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子的功效與作用 橘子的禁忌與副作用
秋天到了,又是吃橘子的最佳季節,酸酸甜甜,很多人都很喜歡吃。橘子不但是秋季的時令水果,也是這個季節非常有養生作用的“天然藥物”,橘子從里到外都是藥,橘皮、橘絡、橘核、橘肉,甚至連橘葉都有重要作用。而且橘子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含有豐富的營養,是一種常見的藥食兩用的食物。
橘子的藥用價值
橘子味甘酸、性涼,入肺、胃經;具有開胃理氣,止渴潤肺的功效;主治胸膈結氣、嘔逆少食、胃陰不足、口中干渴、肺熱咳嗽及飲酒過度。
橘肉:開胃理氣,止渴潤肺
橘肉具有開胃理氣,止渴潤肺的功效,對治療胸膈結氣,嘔逆,消渴等有益。很多應酬之后有些醉酒的人也喜歡吃橘子,這也是有食療道理的,比如《醫林纂要》中記載了橘子可以“除煩,醒酒。”
風寒咳嗽及有痰飲者不宜吃橘子。這個在《本草求真》中已經有過提示,因為橘肉“助痰作飲,及有滯氣之害也”。橘子不宜多吃,每天食用1-3個為佳。空腹不要食用橘子,會給腸胃消化造成負擔。橘子不能與牛奶共同食用,會引起腹痛、腹脹、腹瀉等。
橘紅:消痰利氣,寬中散結
橘皮的外層紅色部分也是一味中藥,叫做橘紅,其性味辛溫。有消痰、利氣、寬中、散結等功效。適用于治療風寒痰嗽,惡心,胸痛脹悶。專家提醒,陰虛燥咳及久嗽氣虛者不宜服橘紅。
橘皮:理氣健胃、燥濕化痰
橘皮如藥,以陳者為佳,故又名陳皮。陳皮性味辛、苦、溫,具有理氣健胃、燥濕化痰之功。具有平喘、抗過敏、美白牙齒、提高免疫力、抗癌作用。另外,它還是天然的口腔清新劑。橘子皮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和非可溶性多聚糖,使消化功能運轉更順暢。
橘絡:通絡理氣,化痰活血
橘絡為橘瓤上的筋膜。內含一種名為蘆丁的維生素,能使人的血管保持正常的彈性與密度;減少血管壁脆性和滲透性,防止毛細血管滲血;有通絡、理氣、化痰等功效。對于經絡氣滯、久咳胸痛、傷酒口渴等病癥都適合服用。有動脈血管硬化的中老年人,食用橘絡更有裨益,故請君吃橘子時,盡量不要撕掉橘絡,而是將其與橘瓤一同吃下為佳。
橘白:健脾和胃,化濕祛濁
橘白是橘子的白色內層果皮。選取新鮮的橘皮,用刀去掉外層紅皮(即橘紅)后,取內層的白皮,除去橘絡,曬干或晾干。有和胃化濕之功,主濕濁內阻、胸脘痞滿、食欲不振。《本草便讀》載:“橘白,補脾胃藥中用之。”
橘葉:疏肝行氣,化痰消腫
橘葉具有疏肝行氣、化痰消腫毒等功效。治脅痛,乳癰,肺癰,咳嗽,胸膈痞滿,疝氣。
說到橘子的作用,不僅僅是一種營養豐富的水果,而且還可以幫忙治療疾病。所以說愛吃橘子的人,一定不要錯過橘子這么美味的水果。雖然橘子很美味,橘子的作用也很多,但是最好不要吃太多,特別是腸胃不好的人,如果合并有胃脘部疼痛、燒心、反酸等反流性食管炎、消化性潰瘍等不要吃橘子。
橘子一定要吃新鮮的,貯藏時間越長,維生素C損失就越多。即貯存時間越短的橘子越新鮮,維生素C的含量也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