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v5f1t"><meter id="v5f1t"><dfn id="v5f1t"></dfn></meter></address>

<nobr id="v5f1t"><i id="v5f1t"><em id="v5f1t"></em></i></nobr>
      <font id="v5f1t"></font>

    <font id="v5f1t"><ruby id="v5f1t"></ruby></font>

      <listing id="v5f1t"></listing>

        <dfn id="v5f1t"><ruby id="v5f1t"><form id="v5f1t"></form></ruby></dfn>

            <dfn id="v5f1t"></dfn>

            <progress id="v5f1t"><b id="v5f1t"><strike id="v5f1t"></strike></b></progress>

              <font id="v5f1t"></font>

                      二手手機估值(二手手機價值評估)

                      導讀大家好,小常來為大家解答以上問題。二手手機估值,二手手機價值評估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1,二手手機價值評估 用現在手機的價格乘以20。再上下浮動50元。我估計能賣出300元你就該

                      大家好,小常來為大家解答以上問題。二手手機估值,二手手機價值評估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二手手機價值評估 :用現在手機的價格乘以20%。再上下浮動50元。我估計能賣出300元你就該謝天謝地了

                      二手店買五六百,私人8.5成新八九百。

                      2,舊手機值多少錢?怎樣評估價值? :展開全部電子產品一般二手轉手就要貶值將近1半。。。評估電子產品價值主要看性能參數,功能性,外觀新舊,有無磨損。有無修理。有無保修。有無發票。

                      3,二手手機估價 :行貨有發票的,并且有八成新,可能能賣到400左右

                      急著出手拿到手機店去賣,最多賣個400.現在新貨也才930-1100.二手的手機還要看你自己的保護程度了

                      原價的一半價! 二手手機都算賤賣的。

                      4,二手手機估價:新的國行才1760,你想賣多少,7成新最多900

                      不到1000塊吧!

                      1500左右

                      現在二手市場給你價錢最多是七百到九百之間,因為n81已經停產了超過一年,而你想從二手市場買進這款機是一千到千二之間,雖然已停產但n81仍然得到大眾一致好評 相信你買新機的時候已經買貴了 零八在廣東的報價是千八

                      5,怎樣給二手手機估價:首先你要先注意一下手機上市的年份,然后你的手機用了多長時間,機身有沒有劃痕,屏幕有沒有保持完好,還有就是電池了,因為待機時間會受影響。賣朋友的話視情況在原價的基礎上便宜三百到七百之間(視情況而定)如果是送去回收,就要看商家出的價了,一般有一定的講價空間。就這么多,希望對你有幫助。

                      你可以問一下回收價吧,在回收價的百分之百的波動

                      手機外觀有無缺損。系統穩定性。使用時間。有無過保。最后看人情。

                      根據你的手機牌子和外觀新舊來估價

                      先看手機型號,再看實用時間長短,內部配件,最后看外表的完好度

                      看品牌,看出產年份,看機子磨損程度…

                      6,二手手機如何估價?專業人士詳細回答。 :二手手機一般要從各個方面聯合估價。比如型號是否流行,外觀是否完美;內部有沒有修改過,功能有無不正常的。最起碼外觀良好,功能健全;此種機才能以物論價,一半是貨舊一半價,就是你拿去二手市場賣的話一千元的最多賣個五百元。當然要是拿去淘寶上或者是賣給熟人的話會略微高點、、、

                      首先,二手手機如果要賣一半是賣給熟人的,賣給手機店里德人就只看里面的一個零件的,所以無論你什么手機,多新,他都只出納一個零件的價錢

                      我 有 個 朋友是 收手機的 他的估價是這樣的沒用到一年的手機 以半價收購 這手機買過來用來翻新 超過的 或用過很久的 雜牌機 也 就 只能用來拆零件用來機修用了,

                      7,二手車評估價格怎么算?_:

                      一般的二手車評估計算器公式多采用:評估價=市場現行新車售價×[15%(不動殘值)+85%(浮動值)×(分階段折舊率)]+評估值。二手車價格評估方法計算出的結果,僅僅屬于最終成交價的范圍,而不能作為最終成交價。因為以上方法計算都是在車況基本良好、手續無缺失的情況后計算出來的,而具體成交價需遵循市場行情,比如車輛狀況、手續是否缺失、配置如何、里程數、新車市場價格動態、品牌和車型的知名度、配件和維修情況等。

