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園田居陶淵明 《歸園田居》原文
原詩:
歸園田居(其一)
陶淵明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古詩文網》譯文:
年輕時就沒有適應世俗的性格,
生來就喜愛大自然的風物。
錯誤地陷落到仕途羅網,
轉眼間遠離田園已十余年。
籠子里的鳥兒懷念以前生活的森林,
池子里的魚兒思念原來嬉戲的深潭。
我愿到南邊的原野里去開荒,依著愚拙的心性回家耕種田園。
繞房宅方圓有十余畝地,
還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間。
榆樹柳樹成蔭遮蓋了后屋檐,桃樹李樹整齊的栽種在屋前。遠處的鄰村屋舍依稀可見,
村落上方飄蕩著裊裊炊煙。
深深的街巷中傳來了幾聲狗吠,
桑樹頂有雄雞不停啼喚。
庭院內沒有世俗瑣雜的事情煩擾,
靜室里有的是安適悠閑。
久困于樊籠里毫無自由,
我今日總算又歸返林山。
我的翻譯:
年輕時沒有適應世俗的氣質,
生性喜愛枕石漱流心儀自然。
錯誤地陷落等級森嚴的官場,
一旦離開久違田園已三十年。
籠中鳥依戀以前生活的山林,
池中魚思念原來嬉戲的深潭。
我愿到南山邊上去開墾荒地,
固守愚拙心性回家耕種田園。
方形的宅基地足足有十多畝,
還有那茅屋草舍總共八九間。
榆樹柳樹遮蓋了屋后的房檐,
桃樹李樹整齊陳列在堂屋前。
遠處村莊屋舍依稀可以看見,
村落上空輕輕飄蕩縷縷炊煙。
深深街巷傳來幾聲狗的吠叫,
桑樹頂有雄雞不停引頸啼喚。
庭院內沒有世俗瑣碎的事情,
空蕩蕩的屋內頗覺安適悠閑。
長久困于官場毫無自由可言,
我慶幸今日重新回歸大自然。
比較:將前后兩種譯詩加以比較,高下自明:
網譯前四句不押韻,而筆者所譯通押言前韻;
網譯句式參差不齊,新譯句式整飭,充分體現了建筑美、繪畫美和音樂美;
網譯個別地方不準確,新譯作了修正。
下面重點說說第三點。“三十年”翻譯成“十年”讓人莫名其妙,陶淵明二十五歲離開少時居所,直到五十五歲辭去彭澤縣令方歸,正好“三十年”。將“南野際”翻譯為“南邊的原野”定位不準,譯為“南山邊上”更加準確,和“種豆南山下”相呼應,南山即廬山。“方宅”是什么東東,網譯沒有說清楚,新譯非常清晰:指方形宅基地。網譯將“虛室”解釋為“靜室”,不妥!《國學大師》網站將其解釋為“空室”更加準確,剛好和《五柳先生轉》中的“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照應,更能表現安貧樂道的風骨。
毫不謙虛地說,這樣翻譯真有顛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