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互聯網金融是大數據金融
日前,由東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局指導、和訊網與團貸網共同舉辦的2014中國(東莞)互聯網金融高峰論壇在東莞市召開。市府金融工作局副局長鐘正良在論壇上介紹,目前東莞市貸款接近5500億元,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擔保公司等新型金融公司超過100家。“互聯網金融的健康發展對推進金融業創新發展,全面提升東莞的競爭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鐘正良說,金融局將大力支持企業的創新發展,并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所長吳曉求在論壇的主題演講中談到,互聯網金融在中國目前還處在初始狀態,標準意義上功能鏈完整的互聯網金融還處在破殼之中。
“支付寶的出現對于打破銀行支付壟斷、引入競爭機制具有重要意義,但其資金源頭仍從屬于商業銀行的存貸款,這顯然是個約束。”吳曉求說,阿里小貸具有互聯網金融的某些核心元素,但由于制度、規則和相應政策的約束,阿里小貸的客戶范圍具有特定的限制,目前還難以對商業銀行業務范圍帶來真正意義上的挑戰。”
在吳曉求看來,“P2P貸款”看似十分接近互聯網金融,但由于其對客戶的風險甄別以及風險對沖機制尚未有效建立,對信用風險的評估也就與商業銀行無異,其前途仍是撲朔迷離。
網貸之家總經理朱明春則展望了未來理想的P2P大數據模式:“其實真正的互聯網金融是大數據金融,你提供你的姓名和身份證,我們立馬可以對你的個人信息進行數據分析,得出你的授信額度,不需要再進行審貸。”
吳曉求說:“團貸網是線上交易,線下評估風險,這樣風險是小了,但是成本巨大,這種模式必須創新。”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所長王國剛也談到,目前所謂的互聯網金融只是某些交易方式的網絡化,一些傳統金融行業早就開始使用互聯網進行交易,美國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就出現了類似余額寶的產品。
團貸網董事長兼CEO唐軍在當天是圓桌論壇上談到,東莞制造業企業中有很多是玩具廠、五金制造業和服裝品牌工廠,這些企業在面對產業轉型的時候要把握O2O和移動互聯的優勢,通過學習轉型把成本降低,把銷售源頭擴大,通過互聯網定制對產品的銷售渠道進行創新。
唐軍提到,由于互聯網定制可以為企業儲備充沛的信息流,也就能為企業融資奠定基矗“銀行為什么不貸給你,民間為什么不借給你,就是因為信息不對稱,他不相信你,自然就不肯借給你。有了互聯網信息流的情況下,你再去找網絡融資、民間融資,這是為自己的融資做好準備,”
E速貸董事長簡慧星認為,東莞企業的創新不僅僅是技術、產品創新,更重要的還有融資方面的創新。他說,企業主融資不單單要考慮到銀行、小貸和擔保公司,還必須要學習互聯網,通過互聯網來實現融資,要對P2P、眾籌等互聯網行業都要有所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