                      被評估車輛的現在市場價格=重置成本*成新率。重置成本:購買一輛新的與被評估車輛相同相近的車輛所支付的金額(不含裝飾)。成新率:計算方法以使用年限法比較簡單。成新率=1-已使用年限/規定使用年限*100%。

                      可將新車使用10年報廢視為100分,把15%作為不折舊的固定部分為殘值,其余85%為浮動折舊值。可分三個階段:3年—4年—3年來折舊,折舊率分別為11%、10%和9%。前三年每年折11%,總折27%。然后加殘值,構成了折舊值,計算為:評估價=市場現行新車售價×[15%(不動殘值)+85%(浮動值)×(分階段折舊率)]+評估值。

                      折舊率估值法。對于一輛使用年限不超過10年的車輛來說,可以采用折舊率估值法,新車前5年的折舊率分別為15%、12%、10%、8%、7%,5年以后每年折舊率大概為5%。

                      “54321法”。其實也就是公里數估算法,按一輛車有效使用壽命30萬公里計算,平均分成5段,每段6萬公里,那么每段應新車價為5/15、4/15、3/15、2/15、1/15。舉例:一輛車的價格為20萬,行駛12萬公里,此時該車估價為20萬x(3+2+1)/15=8萬。

                      重置成本法。是指現有條件下重新購置一輛與被評估車輛相同的新車所需最低成本×年限成新率×調整系數,所得到數值為被評估車輛的現價。其中年限成新率=(1-已使用時間/規定使用時間)×100%,而調整系數的來源非常復雜,較為常見且常用的系數為75%。由于目前國內對車輛價值并沒有統一標準,舊車經營的主體多是舊車經紀公司(個體戶),所以在交易的過程中成交價幾乎都是商量出來的,因此評估計算方法僅供參考。

                      8,二手車金融陷入模式之困,2018年,行業只有一個字:熬_:

                      曾經的二手車金融領域,模式不斷創新,被認為是暴利行業。

                      最高時期的利潤,高達40%。

                      但目前,幾乎所有的模式均折戟,都面臨著模式同質化嚴重、競爭無序、運營成本高、利潤低等問題。

                      行業從業者在不停地追問,巨大的二手車市場,到底機會何在?

                      “2018年,整個二手車金融行業只有一個字,熬。”多位汽車金融的CEO都下了此判斷。

                      01 艱難求生

                      “二手車金融領域,到底還有哪些機會?”多位二手車金融的從業者,最近都在苦苦尋找答案。

                      這是因為,幾乎所有的二手車金融模式,都發展受阻。

                      先來看車抵貸。

                      據網貸之家不完全統計,截至2018年4月初,涉及車貸業務的P2P平臺,在運營的只剩859家。

                      51%的P2P車貸平臺倒閉。

                      整個車抵貸行業都在洗牌。

                      先是監管出臺,限制利率,后又收緊了催收,一些暴力催收公司人員,甚至直接被公安部門帶走。

                      行業風聲鶴唳。

                      “業務量直接減半,確實難做,一面要盡量盈利,一面要合規,同時還要和大平臺爭資源和市場。腹背受敵。”一從業者稱。

                      再來看C2C模式,例如人人車、瓜子、優信等二手車平臺。

                      數年前,這些二手車平臺的廣告,幾乎占據了所有的黃金時段和黃金地段。

                      而從去年開始,這些平臺不論是融資還是聲量,都全面收縮。

                      “C2C這個模式,不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驗證結果都是很難走通。”某汽車金融CEO成鑫稱。

                      這其中的核心,就是“信任”問題很難解決。

                      “以前車商賣的二手車,都很難保證車是否存在問題,更何況C2C?”成鑫稱,不少用戶都稱自己在這些平臺上買到了泡水車,一度引發了信任危機。

                      況且,二手車過戶手續復雜,一旦出售過戶后,發現問題將很難退換。

                      “行業的共識是,C2C進入瓶頸期,很難突圍。”成鑫稱。

                      而二手車分期、回租等模式,都同樣面臨信用危機的問題。

                      在今年,這些模式的逾期率也在批量爆發,很多小平臺倒閉。

                      不可否認的是,幾乎所有的二手車金融模式,都遇到了嚴峻問題,這片曾經無比火熱的市場,到底遭遇了什么?

