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仁的功效與作用 春沙春砂仁的功效與作用
砂仁
砂仁來源于姜科植物陽春砂 Amomum villosum Lour.綠殼砂 Amomum villosum Lour.var xanthioides.L. Wu et Senjen或海南砂 Amomum longiligulare.L.Wu的干燥成熟果實。
夏、秋二季果實成熟時采收,曬干或低溫干燥。
典籍記載
《藥性論》云:“主冷氣腹痛,止休息氣痢,勞損,消化水谷,溫暖脾胃。”
《本草綱目》里記載,砂仁可健脾、化滯、消食。
《神農本草經疏》云:“為開脾胃之要藥,和中氣之正品。”
識別要點
(1)呈橢圓形或卵圓形,有三棱,長1.5?2厘米,直徑1?1.5厘米。
(2)表面棕褐色,密生刺狀突起,果皮薄而軟。
(3)種子結集成團,具三鈍棱,中有白色隔膜,將種子團分成3瓣,每瓣有種子3?26粒;種子為不規則多面體;表面棕紅色或暗褐色,外被淡棕色膜質假種皮。
(4)氣芳香,味辛涼、微苦。
傳統經驗認為,個大,飽滿,堅實,香氣濃,味辛濃厚者為佳。
食用指南
中醫學認為,砂仁性味辛,溫;歸脾、胃、腎經。具有化濕開胃,溫脾止瀉,理氣安胎的功效。用于濕濁中阻、脘痞不饑、脾胃虛寒、嘔吐泄瀉、妊娠惡阻、胎動不安。
1.砂仁鯽魚湯
【配方】鮮鯽魚150克,砂仁3克,陳皮6克,蔥、生姜、鹽各適量。
【制作】將砂仁放入刮去鱗、鰓,去內臟的鮮鯽魚腹中;后與陳皮同放入加適量水的砂鍋內;大火燒開,放入調味品,煮至湯濃味香即可。
【用法】需要時服用,隨餐服用。
【功用】醒脾開胃,利濕。
2.砂仁豆蔻荷葉飲
【配方】砂仁2克,白豆蔻2克,荷葉半張。
【制作】將荷葉洗凈,切碎,與洗凈的砂仁、白豆蔻一同放入加適量水的砂鍋內,煮沸后改用小火煨煮20分鐘。
【用法】代茶飲用。
【功用】理氣和胃,消食寬脹。尤適用于痰濕體質,高脂血癥、脂肪肝伴腹脹、大便黏膩者宜飲之。
3.砂仁豬肚湯
【配方】砂仁10克,三七8克,豬肚100克。
【制作】將砂仁、三七與沸水洗凈、刮去內膜、去除氣味的豬肚一起放入砂鍋中,加水適量,大火煮沸,改文火煨煮2小時。
【用法】調味后吃肉喝湯。
【功用】理氣醒胃,化瘀止痛。適合氣滯血瘀型痛經的女性服用。
4.砂仁粥(《養生隨筆》)
【配方】砂仁2?3克,大米50?75克。
【制作】先把砂仁搗碎為細末;再將大米淘洗后,放入小鍋內,加水適量,如常法煮粥,待粥將熟時,調入砂仁末,稍煮即可。
【用法】每日可供早、晚餐,溫熱服食。
【功用】健脾胃,助消化。適用于小兒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5.和胃代茶飲(《清宮代茶飲精華》)
【配方】茯神15克,焦棗仁(酸棗仁)15克,陳皮5克,炒谷芽(谷芽)10克,殼砂(砂仁)3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代茶飲用。
【功用】養心安神,健脾開胃。
食用禁忌
陰虛有熱者忌服。
《神農本草經疏》:“凡腹痛屬火,泄瀉得之暑熱,胎動由于血熱,咽痛由于火炎,小兒脫肛由于氣虛,腫滿由于濕熱,上氣咳嗽由于火沖迫肺而不由于寒氣所傷,皆須詳察鑒別,難以概用。”
《藥品化義》:“肺有伏火忌之。”
《得配本草》:“氣虛肺滿禁用。”
特 別 聲 明
非臨床執業醫師不可擅自用藥,以免出現不良后果。患者必須在臨床醫師指導下用藥。
文/徐傳庚
來源/微信公眾號“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