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大數據尚處于早期應用階段
社交媒體針對大數據主題的聊天次數激增,DataSift是密切跟蹤有關大數據炒作主題的廠商之一,通過分析Twitter數據確定未來發展趨勢。DataSift的Tim Barker提供的下列信息表涵蓋了2012年全年提及大數據的所有Twitter信息分析結果。
該分析透露的主要信息是,世界仍在了解大數據,這或意味著我們還處于早期應用階段,而非炒作周期巔峰。下面是部分重大分析結果的大致綱要:
·2012年第二季度與第一季度相比,有關大數據的Twitter信息幾乎持平,但在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有關大數據的Twitter信息激增25%。
·72%的Twitter信息包含鏈接,表明對話內容主要是分享信息源。
·2012年分享最多的文章主要是對大數據主題解釋、探索或神話揭秘。
·Hadoop保證了Apache是關注度最高的廠商,MongoDB開發者10gen位居第二。
·IBM的主動式內容營銷戰略無疑助力該公司超越惠普、Teradata、甲骨文和ECM的受關注度。
·Splunk通過IPO提高知名度。相反,惠普與Autonomy交惡在有關大數據的Twitter信息中給自己帶來的負面影響最大。
·鑒于Cloudera在大數據市場上的卓越表現,日本偏向于構建自有解決方案。
·Splunk在美國表現突出,DataSift在英國做得風生水起,SAP在德國頗有威望,IBM在法國口碑很高。
DataSift堅持自己是歐洲最大的Hadoop集群。DataSift聲稱存儲的每條Twitter信息中平均有72個數據項與大數據有關,每天存儲4TB數據。在對2012年與大數據相關的Twitter信息分析中,DataSift發現與逾200萬條交互信息相關的作者不足100萬人;高峰期每小時發出3000條Twitter信息,幾乎每秒鐘發出一條。但與DataSift每秒監測逾8000條Twitter信息相比,有關大數據的Twitter信息只是滄海之一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