                      02 存在問題

                      從2015年崛起至今,二手車金融利潤曾經歷過超過40%的暴利期,線上線下業務齊頭并進。

                      如今跌到冰點,部分企業利潤不足4%,部分公司業務員收入從月入幾萬,到如今不足萬元。

                      曾經的暴利市場,為何如今叫苦不迭,一片傷亡?

                      毋庸置疑,二手車金融市場空間是巨大的。

                      從2005年崛起至今,整個二手車市場的發展勢頭,幾乎超過了新車金融。

                      但滲透率卻始終不高。

                      據媒體數據,美國2017年二手車金融滲透率為53.3%。據艾瑞咨詢發布的數據顯示,當前中國二手車金融滲透率不足5%。

                      差距10倍之大。

                      “這是企業和個人無法改變的客觀因素,市場成熟需要時間。”資深從業者章成稱。

                      另一方面,去年進場玩家太多,行業一度陷入搶客大戰之中。

                      比如C2C二手車平臺,目前獲客成本在500到1000。

                      而二手車金融的綜合利率12%左右,運營成本就需要抽取3個點,人力成本還要抽取2個點。

                      加上資金成本,利潤所剩無幾,盈利困難。

                      此外,還有一個客觀原因,就是行業內還沒有統一的質檢標準。

                      對二手車的估價、定價都比較困難。

                      而讓二手車金融全面收縮最核心的原因,其實還是監管。

                      “以前大家設定的利率,很多都超過了36%。”成鑫透露,通過暴力催收來獲利,也成為行業潛規則。

                      但去年開始,監管收緊,要求嚴格控制利率,并且,放款方需要是持牌機構。

                      這一下就洗走了一大半的玩家。

                      2018年,金融行業監管還將持續收緊,行業如同戴上了緊箍咒,將徹底進入寒冬期。

                      03 出路

                      行業有何出路?市場如此大,滲透率如此低,這明明是一塊很大的蛋糕,難道就是眼睜睜看著,無法吃到?

                      2017年是牛市,2C模式批量爆發,大家都迅速崛起。

                      但2018年,在監管和各方壓力之下,已進入熊市。

                      當一個市場進入熊市和寒冬之中,熬,成為了唯一的關鍵詞。

                      2B永遠是熬過冬季最直接的方式。

                      目前,整個金融科技的總潮流,就是去金融化,轉型2B。

                      二手車領域同樣如此。

                      很多車貸平臺,開始變成資金方的觸角,幫助他們獲客和風控。

                      “技術、產品和風控,這就是金融科技該有的定位。”成鑫稱。

                      除了資金層面的模式,還有商業上的模式,值得關注。

                      以C2C的二手車電商平臺為例。

                      現在有不少平臺,開始放棄C2C,而采取B2C。

                      比如,從二手車商手中,拿到二手車,再銷售給用戶。

                      這個模式,不是同樣存在信任危機嗎?

