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中國的大數據機會——首屆“智慧城市在中國”創新沙龍成功舉
日前,由神州數碼發起的“智慧城市在中國”創新沙龍在京舉辦,旅美知名信息管理專家、暢銷書《大數據:正在到來的數據革命》作者涂子沛,中國信息經濟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管理學院副院長呂本富教授,EMC解決方案集團大中華區資深總監卜曉軍,神州數碼智慧城市解決方案戰略本部副總裁兼神州數碼智慧城市研究院院長李繼剛等知名業界專家,與神州數碼董事局主席郭為一起,共同就大數據給人類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變革帶來的機會與挑戰等話題展開了熱烈討論,神州數碼企業傳訊部總經理周茜主持了論壇。
大數據對人類發展到底具有怎樣的價值?有著怎樣巨大的推動作用?涂子沛首先發表了主題為“大數據及信息技術發展態勢”的演講。他認為,數據的價值在于計算,未來將興起一個全計算型的社會,特別是以物聯網為核心的“機器計算”和以社會制造為核心的“社會計算”,而后者是大數據時代的最大亮點。從最初的人本計算、到如今的眾包、眾籌、眾創,現在,越來越多的社會資源正在通過自由交換的方式進行整合和流動,實現了信息化和市場化的深度整合。
對于國內如火如荼的智慧城市建設,大數據的將起到“大腦”的作用。涂子沛認為,數據可視化將成為智慧城市建設的核心和關鍵。以此為基礎的智慧城市建設,將不僅僅是技術創新,更是社會治理模式的創新,它將成為拉動IT市場空間的重要力量和載體。
在隨后的腦力風暴環節,呂本富教授認為,“社會計算”的存在,可以有效避開傳統統計方法中諸如心理、政治等因素的干擾,使計算更具科學性和準確性,這樣的結果將對人們的決策產生更為精準的影響。“把人的數據、自然的數據和管理的數據關聯起來,就會產生價值。”
EMC卜曉軍則從企業和商家的角度進行了不同的解讀。他認為,數據分析和挖掘已經從互聯網行業擴展到了更廣泛的社會領域,大數據實現了從傳統的單個數據源決策到多數據源決策的轉變,將能夠幫助企業和商家更好地進行決策。
“呂教授和卜總監講的,正是神州數碼正在做的事情。”神州數碼李繼剛認為,很多認識都是從數據到規律的認識,盡管自然規律不容易量化,但事實證明通過大數據的分析,94%的人的行為是可以被預測的,這就是大數據對于推動中國社會進步的價值所在。將原本孤立的市民、城市管理者、城市三者聚合起來,通過融合服務平臺的方式實現數據的充分挖掘與流動,就能實現涂子沛先生所說的“眾包與眾創”,讓信息技術更有用武之地。不僅通過聚合和融合的方式創造和激發了生產力,同時也解決了信息的對稱、權利責任的平等等一系列問題。“神州數碼的市民融合服務平臺中有個‘微觀’的功能,通過公眾的共同監督讓市民都變成城市的管理者,在提升公民意識的同時,也蘊藏著巨大的商業機會。”
信息化改變世界,大數據不僅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機遇,同時也蘊含廣闊的未知空間,我們在思考的同時,也在通過實踐去探求其中蘊含的規律與價值,而對于現階段的人類來說,這有點像“魔幻科學”。神州數碼董事局主席郭為笑言道,“通過我們身體力行的實踐和認知,我們將會收獲更多。”
據悉,結合“探尋中國的大數據機會”話題的討論是神州數碼“智慧城市在中國”創新沙龍系列活動的首屆,今年,神州數碼還將圍繞當前我國城鎮化推進中的熱門話題,以“發現城市”為主題,邀請更多業界知名專家、國內外主流IT廠商代表、權威媒體人士等展開一系列高端的思想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