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國心歌詞 我的中國心歌詞打印
“河山只在我夢縈,祖國已多年未親近,可是不管怎樣也改變不了我的中國心”。一首《我的中國心》從1984年春晚唱響至今,幾乎成為每一個華人心中揮之不去的情感烙印。世界上凡是有華人的地方,就有《我的中國心》在傳唱。
每當那激蕩的旋律響起,我腦海里就呈現出張明敏在1984年春節聯歡晚會上演唱此歌的情景:身穿“洋裝”(西裝),架一副眼鏡,面帶純樸微笑,嗓音極富彈性又親切,一副溫文爾雅的樣子……呼呼撲面而來。
當主持人陳思思問他:你要對全國人民說些什么時,28歲的大男孩張明敏略帶羞澀的說:我不會說話,我唱歌給大家聽吧!
“長江長城,黃山黃河,在我心中重千斤”,是啊,遠在海外的游子們,雖然身處異鄉,但無時無刻不把祖國裝在心中,“流在心里的血,澎湃著中華的聲音”,“不會說話”的張明敏把這首歌唱得感人肺腑。此歌一出,在全國引起強烈反響。
有趣的是,張明敏參加完春晚,隨即回到香港了,完全不知道他在內地的受歡迎程度。后來,有電視臺打電話給他,問怎么樣把群眾來信轉給他,據說是裝了整整一麻袋的歌迷來信,當這些信輾轉送到張明敏手里的時候,他才真切感受自己在中國大陸到底有多紅。這已經是參加完春晚一年之后的事了。
80年代初期,中國還很封閉,思想剛剛開始解放,那個時候邀請港臺歌星來大陸演唱,在政治上還是很敏感的事情,香港藝人最終能登上央視春晚,這里離不開黃一鶴的努力和爭取。是黃一鶴開了這個先河。張明敏是第一個被黃一鶴邀請上春晚的藝人。可以這么說,沒有黃一鶴,就沒有《我的中國心》。做第一次吃螃蟹的人,不是那么容易的。
想法的萌生:黃一鶴是中國第一代春晚導演,當年他看到報紙上有一則消息,說英國撒切爾夫人84年底要來北京談香港回歸的事情,于是他萌生了這樣一個想法,香港要回歸了,可不可以請“海外游子”回到祖國大陸一塊過年呢?這個想法挺不錯的。
當時他就寫了一份報告上交給領導,沒想到年二十七報告還沒批下來,急的他直打轉,香港那邊磁帶,服裝等一切都準備好了,只等這邊消息了。直到大年三十上午,領導才發話同意張明敏,奚秀蘭(奚秀蘭,香港藝人,和張明敏同年參加春晚)過來演唱。這是其中一個插曲。
其二是找到歌曲《我的中國心》和張明敏也頗費了一些周折。因為當時內地和香港在演藝界沒有任何聯系,中國在香港也沒有正式辦事機構,和香港哪個演員也不認識,具體找哪個演員上春晚也不知道。為了找到合適的春晚人選,1984年黃一鶴專門去廣東探聽香港藝人的消息,沒有收獲,正在苦悶之際,在一個中巴車上偶然聽到了司機放的《我的中國心》這首歌。
黃一鶴一下子就喜歡上了這首歌。他問司機關于這首歌的情況,廣東司機說的是粵語他也聽不懂,后來司機被他問的不耐煩了,隨手把磁帶扔給了他,黃一鶴從磁帶上看到了張明敏的照片,還有歌詞:我的中國心,黃河長江(母親河),祖先,中國印……在這首歌里,想要表達的東西都有了。
找到了這首詞曲唱俱佳的《我的中國心》,黃一鶴他們高興死了。他為了買到這首歌,特地跑到了深圳沙頭角。反復試聽,決定把這首歌搬上1984年的春晚舞臺。找到歌了,再找人,又通過新華社駐香港分社的同志聯系到了張明敏,轉達并希望他能來上春晚的意愿。
收到邀請后,張明敏對上春晚這件事前前后后糾結了四個月,第一個糾結來自于唱片公司,唱片公司出于利益考量,并不希望張明敏來內地演唱。第二個糾結是怕來大陸說錯話,最后,還是張明敏的媽媽替張明敏下了決心,她說:你不要多想,趕快去,我們沒有實現的愿望,你去實現吧!(張明敏父母是華僑,回中國看看,是他們多年的心愿)
在浙江衛視一檔綜藝節目中,趙忠祥問他來大陸的心情,當時心里是怎么想的(畢竟那時兩地還互不相通),張明敏回答說:“因為我媽媽是華僑,她說你一定要回趟中國,中國內地說的是國語,你唱的也是國語,你去,一定是有希望的(容易引起共鳴)”。倪萍打趣說:“你媽媽多有眼光”。
1984年的倪萍還不是央視主持人,離春節晚會還有千里之遙,她是在電視屏幕前,青島的家里看那屆春晚的。她回憶說:“當時張明敏一張嘴,我熱淚盈眶,真是太感人了。”
自從1984年黃一鶴開了邀請港臺演員上春晚的先河,從那一年開始,幾乎每年春晚都有港臺藝人參加。我們也有幸在每年的春晚舞臺上一睹港臺歌星們的風采。印象深刻的有費翔,孟庭葦,葉麗儀,徐小鳳等。
張明敏春晚一炮而紅后,心懷感恩之心,為國家做了很多公益。被人們親切地譽為“愛國歌手”,“民族歌手”。
1990年,中國取得第十一屆亞運會舉辦權,為幫助國家籌措資金,張明敏不惜把車子,房子賣掉,又不辭勞苦四處舉辦巡回演唱會,多的時候一天趕三個場,奔波于24個城市,一年時間開了154場演唱會,最后把所籌60萬資金盡數交給了亞運會。
有人問他值不值得,他說:我熱愛我們的祖國,我每到一處演唱,都會受到同胞們熱情真摯的歡迎,這古老的神州,悠久的歷史,讓我激動澎湃,我能為同胞們演唱《我的中國心》,感到由衷的自豪和驕傲!
張明敏被人們稱為愛國歌手,民族歌手,還有很大一個原因,就是堅持唱國語歌曲。我們都知道,香港樂壇是粵語的天下,國語歌曲相對沒有市場,但張明敏堅持用國語唱歌,用普通話錄制磁帶唱片,他的《壟上行》,《爸爸的草鞋》,《中華民族》《我是中國人》,《故鄉》,《龍的傳人》《我們擁有一個名字叫中國》……都是國語錄制,能讓人聽懂,懂了就容易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在他所有的歌曲中,《我的中國心》《壟上行》最具有代表性,影響最廣泛。
2022年10月,張明敏接受河南臺音樂廣播獨家專訪。他深情地說:“《我的中國心》這首歌,不是屬于我自己的,它是屬于全球華人的。從1984到2022年間我至少唱過上萬次吧。這首歌對我來說,非常非常的珍貴,我今年66歲了,希望大家懂得愛,懂得貢獻,懂得充實自己,把握現在,面向未來,對祖國,對社會做出最大的貢獻。現在我把《我的中國心》唱給大家聽: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心中一樣親。”
《我的中國心》永遠的中國心,最后,致敬我們偉大的祖國,致敬《我的中國心》的詞曲作者黃霑和王福齡先生,致敬歌者張明敏,致敬黃一鶴導演。
娛評大賞搜索創作挑戰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