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流直下三千尺 三千尺是確切的數字嗎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屈原之后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并稱“李杜”。詩風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于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后人評價:秀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
今天復習李白的《望廬山瀑布》,原文如下: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這首詩的大意是:太陽從東方冉冉升起,照耀著香爐峰,幻化出艷麗的紫色煙云。遠遠望去,秀麗的瀑布,就像長河懸掛山前。仿佛三千尺水流,筆直地飛奔直沖而下。難道是九天之上的銀河,垂落到這山崖間。
這首詩一般認為是正值青春年華的李白出游金陵途中,初游廬山時所作。據資料記載,實際上,《望廬山瀑布》共兩首,一首為五言古詩,另一首才是這首七言絕句。相比而言,那首五言古詩鮮為人知,而這首七言絕句就太出名了,傳唱度極高,堪稱是兒童啟蒙詩的首選。現將李白《望廬山瀑布二首其一》轉錄如下:
西登香爐峰,南見瀑布水。
掛流三百丈,噴壑數十里。
欻如飛電來,隱若白虹起。
初驚河漢落,半灑云天里。
仰觀勢轉雄,壯哉造化功。
海風吹不斷,江月照還空。
空中亂潈射,左右洗青壁;
飛珠散輕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樂名山,對之心益閑;
無論漱瓊液,還得洗塵顏。
且諧宿所好,永愿辭人間。
李白這首《望廬山瀑布》,是一首七言絕句,家喻戶曉,小學生也能倒背如流。詩中用極其夸張的比喻,描繪了廬山瀑布的壯麗景色。全詩化動為靜,惟妙惟肖,想象奇特,新奇親切,豐富多彩,雄奇瑰麗,既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給人以想象的余地,顯示出李白那種“萬里一瀉,末勢猶壯”的藝術風格。可以說,這首詩充分體現了李白的浪漫主義風格,是一首彪炳史冊的經典之作。
詩中最經典的是后兩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兩句回答了瀑布掛前川到底是怎么掛的,那是從天而降,直接從天上沖到地下。讀到這里,我們仿佛都能聽到瀑布沖擊到地面發出的巨大轟鳴。前面說過,這首詩是李白24歲那年所作,當時他還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懷揣著青春的理想、遠大的抱負,沿著長江一路漫游,遠望廬山,看到的當然不僅僅是一條長長的瀑布,而是飛天而下的銀河,因為在他眼里,廬山的風光不僅僅是風光,更像是他大好的青春時光,時刻迸發出青春的光芒。
2021年7月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