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智能虧損加劇 押注工業機器人可否“自救”
本報記者 曲忠芳 李正豪 北京報道
日前,哈工智能(SZ:000584)發布了2020年全年以及2021年第一季度財務報告。去年總營收16.18億元,同比下降6.8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70.49萬元,相比2019年同期降幅達86.06%。而2021年1~3月,公司營收為5.04億元,較2020年同期增加100.4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虧損為1074.38萬元,虧損同比擴大近30%。
公開信息顯示,哈工智能的前身為蜀都A,成立于1991年,于1995年11月28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期間幾經易主,同時公司的主營業務也經歷了多次變更。直到2017年初,現任哈工智能董事長的喬徽入主接棒上市公司控股權,將其更名為哈工智能,主營業務轉向智能制造。
哈工智能董秘辦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該公司目前“戰略布局越發清晰,初步形成了涵蓋上游工業機器人核心零部件、中游工業機器人本體及下游工業機器人應用、工業機器人服務的完整產業鏈”。除了高端智能裝備制造業務上產能的調整,業務重心還放在了產品類業務的市場開拓上,尤其是汽車工業應用領域,受益于國產替代,未來有望改善現金流,提升盈利能力。
工業機器人領域專家指出,與服務型機器人一樣,工業機器人市場明顯也在擴容,尤其是大工業、重工業及危險工業領域都面臨很大的市場機遇。與此同時,工業機器人同樣在技術創新、應用場景等方面存在一定挑戰,另因工業機器人屬于高投入的行業,哈工智能在盈利能力方面也面臨較大的考驗。
受疫情沖擊明顯 近兩年業績低迷
記者注意到,在2018年、2019年和2020年里,哈工智能營收分別實現23.83億元、17.37億元和16.18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20億元、4093.48萬元和570.49萬元。
不難看出,2019~2020年兩年里,哈工智能的日子并不好過,營收、凈利連年下滑。而今年一季度,出現凈虧損1074.38萬元,相比2019年一季度虧損幅度擴大近30%。截止到4月30日收盤,哈工智能股價為7.38元/股,總市值為56.16億元。
針對2020年度業績下滑的原因,哈工智能方面表示,受到疫情影響,高毛利率的海外業務實施受阻,導致公司整體毛利率同比有所下降。
旗下子公司浙江瑞弗機電有限公司按訂單金額計約有一半左右的業務為向海外整車廠提供自動化產線,由于海外項目的競爭較國內項目競爭相對和緩,故海外項目的毛利率通常顯著高于國內項目。
此外,房地產業務的剝離導致整體毛利率下降,2019年收入構成中仍有房地產業務板塊收入,毛利率為54.58%,遠高于智能制造業務板塊;同時受下游汽車行業波動影響,2019年簽訂的部分國內訂單毛利率出現下降,導致該部分項目在報告期內結轉收入導致應用的毛利率下降。
對照財報中的銷售毛利率指標來看,哈工智能在2019年、2020年和2021年一季度里的銷售毛利率分別為20.94%、15.59%和11.56%,同比降幅分別約為35%、16%和18%。
根據公告披露,哈工智能在2020年全年里共進行了12起股權資產運作事件,如轉讓出售房地產業務、調整集團內部子公司和孫公司、對控股公司增資等等。不難看出,哈工智能進行了大幅度的資本運作及組織架構調整。
值得注意的是,截止到去年底,哈工智能前十名股東中有4名股東的部分股份處于質押狀態,包括無錫哲方哈工智能機器人投資企業(有限合伙)、無錫聯創人工智能投資企業(有限合伙)、中南城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哈工大機器人集團(哈爾濱)智能投資有限公司;而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前十名股東中處于股權質押狀態的數量增加到5名,這引起了業界對哈工智能經營資金流的擔憂。
對此,哈工智能董秘辦向本報記者回應稱,“質押股份是股東基于自身的融資需要而開展的,與上市公司無關,上市公司與股東之間保持著嚴格的獨立性。目前公司流動資產、流動比率等指標處于正常狀態,并未受到因股東股權質押而造成的影響。”
資本運作持續 押注工業機器人
為了扭轉低迷的業績、止住下滑趨勢,哈工智能的資本運作仍在持續。
2021年1月17日晚間,哈工智能公告稱收購吉林市江機民科實業有限公司97.9626%的股權,借道切入軍工行業,受此消息影響,哈工智能的股價在1月18日開盤時一改長期以來的委靡迎來漲停。
此外,哈工智能2021年一季度財報公告還披露了對江蘇哈工海渡工業機器人有限公司、江蘇哈工藥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哈爾濱工大特種機器人有限公司的股權投資事項。
就在4月25日,哈工智能董事會還通過了回購股票的計劃,擬使用自有資金以集中競價的方式回購部分社會公眾股份用于后續實施股權激勵或員工持股計劃,按最高回購價格計算,預計回購股份占總股本的比例為0.32%~0.65%。
對于頻繁收購等資本運作,哈工智能方面表示主要圍繞工業機器人進行深度布局,從產業鏈條來看,上游是工業機器人核心零部件,中游是工業機器人本體,下游則是工業機器人應用及服務,這三部分也成為該公司的三個業務板塊。
從應用場景來看,哈工智能以汽車、汽車零部件行業為主,工程機械、船舶、壓力容器、鋼結構、新能源等行業為輔。
除了高端智能裝備制造業務上產能的調整,哈工智能表示將更多的重心放在了產品類業務的市場開拓上,持續推進工業機器人的國產替代。
2020年,哈工智能旗下控股公司哈工現代機器人本體訂單超過1000臺,并根據客戶的需求完成發貨。當前跟進的機器人本體訂單超過1000臺,其中包括了多家汽車整車廠,2021年有望實現國產機器人本體在汽車工業應用領域的突破。
除了汽車領域,哈工智能瞄準的另一個領域在于醫療設備行業。
一位長期關注工業機器人、仿真軟件等領域的資深人士向記者指出,一般業界將機器人大體劃為工業機器人和服務型機器人兩大類,每一類又涵蓋很多子類別或細分賽道。
不同于服務型機器人接觸消費者生活較多,工業機器人主要應用于大工業、重工業及部分特種危險行業。
服務型機器人目前更多的對人類來說是“職業增強”,但工業機器人在部分場景里起到的作用是“職業替代”,通過流程自動化、大數據分析等能夠較大程度地確保工作時長、工作質量及安全性能。
但無論是工業機器人,還是服務型機器人,目前在技術、算法、應用場景等方面都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具體表現又有所不同。
從工業機器人來說,下游工業客戶采購成本較高,一些中小型企業的滲透率低,同時工業機器人技術密集,對操作使用人員的技能要求也比較高,而服務型機器人除了價格之外更注重交互體驗。
整體來看,工業機器人在數字經濟、人工智能以及國產替代背景下同樣面臨較大的市場增長機遇。
哈工智能在《2020年度總經理工作報告》中表示,2021年圍繞工業智能化,依托AI(人工智能)、5G等技術,立足于“AI+Robot”持續聚集智能制造主營業務。
業界指出,哈工智能押注工業機器人,能否扭轉業績頹勢,抓住工業互聯網、數字經濟的市場機遇還有待時間的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