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會是哪個城市(廈門市是不是福建省的省會)
不是的,福州市才是省會。福州城在五代非常繁榮,城池的擴建將烏山、于山、屏山圈入城內,從此福州也得名“三山”。此時的在福州的發展也很迅速,南方現存最早的木構建筑—華林寺大殿就建于這一時期。福州族群也在隋唐五代時期逐漸形成。
福州屬于福建省。不屬于廣東省。福州,別稱榕城,簡稱“榕”,隸屬于福建省,是福建省省會,福建省的政治、文化、交通中心,海峽西岸經濟區中心城市之一。福州位于歐亞大陸東南邊緣,地處東南沿海、福建省中東部的閩江口,與省隔海相望。位于北緯25°15′~26°39′,東經118°08′~120°31′,西鄰南平、三明,北接寧德市,南接莆田市,東瀕東海,居于亞太經濟圈東南的黃金海岸。全市陸地總面積11968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1786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260平方公里。全市海域總面積11.09萬平方公里,海岸線長1137公里。
福建,簡稱“閩”,位于我國東南沿海,東隔海峽與省相望。陸地平面形狀似一斜長方形,東西最大間距約480千米,南北最大間距約530千米。全省大部分屬中亞熱帶,閩東南部分地區屬南亞熱帶。土地總面積12.4萬平方千米,海域面積13.6萬平方千米。現轄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三明、南平、寧德9個設區市和平潭綜合實驗區(平潭縣)。1、南平市, 閩H ,郵政編碼:353000 ,區號:0599 ,面積(平方千米):26280.54。2、三明市, 閩G ,郵政編碼:365000 ,區號:0598 ,面積(平方千米):22928.79。3、龍巖市 ,閩F ,郵政編碼:364000, 區號:0597, 面積(平方千米):19028.12。4、寧德市, 閩J ,郵政編碼:352000 ,區號:0593 ,面積(平方千米):13452.38。5、漳州市 ,閩E ,郵政編碼:363000, 區號:0596 ,面積(平方千米):12873.66。6、福州市, 閩A ,郵政編碼:350000, 區號:0591 ,面積(平方千米):11762.54。7、泉州市, 閩C ,郵政編碼:362000 ,區號:0595 ,面積(平方千米):11245.00。8、莆田市 ,閩B ,郵政編碼:361100 ,區號:0594, 面積(平方千米):4119.02。9、廈門市, 閩D, 郵政編碼:361000 ,區號:0592, 面積(平方千米):1651.98。10、平潭綜合實驗區, 閩K ,郵政編碼:350400 ,區號:0591 ,面積(平方千米):371.91。
泉州市不是省會城市,而是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泉州簡稱“鯉”,別名“鯉城”、“刺桐城”,位于福建省東南沿海,北承省會福州,南接特區廈門,東望寶島,轄4個區、3個縣級市、5個縣和泉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被評為東亞文化之都、獲得“聯合國”迪拜國際改善人居環境最佳范例獎。泉州是國務院首批歷史文化名城、聯合國唯一認定的“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擁有著名的“泉州十八景”,泉州是多種宗教聚集的地區,素稱“宗教勝地”、“世界宗教博物館”。
福建被稱之為是八閩大地。福建簡稱“閩”,這個閩字來源于古代南方的百越民族,據考證閩字在上古漢語中代表長蛇,百越中活躍在今天福建省南部范圍的部落大多信奉蛇神,于是以神為名,自稱閩越。為什么會是閩,有人說福建有一條閩江,但實際上是福建簡稱閩在前,閩江命名在后。早在上古時期的《山海經》,就有“閩在海中,其西北有山,一曰閩中山在海中。”的記載。那么,這個“閩”有什么講究嗎?“閩”字門里的這個蟲,到底是個啥動物?其實這個蟲,是現代的讀法,最早的時候,蟲字是“虺(hui)”,念“灰福建始稱“閩”。漢代許慎編寫的我國最早的一部字典《說文解字》中說:“閩,東南越。蛇種。”古人稱蛇為長蟲,可見福建古時是因多蛇,當地氏族以蛇作為圖騰崇拜而被稱為“閩”的。如今,我(福建)省的南平市延平區樟湖鎮和漳州、汀州(今長汀)等一些地方仍有崇蛇風俗。“閩”在《山海經》里指的是地名。《海內南經》所載,“海內東南陬以西者。甌居海中。閩在海中,其西北有山。一曰閩中山在海中。”從這段描述看,閩地有山有海,有的學者研究認為,這里說的“閩”就是指東南沿海地區,包括福建、在內。唐朝之后,五代十國時期,福建地區再次獨立,號稱“閩國”。不過很快就歸降了宋朝。這時候,隨著經濟重心和政治中心的向南移動,福建開始迎來了大發展和大繁榮。到北宋雍熙二年(公元985年),朝廷設置福建路(相當于福建省),下轄福州、建州、泉州、漳州、汀州、南劍州六州,還有邵武、興化二軍,到南宋改為一府、五州、二軍,世稱“八閩”。這個時候福建路的境界線已經和現在的省界基本相同了。福建這個“閩”,早期是族群的名字。秦朝以前的福建,有七閩之稱。《周禮》上有“五戎、六狄、七閩、八蠻”之說。之所以說是七閩,“七閩”最早是專指周朝時散居在福建和浙江南部的七支以蛇為圖騰的閩族后裔部落。戰國時期,越王勾踐的七世孫無疆被楚國消滅。越國亡后,幸存的王族和平民逃至閩地與七閩土著融合,由此形成了閩越族。后來“七閩”慢慢演變成泛指福建。八閩跟福建歷史上的行政區劃數量有關,北宋雍熙二年(公元985年),宋太宗趙光義設福建路,下轄福州、泉州、漳州、汀州、建州、南劍州,以及興化軍和邵武軍,共六州兩軍。南宋時,福建的六州兩軍沒有變化,所以從這時起,福建就被稱為八閩。現在的福建省,共有9個地級市(包括1個副省級城市):福州、寧德、南平、三明、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廈門(副省級)。但是福建省知名度最大的城市——廈門,成立時間反而最晚。公元1843年,廈門才出現,的時候,廈門才被列為福建的省轄市。所以,人們還是習慣把福建稱為八閩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