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網通辦打破孤島,“機器人”如何助力數字政務發展?
中新網北京3月31日電 (劉文文 夏賓)“暈頭轉向跑斷腿,一進政務大廳兩眼黑。”不僅反映出群眾辦理政務時的困難,也凸顯了政務流程的瑣碎繁多。政務服務體系日常業務量巨大且關系民生,全面推翻重構并不現實,而傳統升級改造又難以徹底解決問題。如何借助前言科技尋找“一體化數字升級”的最優解?RPA(機器人流程自動化)給出了答案。
來也科技行業研究院“數字政府與服務一體化”專家研討會近日在京舉行,與會者就如何將RPA應用于政務領域,幫助提升政務處理效率展開了深入討論。
來也科技政府解決方案負責人張青介紹,如今各地政府都在推行一網通辦,打破信息孤島。作為政務服務的核心,一網通辦是解決“人跑數據不跑”的關鍵,通過RPA+AI幫助連通不同政務部門的系統平臺,逐步統一數據標準,打通數據共享,從而讓業務流程變得更便捷更高效。
張青進一步解釋道,RPA軟件機器人可通過模擬人在電腦上對鼠標鍵盤的操作,像真人一樣進行自動化辦公,且7×24小時全天候不間斷,按照規則去自動化執行流程或者一系列的任務,將政務工作人員從重復煩瑣的工作中解放出來。同時,RPA軟件機器人能夠充當各系統、各應用間的“擺渡車”,在不影響原有IT系統結構的同時,解決接口缺失問題及數據遷移自動化。
除了在政務服務方面發揮作用,RPA在幫助政府進行決策與監管方面也大有可為。
北京師范大學服務型政府研究中心主任黃國彬表示,目前RPA主要被應用于政府基層工作人員的工作,但其能力邊界不止于此。政府現代化的關鍵推進和落實制度的現代化,而這正是RPA的用武之地。
“RPA可以將非結構化數據整理為結構化數據,亦能對結構化數據做更好的突破分析。在未來,這些能力能支持政府進行多維交叉的決策,例如疫情的監督與追蹤數據、交通監控數據、辦事窗口數據……都能夠成為中高層做出決策時重要的參考因素。”黃國彬如此強調。
原國家工商總局信息中心總工程師石躍軍認為,“服務一體化”在RPA技術的支持下,可以延伸為“服務與監管一體化”。針對食品、藥品、危險化學品,或是鍋爐、電梯、家電、兒童用品等重點監管領域,RPA可以通過接入工廠、公司的ERP(EnterpriseResourcesPlanning,企業資源計劃)系統,在不影響其系統功能的情況下,精確、全面調用數據并進行分析,幫助監管部門完成工作。
中國計算機用戶協會政務信息化分會常務副秘書長、《中國電子政務年鑒》主編彭維民則分享了來也科技RPA+AI機器人在法院領域的應用。他指出,法院系統每天面對處理海量的案件,需要專職團隊每天付出全部的工作量處理數據,重復、枯燥度極高。而RPA就可以解放這些人力,投入到更具價值的腦力勞動中。以某區法院為例,使用了RPA之后,原本8個人10天左右的工作量,4個機器人在半天之內就能夠全部處理完畢。
據悉,來也科技一直致力于助力政企實現智能自動化轉型,不斷創新RPA+AI技術的應用場景,支持數字化政府建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