                      “B端會有一個特征,就是高頻次、高客單價,而且穩定。”成鑫稱。

                      比如一個用戶在平臺上賣了一輛二手車,他可能這輩子就不會再賣了。

                      但B端,卻需要維持一個長久的生意,因此欺詐的可能性會降低很多。

                      此外,和B端的合作,也有了不少創新的玩法。

                      “全國有50萬-80萬專門做車的車商,他們以前都是四處尋找車源,再銷售給客戶。”成鑫說,現在出現了一些平臺,開始專門幫車商找車。

                      這其中有很多有趣的方式,比如,幫助4S店推出“以舊換新”的業務,客戶用他們手里的舊車,貸少量的錢,就可以換一輛新車。

                      這個類似手機“以舊換新”的模式,也正在車貸領域興起。

                      這些平臺可以操作兩份生意:給客戶貸款,用舊車換新車。

                      拿著客戶的舊車,再銷售給專業的二手車商。

                      而針對這50萬到80萬的車商生意,市場也非常之大。

                      熬過寒冬的第二種方式,就是建立生態。

                      不少汽車金融的巨頭,正在建立生態,并開始批量收購公司。

                      目的很明確,就是建立整條產業鏈。

                      多位從業者認可這個邏輯:二手車行業要圍繞渠道、金融服務、交易平臺、汽車后市場服務來打造生態。

                      此外,針對這個行業的輔助工具和輔助生態,也是一個突圍方向。

                      比如估價、檢測機構、征信等等。

                      如果想象力再大一點,還可以切入汽車金融周邊延伸的領域。

                      比如車位分期和車位貸。

                      在一線城市,一個車位的價格不菲。

                      以北京為例,五環和五環以外的車位均價,是15萬到20萬。城市核心區的高端車位,價格是40到60萬元;而一些別墅和頂級小區,車位價格更是高達百萬。

                      車位作為一種和消費場景結合的新模式,已經被部分企業看中,但目前還沒有平臺正式地做。

                      在一些南方城市,車位貸開始興起。可以將車位抵押,貸出車位價格的七八成貸款。比如一個車位20萬,最高可以貸款16萬。

                      除此之外,車位作為大頭支出的一部分,同樣可以做“車位分期”。

                      操作邏輯和分期買一款手機沒區別,支付一定利息,分12期或者更多期還款。

                      由此可見,行業并非沒有一絲曙光。

                      最近,一個巨大的利好是,國家正在推動全面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的落地。

                      早在2002年,全國各個城市開始出臺政策,限制外地車遷入本地,這嚴重阻礙了二手車的流通。

                      如果一旦放開,二手車就不會圈定在一畝三分地中,可能進一步激活整個市場。

                      預計到2020年中國二手車銷量將超過新車,二手車金融或將迎來新一輪爆發式發展。

                      但前提是,要活下來。

                      “今年不宜嘗試大的模式,大的布局,小而美,穩扎穩打地2B,是熬過寒冬的一種姿態。”成鑫稱。

                      而多位從業者都同意這樣的觀點,他們認為,蟄伏、修煉內功、熬,是2018年的關鍵詞。

                      需要守得云開見月明。

                      9,蘋果新機降價,華強北二手市場凌亂_: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懂懂筆記”(ID:dongdongnote),作者 醬雄;36氪經授權轉載。

                      近日,京東、蘇寧、天貓等諸多電商平臺,紛紛開啟了蘋果手機降價大潮。盡管蘋果官方未對降價做出確切回應,但京東方面卻向部分媒體透露稱,已得到蘋果官方的通知和授權。

                      “如果大家繼續不購買,蘋果的價格還有可能繼續下調吧?”

                      有網友認為,蘋果此次降價,是為了提振其在中國市場的銷售狀況,如果消費者繼續觀望,價格可能還會繼續下跌;也有部分用戶喜笑顏開,表示蘋果此次降價,無論是覆蓋的型號還是幅度都是前所未有,已是“入手”新機的好時機。

                      “消費者笑沒笑我不太清楚,但是我們是要哭了。”有幾位華強北商家告訴懂懂筆記,此番蘋果手機價格下調,已經影響到了二手機市場的景氣。

                      他們手中的二手蘋果手機,銷量與價格都面臨雙雙下滑。有的甚至以“成本價”出售,目的就是減輕壓力,降低后期的風險。更令他們沒想到的是,三星等品牌的二手機型近期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波及,主流型號也不好賣了。

                      那么,被蘋果降價“誤傷”的華強北手機商家近況如何,他們又會采取哪些手段應對這一輪危機?

                      1、降價沖擊充新機,商家急忙清庫存

                      “256G金色全網通Max,充新成色價格低,太合適了。”

                      例行在朋友圈發了一則“廣告”之后,黃帆深深嘆了一口氣。他坦言自己在華強北干了四年二手機買賣,這還是頭一次在蘋果手機上栽了這么大的跟頭。

                      通常,九九成新256G金色雙卡全網通版本的iPhone Max,價格都維持在8500元。但這兩天為了盡快售出,他破天荒地將價格降到了8100元。如果還是無人問津,不排除繼續降價。而這樣成色的二手機價格,相比京東全新機的售價只便宜1400元。

                      “全新機降價幅度這么大,影響最大就是充新二手機,我這個價格幾乎沒有競爭力了。”黃帆表示,所謂充新成色指的是那些外觀幾乎無磨損,使用時間極短的手機(例如專柜展示手機)。由于包裝已開封,系統已激活,所以二手價格較官方新機會便宜很多。

                      以前,充新機是許多果粉的首選,以Max為例,過去充新機相比全新機便宜近2000~2500元,價格十分具有競爭力。

                      “但現在差價只有1400元,和港行的差價也只有260元了。”黃帆告訴懂懂筆記,雖然蘋果官方并沒有承認降價,然而媒體鋪天蓋地的降價報道,電商的價格又透明,壓力效應全反映在線下渠道上了。因此,有不少用戶會選擇咬咬牙,購買全新蘋果手機。近幾天前往他們柜臺購買蘋果二手手機的買家,都在拿降價的新聞說事。

