鍍金是什么意思 鍍金是真金嗎
1944年7月1日44個國家或政府的經濟特使在美國新罕布什爾州布雷頓森林舉行聯合國貨幣金融會議,正是這次會議確定了二戰后的國際貨幣體系——布雷頓森林體系。根據這一體系:美元直接與黃金掛鉤,世界上其他貨幣與美元掛鉤,美元作為國際交易的結算貨幣,由此奠定了美元在世界經濟格局中的霸權地位。美元霸權的建立是通過與黃金掛鉤實現的,那么黃金為什么會成為一種如此重要的戰略資源呢?
馬克思曾說過:“金銀天然不是貨幣,但貨幣天然是金銀”。“金銀天然不是貨幣”的意思是說金銀天生并不是貨幣。金銀最初出現在市場上也只是一般的普遍商品,只是當商品交換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之后金銀才開始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只有這時的金銀才可以被稱之為貨幣,所以金銀并不是一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成為貨幣的。“貨幣天然是金銀”的意思則是說貨幣天生應該由金銀來充當。
這是因為金銀天生具備充當貨幣的優良特點。黃金之所以天然適合充當貨幣首先在于其稀缺性。俗話說“物以稀為貴”——稀缺的物品總是具有相對較高的價值,而充當貨幣的先決條件之一正是具有相對較高的價值。黃金其實是中子星爆炸后的產物。如今我們所見到的黃金都是億萬年前中子星碰撞拋射過來的。據說在這一過程中形成金原子的幾率只有百分之一。
在地球形成之初各類重金屬分布十分均勻,但在放射性元素及引力的作用下大量重金屬直接沉到了地球中心區域,而很多輕元素則直接留在了地球表層。作為重金屬的黃金大多集中分布于地核之中。地球的黃金含量據科學家推測為地球質量的億分之一(60萬億噸)。如果把全球所有黃金都挖出來平分給全球70億人,那么每個人大約可以分得9000噸黃金。
如果真能把全球所有黃金都開采出來,那么黃金還真就不是什么稀缺資源。問題恰恰在于人類現有的技術手段尚無法將全球的黃金都開采出來。如今全球黃金總量的99%都在地核中。地核距離地面大約有3000公里,而目前人類鉆孔最深的記錄是12262米,所以在現有技術手段下要開采地核中的黃金是根本不現實的。盡管全球的黃金總儲量是相當龐大的,然而目前人類所能開采到的黃金資源是有限的。
迄今為止人類不僅尚無法開采全球99%的黃金,而且以人類現有的技術手段也無法人工合成這種重金屬。這樣的客觀現實使黃金成為了一種稀有金屬,而且黃金在提煉生產過程中所耗費的必要社會勞動時間也相對更多:從黃金礦石的釆礦到運輸、冶煉、除塵、提純等一系列操作花費了煉銅、煉鋼鐵多得多的必要社會勞動時間,因此產生黃金的成本是相當之高的。
盡管黃金作為一種資源是稀缺的,盡管黃金的生產成本是高昂的,但倘若沒有人類選中它作為貨幣,那么它充其量也只是一種普通金屬而已。黃金之所以能成為人類社會的通用貨幣是由其一系列屬性共同決定的。其實在黃金成為貨幣之前人類也曾用貝殼、鹽、茶葉、布匹以及牛羊等動物充當過貨幣,然而黃金的屬性決定了它要比這些物品更適合充當貨幣。
像鹽、茶等食物類貨幣就明顯不適合長途貿易:如果你帶著這樣的貨幣去和別人交易,那么一路上人吃馬喂就消耗得差不多了。像牛羊等動物類貨幣的缺陷在于難以計量分割——如果你要交換的物品值半只羊,那么難道你還把羊砍成兩半嗎?這不直接導致自己的貨幣貶值了嗎?由此可見充當貨幣的物質必須滿足以下條件:本身具有價值;必須具可移動;便于攜帶;可以計量、分割;可以長時間保存......
