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智能掃地機器人a1(有誰用過智能掃地機器人嗎,麻煩給簡單介紹一下)
1,有誰用過智能掃地機器人嗎,麻煩給簡單介紹一下。:當然用過,在這段時間,家里打掃衛生可是方便了,因為買了一個沃朗仕掃地機器人,絕對效果好,這個品牌是行業第一的。
小狗掃地機器人一直就是非常好的,有 超薄、 靜音的特點,我家的掃地機器人就是小狗牌的,質量很好的,效果更是看的見的好,你也快去買個吧!
2,智能掃地機器人多少錢?有沒有性價比高的:檔位挺多的啊,幾百到幾千不等。國產這些年越做越好了,像海爾的瑪奇朵M3,邊邊角角都能照顧到。其實最中意的是它的遠程操作,現在只要手機上操作就行。
這可不一定哦,就像ilife v7s掃地機器人他們在京東眾籌活動中,說不定1塊錢就能就能得到自己喜歡的掃地機器人,說實在的ilife掃地機器人還是挺好用的,我身邊的朋友很多都在使用這個牌子,評價也是蠻高的。
3,有五個掃地機器人的我為什么還要用掃帚?【對比測評】:
都五個掃地機器人了我還要拿起掃帚?看完這篇實測內容就知道了!
很多朋友都說希望我實測掃地機器人。其實不僅是你們想看,我自己也想買掃地機器人很久了。
誰不想下班后躺在沙發上,解放雙手看球賽,讓掃地機器人自己打掃就可以了,這感覺簡直美滋滋。
于是拿了年終獎的我,牙都沒咬一下,上網立刻下單了三臺掃地機器人!決定實測一波。
年終獎都在這里了... 一共五臺,另外兩臺是同事聽說我要實測掃地機器人之后借給我的。
五臺掃地機器人分別是:
■ 石頭 掃地機器人 S50丨 2499元
■ 科沃斯 掃地機器人 DB35丨 1399元
■ 飛利浦 掃地機器人 FC8772丨 1399元
■ 戴森 掃地機器人 Eye360丨 6490元
■ iRobot 掃地機器人 960 丨3478元
iRobot是掃地機器人的創始品牌,相對來說技術作為先進,不過它的單價相對來說都會偏高一些。
戴森是近幾年興起的黑科技品牌,用V8吸塵器和吹風機打下了高端家電的小半壁江山。我看到它最近出了掃地機器人,想看看這個“黑科技”品牌的實力到底怎樣。
科沃斯和飛利浦都是低價位里大家選擇比較多的品牌。石頭則是最近相當網紅的一款產品,好評眾多。
接下來我會從幾個點來詳細地比較幾款掃地機器人:
1、機身構造;
2、噪音大小;
3、行動能力;
4、清潔能力;
5、使用感受;
文章較長,可以拉到文末直接看測評結果。
-------------------------------------
?
關于機身構造,我比較關注的幾個差異在:邊刷的個數、是否有滾刷以及滾刷的材質和塵盒的大小。
可以比較直觀地看出,飛利浦的塵盒是最小的,在后續的使用中也因為塵盒過小而無法完成整個清掃過程。戴森、石頭和科沃斯的塵盒容積相差不多,iRobot的容積是最大的。
邊刷的設計上,戴森是完全無邊刷僅有滾刷的設計,完全靠自己的吸力取勝。(這可能就是它噪音會相對較大的原因吧)
飛利浦和科沃斯是雙邊刷無滾輪的設計,照理論來說它的清掃覆蓋率是會高過其他款式的,但是就后續它們倆在清潔能力環節測試的表現來看……這個優點好像并沒有得到體現。
石頭和iRobot都是單邊刷加上有滾輪的設計,這兩款的清潔效率并沒有因為減少了一個邊刷而降低,相反增加滾輪大大提高了他們的清潔效率。
但是石頭的是傳統的毛刷滾輪,纏上頭發之后非常難清理。相比較之下IRobot的橡膠滾刷在后續清理機器的時候會更方便一點。
?
我具體測量了它們的在工作狀態下的音量分貝大小。
■ 飛利浦 77.1 分貝
■ 戴森 78.4 分貝
■ iRobot 68.5 分貝
■ 科沃斯 68.7 分貝
■ 石頭 69.1 分貝
感受比較明顯的是戴森,感覺它并沒有把戴森吸塵器靜音的優點傳承過來。是這五個掃地機器人里面最吵的。
其次能明顯感覺到聲音比較大的是飛利浦。相比之下iRobot和科沃斯的聲音都比較小。
?
