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長城圖片 萬里長城圖片高清大圖
90后長城攝影師楊東近8年專拍長城,從東北拍到新疆,去過150多段長城,照片拍了五六十萬張,視頻存了近100T。他曾有機會出國拍攝其他題材,有人勸他說長城兩千年都沒倒,回來你再拍,但他說長城一輩子時間都拍不完。一年一度春日限定長城花海又開好了,跟著楊東一起去看看。
視頻加載中...
01
拍長城的90后攝影師
長城攝影師楊東出生于1992年,大概從2015年9月開始拍長城,去過150多段長城,光照片大概就拍了五、六十萬張,從東北一直拍到了新疆,這些年的行程大約15萬公里。
楊東的家鄉在遼寧丹東,那里有一段虎山長城。他說,小時候家鄉人都說這里的長城是假長城,真正的長城在北京八達嶺。
回憶起第一次拍長城,楊東說是他在上初中時的旅行紀念照,真正以創作角度拍攝,是在河北金山嶺長城。“登上長城,在長城上想嚷、想喊,都喊不出來聲。”
02
“等花開等雨落等云海……
總是在等待”
“拍長城大多是在等待的過程中度過的,春暖花開,真要拍的時候,一陣大風花一夜之間就沒有了,沒辦法就得再等一年。夏天為了一個云海的鏡頭,可能要反反復復,雨后去個二三十次才能拍到。”
回憶起剛拍長城的時候,楊東說自己沒有什么經驗,一打雷下雨就往長城沖,有幾次差點被雷擊中。“我記得有一次應該是在古北口,剛上長城時都是藍天白云。幾分鐘后,烏云突然壓上來了,一個閃電距離我大概20米左右,一塊城磚飛落下來,還在冒著煙。”
這幾年,長城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除了花海、云海,拍攝過程中,楊東還經常能見到野兔子、狍子、松鼠,甚至是野豬。
03
“一張照片
帶我穿越回古戰場”
在楊東眾多的攝影作品中,《大國戰號》是令他印象深刻的一幅作品。“當時我在金山嶺長城走了大半天,也沒有找到一個理想的位置,然后我坐在臺階上休息時,猛然間看到了天邊一片烏云飄來,于是我想到了一幅奇觀:云彩和敵樓相吻合的那一刻,烽火臺再次燃起烽煙的畫面,我仿佛穿越回了古戰場。”
于是,他順著長城奔跑尋找最佳機位,以求烽煙再現的效果,作品《大國戰號》就此誕生。后來,楊東將這幅作品送給了中國長城學會創始人老紅軍王定國老前輩。“每次遇到這樣的奇觀異景,抓拍到它是我拍長城最幸福的時候。”
△楊東作品《大國戰號》
04
“長城一輩子也拍不完”
前幾年有人問過楊東,都拍了30多萬張長城照片,還沒有拍夠?對此,楊東說,當你了解得越多,你才發現自己知道得越少。
“修長城的人留下了長城上的文字磚,每當夕陽的金光照在上面時,原本灰色的墻一下子就被染成了金色,長城就像蘇醒過來似的。它不是一個冰冷的墻,而是有溫度的。”
2017年,楊東遇到一個不錯的機遇,可以去國外拍兩年其他題材。有人說長城兩千年都沒倒,回來再拍就好了,但楊東說,“只要邁出去那一步,就再也回不來了。”
一些攝影圈的朋友問他,“楊東,你把長城都拍完了吧?”但楊東說,給一輩子時間,都拍不完長城。“一輩子未必拍得完長城,但如果用一輩子做好一件事,我覺得這是非常幸福的。”
△大雪下的八達嶺長城
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等7部門印發的《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工程實施方案》,到2025年,大運河、長城、長征、黃河等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基本完成。
為什么要建長城國家文化公園?中國長城學會副會長董耀會表示,一是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打造國家文化戰略高地,特別是長城所代表的這樣一個眾志成城、堅韌不屈與守望和平的一種文化;二是推動長城區域經濟發展。
▌本文來源:中央廣電總臺中國之聲
監制丨高巖
策劃丨劉黎 章成霞 劉飛
新媒體編輯丨劉波
文中圖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