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附子的功效與作用 白附子植物圖片
導讀白附子,中藥名。為天南星科植物獨角蓮的干燥塊莖。秋季采挖,除去須根和外皮,曬干。河北、山東、山西、陜西、甘肅、寧夏、四川、貴州、西藏等地都有野生。東北各省、山東、江蘇、河南、湖北有栽培。具有祛風痰,定
白附子,中藥名。為天南星科植物獨角蓮的干燥塊莖。秋季采挖,除去須根和外皮,曬干。河北、山東、山西、陜西、甘肅、寧夏、四川、貴州、西藏等地都有野生。東北各省、山東、江蘇、河南、湖北有栽培。具有祛風痰,定驚搐,解毒散結,止痛的功效。用于中風痰壅,口眼唱斜,語言謇澀,驚風癲癇,破傷風,痰厥頭痛,偏正頭痛,瘰疬痰核,毒蛇咬傷。
性味:味辛,性溫。歸經:歸胃、肝經。
功效
祛風痰,定驚搐,解毒散結,止痛。
主治
用于中風痰壅,口眼唱斜,語言謇澀,驚風癲癇,破傷風,痰厥頭痛,偏正頭痛,瘰疬痰核,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
3~6g。一般炮制后用,外用生品適量搗爛,熬膏或研末以酒調敷患處。
禁忌
孕婦慎用;生品內服宜慎。
【臨床應用】一般炮制后用,用量3~6克,水煎服;外用生品適量搗爛,敷膏或研末以酒調敷患處。用治中風痰壅、口眼歪斜、語言澀謇、痰厥頭痛、偏正頭痛、喉痹咽痛、破傷風;外治瘰疬痰核、毒蛇咬傷。
【藥理研究】現代研究證實,有抗結核桿菌的作用,其療效僅次于鏈霉素。有顯著抗凝血酶作用和鎮痛作用,還具有鎮靜、抗驚厥、抗炎、抑菌、催吐和刺激等作用。
【配伍藥方】①治口眼歪斜:制白附子12克,僵蠶、全蝎各9克。共為細末,分9包。每次1包,每日3次,黃酒送下。(《陜甘寧青中草藥選》)
②治偏、正頭痛,三叉神經痛:制白附子、白芷、豬牙皂角各30克。共為細末,每次3克,每日2次,開水送服。(《陜甘寧青中草藥選》)
③治腰腿痛,關節痛:制白附子4.5克,雞血藤12克,牛膝9克,獨活9克,五加皮12克。水煎服。(《山東中草藥手冊》)
④治疔腫癰疽:白附子根研末,用醋、酒調涂。(《黑龍江常用中草藥手冊》)
⑤治療瘰疬:白附子球莖搗爛外敷。(江西《草藥手冊》)
免責聲明:本文章由會員“陳龍遠”發布如果文章侵權,請聯系我們處理,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于本站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