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達拉宮簡介 去布達拉宮十大禁忌
導讀布達拉宮坐落于西藏拉薩中心的紅山之上,海拔3700余米,建筑總面積13萬余平方米,主樓高115.703米,共13層,是西藏地區現存規模最大,樣式最全,保存最完整的宮堡式建筑群。這些圖片全部都是布達拉宮
布達拉宮坐落于西藏拉薩中心的紅山之上,海拔3700余米,建筑總面積13萬余平方米,主樓高115.703米,共13層,是西藏地區現存規模最大,樣式最全,保存最完整的宮堡式建筑群。
這些圖片全部都是布達拉宮里面的,因為不讓拍照,所以特別的珍貴。
據史記記載:公元7世紀30年代吐蕃第三十三代藏王松贊干布遷都拉薩,并建布達拉宮為王宮,當時修建的這座宮堡規模宏大,外有三道城墻,內有千座宮室,是吐蕃王朝處理政務的中心,地位十分顯赫。公元九世紀,吐番王朝解體,在之后的800余年中,由于戰爭和自然災害等原因,布達拉宮遭到大規模的破壞,變成隸屬拉薩大昭寺的一處純宗教活動場所。
1942年,五世達賴喇嘛阿旺羅桑嘉措建立了甘丹頗章西藏地方政權,并與公元1645年,在早期布達拉宮的遺址上修建了白宮為主體的建筑,于公元1653年,甘丹頗章政權機構從哲蚌寺遷到布達拉宮。
公元1682年,五世達賴喇嘛在布達拉宮圓寂,其靈塔殿便修在于此,同時,在保留法王洞和圣觀音殿,等一部分公元七世紀建筑的基礎上擴建了紅宮。后于十三達賴喇嘛時期,在白宮東側頂層增建了東日光殿和布達拉宮紅山腳下的部分附屬建筑。
1933年十三世達賴喇嘛圓寂,其靈塔被建于紅宮西側,至此,從公元17世紀中葉開始的布達拉宮重建和增建工程全部完成,也就形成了布達拉宮現在的規模。
這座被譽為“世界屋脊明珠”的宮堡建筑,無論從宮殿布局,土石木結構,金屬治煉,還是雕塑,壁畫都體現了古代藏族人民的勤勞智慧和藏族建筑藝術的偉大成就,幾乎是濃縮了我國藏民族的全部歷史,是研究我國藏民族的歷史,文化,藝術的寶庫。
最高的廁所
1961年,國務院將布達拉宮列入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免責聲明:本文章由會員“金陽”發布如果文章侵權,請聯系我們處理,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于本站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