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糠疹圖片 玫瑰糠疹是艾滋前期
玫瑰糠疹(pityriasis rosea, PR)是一種急性、自限性、發疹性皮膚疾病,特征為在軀干和四肢近端出現橢圓形、輕微發炎的鱗屑性丘疹,實際上跟玫瑰沒什么關系。
病因
根據以下觀察結果,有研究推測PR可能由病毒感染引起:
- PR有時伴有前驅癥狀。
- 偶爾在小群體中集中暴發。
- 尚未顯示PR與細菌或者真菌感染有關,所以常常真菌檢查都是陰性的。
尚需要更多的研究以明確病因。
主要特征
PR主要發生于年齡較大的兒童及年輕成人。在女性中略比在男性中更常見。少數患者可在發病前出現頭痛、不適、咽炎等前驅癥狀,但除了瘙癢外,該病常無其他癥狀。臨床上遇到較多的患者還是輕微瘙癢為主,其中女性患者明顯多于男性。在幾日之內,皮疹呈離心性擴散或者從上到下擴散。紅斑逐漸減輕、鱗屑消失、皮疹消退,除炎癥后色素沉著外,幾乎無殘余病變。在大多數病例中,丘疹和斑塊在4-6周內消退,偶爾病情會持續數月。在深膚色個體中,炎癥后色素沉著過度是常見后遺癥,往往需要數月甚至更長時間來恢復。
與玫瑰糠疹容易混淆的疾病
1.二期梅毒–二期梅毒的丘疹鱗屑性皮損可以與PR皮損非常相似;然而,與PR不同,二期梅毒患者手掌和足底常出現棕紅色斑疹。二期梅毒患者也可能有硬下疳病史,但無前驅斑病史。對于疑似二期梅毒的患者,應開展適當的血清學檢查。
2.點滴型銀屑病–點滴型銀屑病是銀屑病的一種變異型,最常累及兒童和年輕成人。皮損為較小的鱗屑性紅色斑塊,主要分布于軀干。點滴型銀屑病的鱗屑往往比PR的鱗屑更粗大,且在發疹前無前驅斑。點滴型銀屑病發病之前常常有鏈球菌感染。
3.體癬–PR的前驅斑可能被誤診為體癬,體癬也可表現為環形斑塊伴周圍鱗屑。體癬皮損標本行KOH涂片檢查會發現真菌菌絲。
4.花斑癬–花斑癬最常出現在頸部和軀干,表現為色素沉著減少或色素沉著過度性斑疹。與PR不同,花斑癬患者無紅斑或者紅斑極輕。花斑癬的鱗屑細小,在皮損邊緣不會像PR一樣覆蓋鱗屑。KOH涂片很容易確診花斑癬,一般陽性率都非常的高。
5.錢幣狀濕疹–錢幣狀濕疹表現為直徑2-10cm的錢幣狀斑塊,伴劇烈瘙癢。錢幣狀濕疹較PR更常累及四肢。錢幣狀濕疹的急性期皮損可能出現漿液性滲出。
治療方法
大部分患者不需要治療。對于希望治療的輕度瘙癢患者,我們建議使用外用中效皮質類固醇。
對于臨床表現嚴重并顯著影響生存質量的患者,有限的數據提示,口服阿昔洛韋可能有助于縮短PR病程。光照療法也可以作為一種選擇。建議不要使用口服紅霉素治療這類患者。尚需更多的研究來確認PR治療方法的效果。
我是藥師小平,更多的用藥科普,歡迎點擊右上角加關注,謝謝你哦您的點贊、點評、轉發是支持我繼續創作的最大動力。更多的問題可以在下方留言一起探討。
@清風醫生說
@她力量計劃
@清風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