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無人機技術享譽全球 市場發展遭五角大樓垂涎
昨日,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發表評論性文章稱,中國的無人機技術已領先全球,甚至連五角大樓都垂涎三尺。
評論文章稱,中國的民用小成本無人機技術日臻嫻熟,不僅廣泛應用在影視航拍、科學探索、地質探測、農林作業等專業領域,更在婚紗攝影、極限運動攝影等民用領域發光發熱。而在軍事領域,中國的無人機技術已經發展成為不輸于美國的無人機大國,翼龍I、翼龍II、彩虹-4、彩虹-5、鷂鷹II及“云影”無人機等國產察打一體無人機均為全球頂尖軍用無人機,受到世界各國一致好評。
近年來,“華盛頓”與“硅谷”之間的關系日趨緊張,科技企業一直在努力避免將自己的研究創新成果應用到戰爭領域,以免收到社會輿論道德層面的譴責。例如,谷歌此前宣布,將與五角大樓一起開發一套用于分析無人機所拍攝到的影像內容的人工智能系統,但消息一經發出,便遭到了該公司員工的強烈反彈及道德譴責,最終谷歌不得不放棄這項合作。五角大樓方面急于改變這個現狀,今年10月,五角大樓宣布將打造“鳳凰計劃(Project Phoenix)”,希望能夠借此重啟五角大樓與科技企業的深度合作。
五角大樓“鳳凰計劃”的負責人Orin Hoffman(奧林 霍夫曼)再一次公開場合呼吁科技初創企業應與五角大樓保持“必要的溝通”,尤其是提到了無人機技術企業,更應如此。Orin Hoffman認為,民用無人機技術低廉的成本可以讓美國軍方不需要為無人機有所損毀而擔心的情況下對敵人展開空中偵查。
此外,有消息顯示,美國國防創新局(Defense Innovation Unit)也在在審查一項有關實體無人機和無人機應用軟件系統相關的提案。根據提案描述,該無人機及其搭載的軟件將支持無人機在諸如室內等狹小空間內飛行,并繪制所處環境的三維地圖。“作為美國政府和國防部,我們在‘闡明科技企業不支持軍隊建設的行為所面臨的風險’方面做得不夠,”DIU的常務董事Mike Brown (邁克 布朗)說,“而在中國,這樣的事情就做的非常到位。中國擁有全球領先的無人機技術;中國政府也在無人機技術發展上投入了大量的資金、資源;甚至于,中國的科技企業大疆是全球消費類無人機無可爭議的市場之王。”
近年來,隨著“軍民融合”的逐步深化,國產無人機行業取得了突破式發展,智能無人機產業也一躍成為我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重點之一。國產無人機產業不論是在投資額方面,還是在市場占有度、銷售量等方面,都有著長足的發展,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動力。
有國外研究機構IDC調查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民用無人機市場規模為98億美元(約合672.65億元人民幣),而到2020年,全球民用無人機市場規模預計可達259億美元(約合1777.72億元人民幣),年均符合增長率高達42%。
此外,2015年,民用無人機銷量約為56.9萬架,其中工業級無人機銷量約為17.1萬架,消費級無人機銷量約為39.8萬架。據IDC預測,到2019年,全球民用無人機銷量預計可達393萬架,其中消費級無人機預計可達300萬架,年均符合增長率為60%,工業級無人機約為93萬架,年均復合增長率為45%。
2015年,中國國內民用無人機市場規模為23.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5.3%,到2019年國內民用無人機市場規模預計可達390萬架,合計約為600億元人民幣。據東興證券研究所預測,到2023年國內無人機市場規模預計可達976.9億元人民幣,年均復合增長率為59%。
按照這樣的發展速度,未來中國國產無人機或將成為全球無人機技術、市場的雙重領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