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怎么保存 荔枝煮開口了怎么保存
又到了一年一度任性吃荔枝的季節了,喜歡吃荔枝的你是否已兩眼放光,磨刀霍霍向荔枝了呢?不過,荔枝不易保存,轉眼間便會香消玉殞。這對于愛荔枝的人們來說,實在是一大噩耗呀。但是別怕,小編就來給大家說說荔枝怎么保存。
荔枝有:“一日色變,二日香變,三日味變,四日色香味盡去”的特點,所以,對于喜食荔枝的人們來說,掌握如何保存荔枝的方法實乃剛需啊!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搜羅的兩種荔枝保鮮方法吧!
第一招、水中保存法
這個方法適合保存比較少量的荔枝,保存的時間不宜太久,為了荔枝的營養成分更多被我們吸收,最好在1-2天內吃完。
具體做法:
1、將荔枝放入水中,加入1勺食鹽,浸泡10分鐘,目的是用來殺菌消毒,然后再次用清水沖洗干凈。
2、將荔枝再次放入涼水中,如果你家剛好有冰袋或者是冰塊最好,在水中加入一些冰塊或是像我一樣放入一個冰袋,這樣可以降低水溫,使荔枝處于一個相對低溫的環境中,減少呼吸作用,減少營養流失,從而保持新鮮。
當然用這個方法保持的時候需要將荔枝放到陰涼處,同時要注意水溫盡量低,期間可以換幾次水。
第二招、冷藏保存法
這個方法適合保存比較多的荔枝,保存的時間更長一些,放上10天半個月依然新鮮多汁。
具體做法:
1、買回來的荔枝通常是比較臟的,有很多雜質細菌等,同樣需要先將荔枝清洗干凈。
如果我們買回的是成串的荔枝,那么需要將荔枝一顆一顆剪下來,注意不要傷到果肉,在荔枝的根部盡量留一段小尾巴,使果皮保存完整,而且剝的時候方便。然后加入食鹽,浸泡10分鐘左右。
2、浸泡過后,將荔枝用流動的水沖洗干凈,然后瀝干荔枝表面的水分。也可以像一樣,用吸水毛巾將荔枝的表面擦干。
3、最后將包好的荔枝裝進塑料袋中,排出內部的空氣,系緊袋口,或者是用保鮮膜密封好,放入冰箱的冷藏室保存即可。
荔枝怎么挑選
夏天來了,一籮筐白白胖胖的荔枝也接著上市了。視荔枝如生命的你是否已準備就緒,準備買來一兩斤細細品嘗了呢?不過,你知道怎么挑選優質的荔枝嗎?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吧!
1、觀察顏色
新鮮的荔枝并不是完全鮮艷的紅色,而是有些暗紅色,許多表皮上還會帶有些許的綠色。
2、檢查外表
首先要檢查荔枝的頭部,也就是帶柄的部位,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因為許多荔枝都是同生在一根柄上。要檢查柄部有沒有小洞以及蛀蟲,一旦其中一個有蛀蟲,那么其余幾個多數也有蛀蟲。
其次,要檢查荔枝外殼的龜裂片是否平坦、縫合線是否明顯,如果都是,就說明該品種不錯。那些外殼都干硬了的多數都是經過儲藏的,不是新鮮產品。
最后,還要檢查荔枝的外表有沒有發霉發黑的痕跡,如果有,一定要謹慎。
3、檢查手感
用手觸摸外殼,輕輕地按捏一下。一般而言,新鮮荔枝的手感應該是緊硬而且有彈性;稍微有些軟但又不失彈性的,是相對而言比較成熟一些的;如果又軟又沒有彈性,那么說明該荔枝已經熟透了,或者是爛了。
4、檢查氣味
湊到鼻尖聞一聞,新鮮的荔枝一般都有一種清香的味道,如果有酒味或是酸味等異常的味道,說明已經不是新鮮的荔枝了。
5、檢查大小形狀、果肉
荔枝以個頭大、外形勻稱的為佳品。另外,剝開外殼之后,如果果肉是晶瑩剔透的,那么說明該荔枝比較新鮮;如果帶有點紅色或褐色,那么說明該荔枝可能變味了。
一般來說,新鮮的荔枝吃到嘴里,果肉富有彈性,果汁清香誘人,酸甜可口。
吃荔枝,當心3個“后遺癥”
一顆荔枝三把火,荔枝雖然美味,但并不是多多益善。吃得過多可能出現低血糖、上火、酒架等后遺癥。
1、低血糖
2017年《柳葉刀》雜志上發表的一項研究稱,荔枝中存在兩種具有毒素效應的甘氨酸物質,在空腹、大量吃荔枝的前提下,會影響人體的糖代謝。研究發現在沒有成熟的荔枝里這兩種“毒素”含量更高,但成熟以后的含量就比較低了。因此,沒有熟透的荔枝不建議食用。
荔枝含糖量約為16.6%,且大部分為果糖,會刺激胰島素分泌。空腹吃荔枝可能引發低血糖反應,出現頭暈、心慌、臉色蒼白、眩暈等癥狀。糖尿病人更需要注意,慎吃荔枝。
2、上火
中醫認為,荔枝性溫,有生津益血、健脾止瀉的功效,適合脾胃虛弱、寒性體質的人群食用。但荔枝吃多了容易上火,常心煩失眠、咽干口燥的人最好少吃。
3、酒駕
在荔枝貯藏的過程中如果氧氣濃度過低,會促進無氧呼吸,積累酒精等物質。人食用后,口腔內會留下酒味。但荔枝含酒精量少,衰減得快,擔心酒駕的人,吃了荔枝要及時漱口。
健康吃荔枝,記住以下3點:
1、數量:為了降低肝臟轉化果糖的負擔,成年人每天吃荔枝不要超過300克,大約15個左右,兒童吃荔枝一次最好不要超過5個。
2、搭配:在兩餐之間吃荔枝最合適。吃荔枝的同時,最好搭配著吃一些面包、餅干等淀粉類食物,保證血液中的血糖濃度。
3、忌口:空腹不要吃荔枝,患有扁桃體炎、咽喉炎、便秘及糖尿病的人應慎食荔枝。
荔枝雖好,可不要貪吃哦。
(高質量生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