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各地公棚 全國各地公棚直播
今年種了姜,高價賣光,明年一準兒滿村、滿鄉……滿地里爛姜。國人愛跟風,好“扎堆兒”,“蘭花、藏獒,普洱茶……”,火了一樣涼一樣,涼了一樣準會再火一樣,鴿圈里的老少爺們更不能破了例。
就單說公棚這一形式,不幾年便以不下雨也出筍的態勢普及開來,也甭管它賽線好不好飛,交通便不便利,先建起來再說嘛!擋不住!牢騷歸牢騷,公棚這玩意兒還真有點吸引力。
其一相對“貓兒膩少”;其二一旦蒙上個冠軍,一能發財,二可出名,不圖名利者也能整一個“好好開心喲”。說啥子哥兒們也得整它一把。
一、交啥鴿
啥鴿?當然是哥兒們一路包打天下系遠程保證歸,中程能領先,短程特別快,晴天拿冠軍,陰天得伯馬……打住!
統觀中、外鴿壇:西翁、赫夫肯、范布利安那、凡王路易、楊阿騰、阿列維什、李鳥、吳淞等等血統擅飛長程,抗逆性強。
詹森、桑杰士、范德佛拉斯……短程速度快,爆發力好但抗逆性弱,盡人皆知。
人且講究個術業有所專攻,況鴿乎?全能鴿一—夢話兒留著打廣告蒙大頭去吧!
公棚那是“真”比賽,再牛也不頂用的!真比賽就會遇到“真”天氣。
上籠那天(一般是良辰吉日),也甭管你請到幾個國家、國際級的裁判,頂多就是能看個下不下雨、雪、霧、雹,有沒有風、沙、雷、電(并非諷刺裁判水平不高)。
待得裁判先生點了頭,驗鴿裝籠,異地放開,貼地疾走,也沒打盤頭,一路無風、無雨、晴天白日、無地震、無臺風、無潮汐、月非朔望、日無耀斑黑子、也適時、也適季、還適向,公棚廣場前數千人脖兒伸著,眼珠兒瞪著,從日上中天等到夜色闌珊,上千羽鴿子就給你來個一羽不歸你說怪是不怪?怪!
這說明鴿子放飛途中有很多影響歸巢的因素(統稱逆境),為我們人類目前還不了解的。且比賽當中遇到不利因素的概率還很大。
2000年北京乃至全國各地公棚、地方賽當日不見鴿、歸巢率低、分速低,公認“不好飛”,很能說明問題。反過來又想既然人類對于賽鴿歸巢機理的認識僅處在初級階段,做不到較大把握的避開難飛的天,那么這三五年來形成的打公棚以短程快速特性為主考(不去考慮抗逆性)的“眾口一辭”,至此可以休矣!
務實的觀點是:應以純短程快速血統個體、純長程(抗逆性強)個體、長短結合個體形成的“組打”陣容,較為得力。
二、交多少
多少?越多越好唄!韓信用兵講究個多多益善,包買彩票一定中頭獎,這話用不著你說,概率的理兒不是明擺著嘛。
F哥乃當地鴿壇一“霸”,憑的是財大氣粗。棚中長短血統俱備,國內外應有盡有,僅適齡的選手鴿也養著三五百羽,
養訓更是沒得說,待得賽季來臨,鴿會一共收鴿一千只,我至少得交百十只,你收得兩千只,我不能少于一百雙,且都還是“家庭比賽”的前名次,一到賽季收尾均能攬得五七個獎杯。
F哥不愧是F哥,很快由感性上升理性悟出個道道來:自己的選手要在總參賽羽數中占有一定比例,比例越大獲前名次的概率越大,事實勝于雄辯嘛!聞聽得近來火了公棚,決心整它一把,F哥畢竟是F哥,憑得這些年在商界里摸爬滾打悟出來的彎彎繞繞,曉得不能瞎整,講究個預則立不預則廢。
劃拉出歷年公棚資料,從參賽羽數、歸巢情況一直到獎金分配,一作到茶壺里煮餃子—肚里有數,從中選出三個代表:
A棚創建早,國內外高手云集,歷年集鴿數幾近二千羽,我要選自家棚中主力作出幼鴿30-40羽交之,雖達不到地方賽總結出來自家選手占參賽總羽數10%比例,最少也有個5%吧!
B棚有三五年歷史,但一直不溫不火,一般收個八九百羽。我交它個二十來羽,也差不多夠上“地方經驗”了;
C棚去年初建,聽說才收了三百來羽。我交它個兩三羽,游戲游戲,反正也不指著它吃飯。
F哥運籌帷幄一番,只待決勝千里時,聞聽我大喊“且慢!”:既然決定了總的參賽羽數和就交三家公棚,各棚交鴿羽數略作調整可以改變最后比賽結果的。
在下以為C棚按去年的情況分析,今年也就收個三四百羽,且高手來得少,鴿質相對低,這等“軟柿子”咱不捏留給誰?將自家棚中擅飛各種距程、各種天候的精英作出幼鴿五十羽都交C棚。
數量上我占你10%還多,且功能齊全,屆時不管你是天不下雨天不刮風天上有太陽,我給你來個此個體不發揮彼個體發揮,哪壺開了提哪壺,只要一羽擠進了前名次,所有的參賽費用就都有了著落,剩下的A棚、B棚那不等于讓咱白玩。
有朋友反對:萬一擠不進前名次,萬一 一羽不歸怎么辦?我的意思是這么大的參賽羽數,齊全功能,您還擠不進前名次,還一羽不歸,您摻和得哪門子公棚?留著明兒臺灣回歸放彩鴿玩去吧您吶!
