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在銅仁 醫生在上海,他們攜手為村民義診
編者按:
5月26日至28日,2021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在貴陽市舉行,本屆大會的主題是“數據創造價值,創新驅動未來”。
說到“大數據”,很多人可能會覺得神秘。實際上,大數據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滲透到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微信、導航、網購……都是大數據的應用,隨時隨地時時刻刻都在產生。
“大數據”將會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跟隨記者一探究竟。
記者 楊婧
醫生和患者相距千里,能不能做B超?
答案:有5G,當然能!
5月25日,在數博會展館內,記者就見到了華大智造自主研發的5G遠程超聲機器人。現場,一名“患者”躺在病床上,一旁的金屬器械手臂正在“開工”。它在“患者”腹部來回滑動,動作輕盈嫻熟,儼然一位經驗豐富的老醫生。
一墻之隔,還有一個“幕后操控者”,一位工作人員正拿著手持設備,在一塊電腦屏幕上游走,顯示屏上出現的是B超圖像。
機器人還有一個很智能的地方對于特別胖或特別瘦的患者,機械手臂壓力大小還可以調節,也就是重新設置參數,以確保患者的舒適度、檢查的準確度。
這臺5G超聲機器人可通過遠程做B超
當問及為何要制造這樣一款機器人時,貴州華大市場經理鄭路遙打開了話匣子。
我國一些鄉鎮、村等衛生機構的服務能力不足,如患者突發急性腹痛,可能由急性膽道感染、膽囊結石等疾病導致,但送往上一級醫院耗費的時間太長。
大數據時代到來,再不用擔心了!
超聲是最為快速、有效的床旁檢查手段,即便患者所處地區沒有專家,遠方的專家都能實現實時遠程做B超,為急救團隊和患者爭取寶貴時間。
“5G和大數據‘合作’,還能夠實現病患信息在患者、醫生及醫院各部門之間的靈活交互,醫生可對系統內醫療數據進行收集和分析,打破時間和空間限制,從而實現連續和準確的檢測。”鄭路遙說。
鄭路遙還向記者分享了一個機器人給病患診斷服務的案例。
不久前,5G遠程超聲機器人從上海一下子“奔赴”1633公里,到達銅仁思南縣許家壩鎮,為當地居民免費進行超聲檢查。
現場,通過裝載的超聲機器人和5G網絡,與深圳的醫生進行遠程連接,使深圳的醫生通過超聲機器人醫生端的控制臺,為村民提供甲狀腺超聲義診服務。
“義診現場,通過超聲機器人的高清音視頻交互系統,讓深圳的超聲醫生能實時了解村民的身體狀況。5G的應用,解決了4G網絡條件下視頻卡頓、遠程控制延遲等問題,使醫生和患者之間‘少跑路’,讓設備‘多跑路’。”鄭路遙說。
鄭路遙說,希望5G遠程醫療應用能廣泛普及,為患者生命的急救贏得加速度,讓優質醫療資源普惠更多人。
來源:環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