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所得稅怎么算 個人所得稅怎么算
什么是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是指國家依法對個人從各種來源獲取的所得,在規定的稅率和稅法規定的稅前扣除項目后計算納稅,并在稅法規定的范圍內征收稅款的稅種。
在我國,個人所得稅實行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稅制。綜合個人所得稅是指對納稅人當年在所有收入內合并計算,根據個人納稅人的應納稅額和稅率計算個人應納的稅款;分類個人所得稅是指對各項特定的收入適用不同的稅率和稅額計算個人所得稅,形成獨立稅種。
個人所得稅怎么算
在我國,個人所得稅是按照應稅所得總額計算的,應稅所得總額包括工資薪金收入、個體工商戶收入、稿酬、特許權使用費、利息、股息、出租財產所得等。稅法規定列舉了一些可以享受稅前扣除的項目,如養老保險、住房公積金等。
個人所得稅稅率根據應納稅額不同,分為7級,稅率從3%到45%不等。稅法規定,每個人的應納稅額達到36000元后,就可以享受速算扣除,也就是用一定比例直接從納稅人應納稅額中減去,速算扣除比例根據稅率不同而不同。
舉個例子,小明某年的收入情況如下:
工資薪金收入:10萬元
利息收入:2萬元
住房公積金:1萬元
小明的應稅所得總額為10+2-1=11萬元。根據稅法規定,小明可以享受起征點3萬元的稅前扣除,實際應納稅額為11-3=8萬元。個人所得稅稅率表可以查詢相關政府網站,假設小明的稅率是30%,則他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為8×30%=2.4萬元。
如何繳納個人所得稅
根據我國稅法規定,納稅人應在每個納稅年度結束后的3月1日至4月30日之間,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年度個人所得稅匯算清繳。納稅人可在辦稅大廳、網上辦稅等途徑繳納個人所得稅。
同時,納稅人在每個月的20日前,要向工資所得支付單位申報當月工資薪金所得的應納稅額,工資所得支付單位可以扣繳個人所得稅并代為納稅。其他應稅所得的納稅人可以自行辦理個人所得稅的申報和繳納。
個人所得稅的減免
個人所得稅除了可以享受稅前扣除和速算扣除的優惠,還可以通過其他方式獲得減免。如本人或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存在扶養關系的,可以減除600元;因租房子所支付的房租所承擔的房租超過基準線的,可以按規定享受租房房租專項扣除等。
同時,政府也會對符合條件的人群進行個人所得稅方面的優惠政策,如對于海歸人員、高新技術人才等有相應的稅收優惠政策。納稅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了解相關稅收優惠政策。
結語
個人所得稅是每個勞動所得者必須要繳納的一項稅種,了解個人所得稅的相關規定和計算方法,能夠更好地規劃自己的個人財務,避免因為稅收問題對自己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在繳納個人所得稅的同時,也要注意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在了解自己應享有的稅收優惠政策的前提下,合理地規劃個人財務,避免不必要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