                      “一上來就說全新機都降價了,二手機還賣這么貴,不停砍價。”他滿臉苦笑地說,有的買家一上來就砍掉一兩千元,試圖碰碰運氣,看看賣家愿不愿意妥協。

                      目前,他手里壓著的充新蘋果手機,回收價格都不低。黃帆向懂懂筆記展示了部分機型的入賬記錄:一臺充新256G雙卡Max入手價為7500元,64G九五新X入手價5900元。“現在賣出去每臺還能賺200~300元,如果全新機繼續降價就真的完了。”

                      與黃帆相似,他周圍不少商家因為囤積了較多全新“有鎖版”iPhone X,迫于庫存壓力已經把價格降至冰點:其中64G解鎖之后的售價,僅為4800~5000元;八成新的256G iPhone 8 Plus,最低只要4000元就賣,比一周前跌了將近200元。

                      黃帆表示,哪怕成本價銷售(一分錢不賺),近期也必須將手里的蘋果手機出手。他擔心接下來蘋果新機還將有新一輪降價措施,到時充新機型就更加賣不出價錢了。

                      越賣越貴的蘋果手機,在2019年終于扛不住了。為了提振銷量,不得不松動部分機型的價格。

                      而不管官方承認與否,消費者是否買單,華強北不少商家都已經成了降價大潮中的“炮灰”。

                      那么除了充新機“淪陷”之外,整體二手手機市場的價格與流動性,又會出現哪些變化?

                      2、一周跌價近150,商家收貨謹小慎微

                      “邊角都磕碰了,這個最多給你3800(元),收購價格基本都差不多的。”

                      拿著一臺2018年初購入的64G全網通iPhone X,懂懂筆記一連詢問了華強北某手機商城內的多家檔口,得到的回收價格,基本上都在3800~4000元之間。

                      一位李姓店主表示,如果是一兩周前來估價,可能還能多給200~300元。而現在蘋果全新機都在降價,不少二手機商在回收蘋果舊機時謹慎了很多。

                      “現在不管什么成色,二手蘋果的售價都在降,一天一個價。”他回憶,就在媒體報道蘋果新機降價當天,市場里二手市場蘋果所有機型平均跌了近150元。

                      目前,以往好賣的幾款型號銷量都在下滑,不少買家都在觀望等待,看看新機、二手機價格是否還有降價的空間。

                      “這就和炒股一樣,價格下跌時,都在觀望、等待價格觸底后買入。”因為蘋果新機的價格下滑,同樣倍感煩惱的華強北商家李旭表示,雖然過去一周時間里前來探“行情”的買家沒有減少,但是最終能成交的卻不多。

                      相反,有不少蘋果手機用戶,陸續前來咨詢二手機、置換等事宜。有消費者表示,想在蘋果手機價格全面下降之前及時“止損”,搶先將自己的舊蘋果手機出手。

                      “有的連閑置iPhone 5都拿出來賣或者置換,說給個幾百塊也成。”他無奈地表示,面對蘋果新機降價,不少商家幾乎停止收購二手蘋果,除非回收、置換的價格足夠“美麗”,不然不考慮繼續囤貨了。因此,他們一邊降價出售手里的二手蘋果,一邊對于用戶出售的二手機型挑三揀四、壓低價格,為的就是降低風險。

                      “成色低于八五新的,屏幕有劃傷、后蓋花損嚴重的基本上不要。”李旭表示,身邊不少熟悉的二手蘋果專賣商家,也紛紛開始琢磨新的出路,例如收購其他知名品牌的二手機型。

                      除了二手機交易之外,懂懂筆記在走訪中發現,部分“代購”港行、海外版本全新、充新蘋果手機的柜臺,也都表示暫時“缺貨”。他們同樣在擔心,國行新機降價會持續對自己的業務帶來影響。

                      那么,蘋果降價,用戶觀望,是否會給其它品牌的二手機銷售帶來機會?