再說A棚、B棚,參賽選手多,且水平較接近,尤其是碰個好天,第一撥就到個二三十羽。四五十羽也不稀罕,再加上這兩三年全國各地公棚接二連三的“比腿定名次”(這兩年筆者所見有早到40分鐘不進棚的,有第一個落棚最后排60多名的)。
說白了拿冠軍一要鴿子飛得快,二要鴿主“八字兒硬”,要靠“命”的(實際是比概率),那么大的參賽羽數,再多交個十羽、八羽不會有太大改觀的,競爭激烈的棚倒莫如就交個兩三羽(實際一羽足夠,主要是考慮疾病死亡因素),而且以抗逆性強為主要挑選依據——專門候著難飛的天。
據筆者觀察、記錄、統計,近幾年公棚遇難飛天的概率遠超過50%,2000年十月在北京舉行的世界排名大賽,當日晴空萬里,給在場的人造成了“好飛”的錯覺,當一羽廣州市的賽鴿獨羽領先歸返時,筆者便有預感又是一個難飛天。
果不其然,前名次鴿出自國內的廣東、四川、山西(均處在我國三級地形階梯的第二階山區、丘陵地帶),國外出的在美國和西班牙。
而在國內一直在分速、歸巢率、距程上領先的中原地帶及歐洲“最火”的比荷地區都不太發揮或根本不發揮。
當然隨著種鴿國際化大交流的活躍,難飛地區派出的選手不一定就是長程血統,但作出時必定有鴿主注重抗逆性的考慮。
因此我要重點講的是針對目前國內公認的以短程快速特性為參賽公棚主考(不太考慮抗逆性)的現狀,側重于選送抗逆特性的鴿種,這是參賽交鴿羽數少、經濟條件相對差的鴿友提高獲獎概率的一種有效變通。應了那句古語:“下將伐兵,上將伐謀”。
三、啥時交
“比賽前探視日,鴿主可隔籠觀望賽鴿狀態,任何人等不準接觸賽鴿”(公棚這樣規定是公正合理的)。不讓上手?怎么曉得賽鴿的狀態!
由于公棚規定不讓上手,賽前狀態成了鴿友最擔心的問題,不用說一系列巔峰期的指標無法把握,就連最基本的上籠前是否夾蛋,九、十條是否硬化也失控,交到了公棚一切回歸“自然”,這不又成了比“命”?
其實雌、雄選手分別掌握一個送交公棚的時間、日齡是很大程度上可以改變這種失控狀態的。
先說雄鴿:性萌芽較雌鴿晚,一般在6個月齡后。按照一個半月齡左右開始更換主羽,每12?15日更換一支,足6月齡可更換完畢,但這時又是體內荷爾蒙激素分泌的高峰期,心系“風情”使雄鴿體能(飛行)、智力出現一個暫緩發育或略降的階段,但不管配對與否7月齡以后會逐漸穩定、恢復、上升。
結合公棚3月初到5月底收鴿及10月中旬前后比賽的實際情況,約在3月初交雄鴿為宜,再結合公棚收25日齡到40日齡鴿的要求,以交30日齡以內鴿為宜,3月份為公棚初收鴿期未形成家飛群勢,小齡鴿易開家,也沒有受大齡鴿干擾進食、休息的顧慮。
待10月中旬比賽日前后,雄鴿約在8月齡左右,情緒穩定,羽條早已更換、硬化,上得疆場,自會玩命一趟。
再說雌鴿,較雄鴿發情早,條件允許的話,6、7個月齡后的任何時間皆可“為鳥父母”(帶蛋的可能),經人家化訓養的巖鴿(原鴿)一類候鳥,當年所生幼鴿不論大到幾個月齡均在第二年春季配對、育幼,因人類長期的充裕供給使鴿子繁殖的年度周期性消失,因此控制雌選手帶蛋問題較棘手。
這也是以使翔短距離著稱的歐洲,銘鴿多為雄性的原因之一。
打公棚比較可取的方法是利用性萌芽前短暫的體能高峰期,一般在4個半月齡到5個半月齡之間,羽條更換至6、7、8條,不影響飛行,結合這幾年國內外的放飛經驗,4、5個月齡鴿完全可以勝任500公里上下的距程。
聯系到公棚收鴿期的規定,以5月底交鴿為宜,且以30日以上大齡鴿最好,有較強的自立能力,在已形成的家飛群勢下也不難成功開家,在10月比賽及之前一個多月訓、賽過程中完全避免了夾蛋的致命傷害。
當然送交鴿的時間、日齡需兼顧自家鴿的血統特性,若考慮得周全,某種程度上可以掌握賽前的狀態。
END
文|叵不雁
[狗頭]感謝閱讀!如喜歡本號可添加關注,鼓勵請點贊+評論,我們下一篇文章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