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電圖多少錢 心電圖多少錢做一次
我們大家都知道在生活中我是心臟不舒服的情況下盡快的去接受檢查和治療,而且對于這個心電圖心臟彩超還有就是心臟的CT之類的也是非常常見的,可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在做這個檢查的情況下到底應該要做哪一種,而且這個價格到底是哪些呢?
心電圖、心臟彩超、心臟CT是心內科比較常見的檢查,尤其心電圖、心臟彩超是心內科醫生的左膀右臂!
心電圖最為便宜,一般30元左右;
心臟彩超次之,一般250元左右;
心臟CT最貴,一般1500元左右;
那有朋友問了,為什么不能直接做個最貴的,為什么還做心電圖、心臟彩超或心臟CT。
這是因為這三種檢查不能相互替代,各有各的的目的,如果說心臟是一所房子,那么心電圖檢查的是電路,心臟彩超檢查的是門窗,心臟CT檢查的是管道。
心電圖:
心電圖可以查看心臟跳動的是否正常,比如發現早搏、房速、室速等等心律失常;除此之外心電圖還能發現心肌缺血,估計心臟大小等等。
但心電圖的缺點就是,只有在發作心臟病的時候,才能查出問題,不管是心肌缺血,還是心律失常,都需要在難受的時候檢查。
為了對抗這個弊端,發明了24小時心電圖及動態心電圖,當然這兩項檢查比較高,大概需要200多。
對于懷疑心律失常,還可以做電生理檢查,那個費用更高,大概需要幾千塊;
對于高度懷疑的心肌缺血,可以做心臟造影,大概需要4000塊左右。
心臟彩超:
查看心臟結構比如先天性心臟病,常見的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卵圓孔未閉、流出道狹窄、法洛氏四聯癥、動脈導管未閉等等。
還能看到心臟結構、大小、瓣膜、厚度等的變化,以及由此造成的血流的改變等等,可以精確測算心臟心房、心室、瓣膜、等等各個位置的大小等變化,是了解心臟各房室腔大小的重要檢查方法。尤其對于瓣膜病,以及繼發性的心臟結構變化有非常重要的價值。還能評價心臟功能,查看心臟大小。
心臟彩超不需要在發病時檢查;但心臟彩超對于診斷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作用不大。
心臟CT
我們在臨床一般相對很少使用心臟CT,心臟CT大多數用于檢查心臟血管,主要查看心血管有沒有狹窄,類似心臟造影的一種檢查。但心臟CT相對比較簡單,不像心臟造影是有創檢查。
心臟CT在臨床應用相對較少,比如心血管CT檢查后會有幾種結果:
血管正常,我們排除冠心病;
血管輕度狹窄,診斷冠狀動脈粥樣硬化;
血管嚴重狹窄,還得進一步心臟造影檢查或治療。
總之,心電圖和心臟彩超及心臟CT是心內科常見檢查,各有各的用處,不能相互替代。
我們在臨床要選擇適合的檢查,而不是越貴越好!
一般來說我們都知道檢查的種類也是各不相同的,所以大家一定要多多也可以通過一些正確的方式去檢查,因為這個價格肯定也會有著非常大的一些區別的,所以有了疾病的情況下,一定要選擇醫生的建議去做一些心電圖或者是做一些心臟彩超之類的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