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將成為人類的“伴侶”,人機關系將發生變化。是好是壞?
據報道,近日在南京召開的2020年世界智能制造大會上,中國工程院的研究人員表示,從人類發展的角度來看,未來人類與智能機器人的關系將從主仆關系向伙伴關系發生根本性轉變。下一代機器人的人機集成1956年,在一次科學家聚會上,
據報道,最近在南京召開的2020年世界智能制造大會上,中國工程院的研究人員表示,從人類發展的角度來看,人類與智能機器人的關系將從根本上從“主仆”關系轉變為“同伴”關系。
下一代機器人實現“人機一體化”
1956年,在一次科學家聚會上,一群有遠見的年輕科學家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的概念,認為未來人類可以利用機器來模擬人類或其他生物的一系列動作。
當時間進入21世紀,人工智能正式進入蓬勃發展的新時期。在很多領域,甚至出現了人工智能機器人取代人類的場景,尤其是在工業、服務業等領域,這種情況越來越頻繁。
然后出現了一個問題,尤其是人工智能“阿爾法狗”打敗柯潔之后,讓很多人擔心:人工智能會不會像科幻電影一樣取代人類,成為未來地球的新主人?
說起來,早在很多年前,人工智能機器人就開始被賦予很多復雜的新能力。例如,2011年,美國曾提出人工智能機器人甚至可以代替人類宇航員進行一系列太空探索。
與此同時,美國的“伙伴計劃”(Partner Program)曾表示,即使是士兵和醫生,未來也可以與人工智能機器人連接。也就是說,未來可能在醫院看到和操作的不是人類,而是機器人。
到目前為止,人工智能機器人的工業規模,特別是未來被賦予復雜能力并實現人機一體化的智能機器人,也在不斷擴大。那么,我們上面提到的問題真的會讓人類成為未來自己制造的機器人的受害者嗎?
人工智能會取代人類嗎?
其實不只是普通人有這種擔心,很多名人也有類似的擔憂。比如已經去世的著名物理學家霍金,被稱為現代版鋼鐵俠的馬斯克,都非常關注人工智能的發展。
在科幻電影中,人工智能在有意識后開始覺醒,然后變得非常強大。所以人類不是他們的對手,最后只能放棄地球主人的位置。
但是對于研究人員來說,其實人類真正應該擔心的不是人工智能機器人有沒有意識,而是將來會因為人類的疏忽而讓人類成為他們攻擊的目標。
這是什么意思?要說,人工智能機器人,無論其能力有多復雜,實際上都是在冰冷的金屬外殼下,隱藏著許多復雜的神經網絡。人類為他們編輯了一系列的控制程序,使得人工智能機器人出類拔萃。
但如果未來人類在設定機器人能力時,不小心設定錯了,而這種錯誤很難挽回,那么人類就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很有可能人工智能會像科幻電影里一樣,以其強大的能力把人類逼到絕境。
另外,有人擔心,如果未來真的大力發展“伴侶”機器人,人類社會的生育率越來越低,人類會滅絕嗎?
你能接受伴侶機器人嗎?
雖然時代的進步使人們之間的交流變得方便,但一個奇怪的現象是,自閉癥患者似乎越來越多。很多人因為社交恐懼不敢接觸外人,反而養寵物。將來,他們可能會購買陪伴機器人來陪伴自己。
比如去年日本發布了一款“伴侶機器人”,短短一個小時就被搶購一空。更可怕的是,你很難區分這個機器人和真人。
從人類發展的大環境來看,人工智能是未來發展的主流趨勢。但是,當人機真正實現“融合”的時候,人類真的沒有風險嗎?
在這方面,研究人員也擔心,如果機器人在未來的手術或其他工作中突然出現故障,可能會發生許多不必要的事故。你怎么看待這個問題?如果價格合理,你會選擇伴侶機器人而不是真人社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