿禿的,太難看,請玉帝帶點母草籽給人間,把人間打扮得好看些。玉帝聽了,覺得有道理,便問殿下眾神誰愿去人間撒草種。“玉帝,我愿去人間撒草種。”牛王自告奮勇地說。“你是個粗心大意的家伙,恐怕不行吧。”玉帝不放心地說。“玉帝放心,這點小事我都辦不好,甘愿受罰。”牛王堅持要去。玉帝同意了牛王的請求,屬咐牛王到人間后,走三步撒一把草籽。牛王帶著草籽,走出天宮,在跨出南天門時,不小心跌了一跤,附下人間后,頭腦暈乎乎的,誤以為玉帝的旨意是走一步撒了三把草籽。于是,大把的草籽撒在了大地。第二年,野草叢生,農夫根本無法種莊稼了。他們托灶神告訴玉帝,野草太多,莊稼無法生長。玉帝知道壞事了,召來牛王一問才知道粗心的牛王是一步撒三把草籽,把一件好事辦壞了。“你這粗心的老牛,弄得人間遍地里草,當初你怎么保證的?從今以后,你和你的子子孫孫都只準吃草,幫助農夫除草,同時,祖祖輩輩是幫助農夫干活兒。”玉帝說完,怒氣未消,飛起一腳踢向老牛,牛王一個筋斗從天上落到人間,嘴巴朝下,被摔掉一排上牙。于是,牛從此便一輩子給農夫當苦力,并且人未停止啃青草。直到今天,它的那排上牙也還沒有長出來。但是,牛是個知過即改的好動物,它任勞任怨,勤懇踏實,拉車犁田從不松套,為農夫做了不少工作,博得人們的好評。在排生肖的時候,人們一至推舉他為生肖。如果不是投機的小老鼠藏在牛角上,搶先得了頭名,牛王肯定還會當上生肖首領呢。在絢十二生肖的時候,玉帝挑選出十二種動物以后,還有一個麻煩的問題,就是排定先后的次序。當時,在這件事情上有了爭執。特別是由誰領頭的問題,議論紛紛。玉帝說:“你們中間牛最大,就讓牛領頭做第吧!”大家都滿意,連老虎也贊成。不料小小的老鼠卻翹起大拇指說:“應該說,我比牛還要大!每次,我在人們面前一出現,他們就叫起來說:‘啊呀!這個老鼠真大!’卻從來也沒有聽見人說過:‘啊呀,這頭牛真大!’可見在人們的心目中,我實在比牛大!”老鼠這一番話,簡直把玉帝弄糊涂了。玉帝說:“難道真有這樣的事嗎?我看不見得吧?”猴子和馬都說老鼠胡吹。但是老鼠理直氣壯地說:“你們要是不相信,可以試一試!”雞、狗、兔、羊等都同意試一試,玉帝也同意了,他就帶了十二種動物到人間去。事情真如老鼠所說的一樣,當大水牛在人們面前走過的時候,人們紛紛議論說:這頭牛真大。這時,狡猾的老鼠突然爬到牛背上去,用兩腳直立起來。人們一見牛背上的老鼠,果然立即就驚呼起來:“啊呀,這只老鼠真大!”玉帝親耳聽見了人們的驚呼。他皺皺眉頭,無可奈何地說:“好吧,既然人們都說老鼠大,我就讓老鼠做第。至于牛,就屈尊第二吧!”這樣就算確定下來了。現在的十二生肖就這是樣:老鼠是第,牛是第二肖。牛憑是憑著自己對人類的貢獻當上了人類的生肖。老百姓沒有幾個不知道牛郎織女的故事。相傳織女乃天帝的孫女,或說是王母娘娘的外孫女,她和六姐妹在天宮給天織彩衣。地上有個牛郎,你母發,哥嫂對他不好,牛郎分家另過,只給他一頭老牛。牛郎依靠自己的力量,老牛的幫助,披荊斬棘,耕田種地,日子漸漸過得好起來。但他一個人總感到很寂寞。有一天老牛突然開口說話了,說七姐妹要下到溫泉洗澡,牛郎可趁機把織女的衣服藏起來,讓她答應做牛郎的妻子。牛郎照老牛的說法辦了,在溫泉旁說服織女,二人結成了夫妻。婚后,二人男耕女織,相親相愛,生活十分美滿,還生下一兒一女。但他們的婚事被天帝知道了,派天神把織女捉回天庭問罪。牛郎追不上織女,抱著一雙兒女痛哭。老牛此時說話了:“我快死了,死后把我的皮剝下來,你穿在身上,能夠上天,與織女相見。”老牛死后,牛郎披著牛皮,挑著孩子,上到天界尋妻。正當牛郎與織女要相見時,被王母娘娘拔下頭上的金簪,沿著銀河一劃,清澈的銀河一下子變成了波濤翻滾的天河,迫使牛郎和織女隔河相望。后來,天帝和王母娘娘受到了感動,允許他們每年晚上相會。在這則神話故事中,老牛扮演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媒紅和神仆角色,每提起牛郎織女之事,人們都對它倍加崇敬。很早以前,牛本是玉帝女兒乘騎的麒麟。 它常到凡間偷吃人們的莊稼。有一次把大片的莊稼吃完了,農民打它時,它還抵人、咬人。它的牙齒鋒利,把人咬爛了,嘗著人的肉鮮美,就不吃莊稼了,專門吃人。 有一天,一個農民正在挖地,麒麟駕云從天上下來,嘴里噴出大霧,籠罩大地,大聲吼著來吃這個農民。這個農民膽量很大,拿著一把鐵叉,一面抵擋,一面大喊:“救命!”周圍挖地的農民聽見了都來相助,它吃不了農民,氣得吼聲更大,震動了天宮。 天兵報告玉帝,玉帝帶著天兵天將前來查看,見它張著大嘴要吃農民,玉帝喝令一聲:“大膽,竟敢吃人!”麒麟急忙跪下請罪,玉帝一腳踢掉它的上牙,罰它一生不能吃肉,并命天將用刀砍破它的蹄子,把筷子削尖從鼻孔穿個窟窿,給鎖了個鼻圈,叫農民牽上去拉犁。 它有了鼻圈,一拉就疼,蹄子割成兩半了一冊也疼,從此就乖乖地成為給人拉犁的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