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擁是指什么 雙擁的歷史
雙擁是指什么
雙擁是中國的一項重要精神文化。它的全稱是軍民同心、團結如一的雙重優秀(即雙擁)。雙擁的核心價值在于“軍民團結、共建和諧”。這是中國歷史的一個傳統,深入人心,同時也是實踐所肯定的現實需要。
雙擁體現了軍隊和人民群眾對共同利益的共同追求。它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軍隊和人民群眾之間情感交往的重要體現。雙擁的實踐過程中,軍民同心、團結如一,既可以增強國家安全,也可以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雙擁的歷史
“雙擁”一詞最早出現于解放戰爭時期。1947年,劉伯承在陜西榆林發起了“軍民認真關心等民生事業運動”,強調軍隊和人民群眾的團結,共同抵御內外敵人。隨后,雙擁的概念被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人保障法》。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發展和國際地位的提高,也給雙擁的實踐提供了更加廣闊的舞臺。
隨著時代的推移,雙擁的實踐也逐漸擴展到了各個領域。無論是在深化軍民融合,增強國家安全層面,比如成立民兵預備役,加強邊防控制,還是在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方面,比如協助居民抗擊自然災害等方面,雙擁都始終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雙擁的意義
雙擁的道德規范,既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也體現了人類思想文明的普遍價值。在雙擁的實踐中,軍民融合、團結互助成為了核心思想,廣大人民人人參與,圍繞共同目標,發揚自身的愛國精神,增強國家安全的自信和力量。
雙擁的重要意義還在于提高了國民素質,富有創新思維。雙擁的實踐做法,既可以保障軍隊建設,又能照顧人民出行,更可以促進社會和諧。這種融合與創新思維,可以持續促進國家和軍隊中現代化、智能化、人民化的建設。
結語
隨著中國發展步伐的加快,雙擁理念今后必將更加重要。作為一項中國獨有文化,雙擁將不斷擴大其價值和意義,成為中國軍事、政治、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促進全國團結、穩定、繁榮的核心價值,為實現中國夢的全面偉大復興做出更加重要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