顯然金屬比其他物質更為滿足上述條件,所以金屬也就是最適合充當貨幣的物質。當然世界上的金屬有很多,那么為什么全世界的人不約而同選擇金銀這樣的重金屬充當貨幣呢?首先化學性質活潑的堿金屬其實是不適合充當貨幣的。在長途貿易的過程中化學性質活潑的堿金屬很可能會在陌生的新環境中發生各種無法提前預知的化學反應,然而用于商品交換的貨幣恰恰需要較為穩定的形態。
黃金恰恰是一種化學穩定性極強的金屬:黃金的活動性順序在自然界中幾乎排在最后。真金不僅不怕火煉,而且幾乎不溶解于除王水以外的任何溶劑,即使是酸性很強的濃硝酸、濃鹽酸、濃硫酸、強堿都無法使黃金產生化學反應。黃金在長途貿易的過程中無論遇到怎樣的氣候環境條件都不會生銹或腐爛。由此可見黃金是一種易于攜帶、不易變質的金屬。
用于交易的貨幣在現實生活中不能太多,否則人人都能成為億萬富翁了。當然也不能過于太少——至少需要滿足人們起碼的物質交換需求。黃金作為一種稀缺的貴金屬具有相對較高的價值,同時也能滿足人們起碼的物質交換需求。自古以來黃金就一直被當做貨幣使用。很多國家因此形成了自己的黃金文化:中國和印度這兩大原生古文明中黃金都有重要的文化象征意義。
黃金作為貴金屬有很好的文化價值,與此同時也是社會信用的標志。黃金是衡量一個國家財富和儲備的工具。國家發行紙幣是以自己的黃金儲備為基礎的。國家所持有的黃金儲備主要被用作防范國內通脹、調節市場的重要手段。無論是和平時期或是戰爭時期黃金永遠是硬通貨。黃金的價值在戰爭時期會表現得更為明顯:戰爭時期要交換糧食、武器等物資只能使用黃金,所以黃金對任何國家都是一項重要的戰略資源。
黃金不僅是一個國家儲備財富的方式,也是一種通用的資產保值方式:一方面各地的銀行賣出和買入黃金的過程就體現了黃金的儲備交易功能,另一方面黃金儲備也體現出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黃金不易毀損,也不易貶值,具有金融屬性和保值功能。黃金是一種重要的金融資產,而且也是規避經濟衰退和通貨膨脹風險的有效工具。黃金的保值功能是其他貨幣難以代替的。
在人類現有技術條件下全球99%的黃金都無法開采,所以在未來相當一段時間內黃金仍將是一種稀缺資源。黃金的特性注定不可能出現大的貶值:黃金市場的確存在較大幅度的波動,然而在更宏觀的長時間內黃金是不易貶值的。2004年黃金的價格只有每克100元左右,如果對比如今國內部分金店的報價情況就不難看出長期保存的黃金的確是升值抗膨脹的好資產。
黃金還具有較好的投資避險功能:如果你在國泰民安、經濟不錯的時候買黃金,那么黃金升值 的空間不大。如果你在全球發生了金融危機時買入黃金,那么就有可能實現預想不到的收益。2009年在全球發生金融危機的背景下美國經濟長期低迷,于是美聯儲采取量化寬松政策,結果美元指數長期貶值。這時國際金價一路漲到了2011年9月時的1916美元/盎司。
黃金具有良好的韌性、延展性,因此可以做成各種各樣的首飾和裝飾品。同時黃金的色澤也適合作為裝飾,否則換成黑色的鐵、綠色的草還有誰會戴在身上?卡地亞、寶格麗等國際大品牌珠寶的主要鑲嵌材質就是18K金(18K金的含金量約為75%)。世界上大約一半被開采出來的黃金變成了首飾。長期以來華麗的黃金飾品就一直是社會地位和財富的象征。
黃金的延展性、導電性、耐腐蝕、耐磨損等特征使其可以加工成各種形狀。黃金具有很好的導電性能,也能有效保護電子器件,所以很多電路板、中央處理器、RAM芯片中都存在黃金,只不過這些物品中的黃金含量都比較少。2016年的數據顯示:大約6%的黃金需求來自于科技部門。事實上這種寶貴的金屬被廣泛用于我們每天攜帶的手機和其它一些設備上。
當然黃金也可以用于制造假牙。盡管這并不是黃金的主要用途(不足全部黃金需求的1%),但2016年全球在牙科領域還是使用了大約18噸黃金。由于黃金具備良好的延展性,所以能被加工成十分細小的金絲。這些金絲可以用于服裝的修飾,還可以跟鉑等金屬合成金基合金。這可以增加服飾的壽命,不過這也不是黃金的主要用途。此外近年來黃金還在宇航事業中發揮著越來越明顯的作用。
金跟金基合金具有十分強大的焊縫能力跟抗氧化性這一特征就被普遍應用于航天事業。衛星、航天器的電子系統中都含有黃金,此外宇航員頭盔的聚脂薄膜中也有一層黃金,這可以大幅度反射熱量跟輻射。此外航天尼龍、屏幕、電池中都有黃金的身影。黃金能有效反射可見光和對抗宇宙射線。尤其是對紅外線的反射能力更是達到98.44%。一個鍍金層對衛星或飛船來說就像大氣層對于我們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