                      3、用戶觀望等跌價,三星手機遭“誤傷”

                      “現在不敢收三星的機器了,旗艦機也不要了,太難出了。”

                      在華強北一家數碼商行內,店家老梁向懂懂筆記抱怨。他表示,從去年春節后開始,三星系列的手機銷量就一般,這幾個月更是凄涼。如今蘋果一降價,沒想到問三星的買家幾本上消失了。

                      “一直以來三星都對標蘋果,這倆家是老對手。”老梁分析,現在蘋果手機悄然降價,不僅對三星新機有影響,而且三星的二手市場也被波及。

                      老梁介紹,近半年來部分三星旗艦機型的二手價格一降再降,銷量卻不見漲。“不少年輕人更愿意選擇同為安卓系統,且價位相當、性價比高的國產旗艦。”

                      “現在各大廠商對安卓的優化都不差。”老梁告訴懂懂筆記,除了那些蘋果系統的“忠粉”以外,不少購買二手安卓機的買家都認為各大品牌的質量都大同小異,日常使用區別不大。

                      在他看來,基本上購買安卓手機的用戶,主要還是看性價比,相比之下二手的國產手機確實比三星更具優勢。而來自第三方調研機構,IDC的資料顯示,三星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僅剩下1%,相比五年前曾高達30%左右的市場份額,顯然是江河日下,二手市場的景象更不言而喻。

                      實際上,除了二手三星手機受到蘋果降價的波及,國內各大品牌的二手手機銷量也有一定影響。

                      “蘋果都便宜賣了,國產手機多少會有些影響,不過出貨價格還算平穩。”在華強北市場專營國產品牌二手機生意的劉女士表示,近一周店內二手機銷量下滑了5%左右,差不多每天要少賣10臺左右。受影響最大的機型,主要是各品牌價格在2000元以上的旗艦產品。

                      劉女士分析,由于蘋果新機突然降價,有不少正打算更換手機的買家認為,二手的蘋果、安卓手機價格都會跟著往下走,因此這幾天都在觀望中。

                      “還有的人本來想買二手MIX 2S,但現在預算能買32G的iPhone7了。”商家李小姐告訴懂懂筆記,有一些用戶看到蘋果降價,開始琢磨邁入“蘋果行列”了。“在我們柜臺里,會看到不少人考慮用同樣的預算,買到更高版本、配置的二手蘋果手機。”

                      在李小姐看來,很多年輕人雖然嘴上說只買安卓、只買國產品牌,但身體卻在降價面前百分百“誠實”。

                      一周以來,各種傳聞和市場變化,讓無數二手手機買家左觀右望,猶豫不決。無論是蘋果、三星還是國內品牌的二手生意,都在蘋果這一輪降價中紛紛“誤傷”。不明朗的市場走向,也讓不少華強北的二手商家感到憂心忡忡。

                      有不少網友戲稱,死咬著價格不放的蘋果終于降價,是擔心成為下一個三星。那么,蘋果降價的效果究竟如何呢?

                      1月15日一則網上爆料消息顯示,在微信群“蘇寧嘉年華媒體大咖群”的聊天記錄截圖中,蘇寧內部人士表示:“從環比情況來看,1月11日蘇寧宣布iPhone降價當天,蘇寧易購蘋果手機流量和銷售雙爆增。到晚上9點的數據:iPhone8系列銷售增長460%,iPhone XR增長超過了2150%。或許,這并非個例。

                      有不少媒體曾這樣評價蘋果:近年來未見創新進步,反倒在定價上屢創新高,這種定價策略失誤,創新意識缺失,是其在中國市場銷量下滑的重要原因。但是,“降價”的殺手锏一出,蘋果或許幾周就把面子掙回來了。這場景,像極了“沙漠奧萊”某品牌包包店內人頭簇擁的畫面,“又便宜又有面子,再來一個!”

                      免責聲明:本文章由會員“高陽林”發布如果文章侵權,請聯系我們處理,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于本站聯系
                      <address id="v5f1t"><meter id="v5f1t"><dfn id="v5f1t"></dfn></meter></address>

                      <nobr id="v5f1t"><i id="v5f1t"><em id="v5f1t"></em></i></nobr>
                          <font id="v5f1t"></font>

                        <font id="v5f1t"><ruby id="v5f1t"></ruby></font>

                          <listing id="v5f1t"></listing>

                            <dfn id="v5f1t"><ruby id="v5f1t"><form id="v5f1t"></form></ruby></dfn>

                                <dfn id="v5f1t"></dfn>

                                <progress id="v5f1t"><b id="v5f1t"><strike id="v5f1t"></strike></b></progress>

                                  <font id="v5f1t"></font>

                                          国产成人h片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