我測試了這幾款掃地機器人在是否能越過高度較低的障礙物。主要是看其是否能在復雜狹窄區域里行動的能力以及是否具有防墜落的功能。
因為家里沒有門檻,所以我用硬紙片折了一個和木質地板門檻差不多高的“模擬門檻”。
騙過所有掃地機器人的馬克自制5毛錢特效門檻
結果是,除了科沃斯會在上面徹底卡住之外,其余的四款都可以翻過去。
我還用了兩把椅子交錯放置來模擬復雜環境。想看一下這幾款機器人在椅腿間是否能夠自如的行動。(層層把關)
測試下來,科沃斯的行動路線雖然不是很順暢會時不時有碰撞,但是基本可以在其中來回。其他幾款在第一次完成清掃,探測明路線之后都可以順利的繞過去,進行他們的蛇皮走位。
飛利浦是靠碰撞來轉換方向,在幾條椅子腿之間完全迷失了自己,最后還得靠我放棄看球賽救他。(兄dei,不行啊)
對于有樓梯或者大臺階的家,我使出了“腳咚”。
其余四款即使用我的腳把它們逼到樓梯邊也不會沖下樓梯。飛利浦……就……
飛利浦的沖動嚇得我手都抖了。(1399差點兒不翼而飛)不用逼它,它自己就會下去,不知道是不是掃地的工作壓力太大了。
除了飛利浦,余下四款都是可以看到很明顯的行動路徑的。科沃斯只有在打掃的時候可以看到。飛利浦……撞哪走哪吧。
石頭、iRobot和戴森在手機上看到的行動路徑和對整個房間的探測圖
?
這是我入手掃地機器人最關注的一點,其他方面做得再好,地掃不干凈也不行。我在家里布置了幾個日常生活中會遇到的場景。
模擬了最普通的瓷磚地面、平直的墻根、弧形的墻角、椅腿和柜子的附近、長毛地毯、會移動的障礙物(拖鞋)附近、狹窄通道。
放置了幾種比較常見的垃圾:咖啡粉(粉塵類)、瓜子(顆粒物)、紙屑、頭發和一小攤水(液體)。給每臺機器一次清掃的機會,然后來看他們在不同場景下對不同種類的垃圾清潔的效果。
能比較直觀的看出戴森和iRobot的清潔能力明顯較強。不過還是會有一些死角無法被打掃到。
■ 飛利浦
■ 戴森
■ iRobot
■ 科沃斯
■ 石頭
這兩款比較厲害的就是能把地毯打掃的相對干凈。
■ iRobot
■ 戴森
石頭這款可以基本把大面積的垃圾都清掃干凈,不過細節基本是顧及不到的。地毯之類的根本掃不干凈。只適合日常對家里進行簡單的打掃。
科沃斯和飛利浦我就不用給大家看細節了,看對比就能很明顯的感覺出來。如果放機器人一個人在家打掃,回家的時候看到這個景象怕是會崩潰。
?
iRobot 960在各個方面的實測結果都十分的平均,沒有出現讓人不能接受的短板。在我最關注清潔能力項目上,表現雖然不算特別亮眼,但是絕對滿足了日常使用的需求。
除了貴之外就沒什么毛病了,當然覺得它貴是我的毛病,不是他的。
石頭在清潔力上的確比不上irobot,對整個房間的清潔覆蓋率也沒有irobot高。不過基本可以滿足日常的清潔需求,顏值上也還不錯。價格上才是iRobot的三分之一不到。性價比上還是很不錯的。
科沃斯明明不能上地毯,偏偏要一次次嘗試,門檻也過不去。
翻越障礙物基本靠搬動。對地上的粉末狀垃圾只能起到幫你抹勻的作用,(如果一個花盆翻了用它豈不是越掃越黑?)怪不得把它借給我的同事說,掃地機器人很雞肋。
這位同事,你要不買個其他的試試?
飛利浦是唯一一款把智能寫在包裝上的掃地機,也是唯一一個不能連接手機的,也不知道它智能在哪。
我倒杯水回來就看到它在契而不舍的撞墻,沒有規劃路線,靠碰撞轉彎。塵盒太小,實測過程中我清理了三次,他還是沒能完成整個實測。(可不能怪他,它可能一個沖動就給你從樓梯上沖出去咯)
戴森為什么是存在感最強?因為真的挺吵的。用起來的時候我在樓上都可以聽到它在努力工作。
雖然它的清潔效果非常好,實測過程中基本都是它在幫我收拾殘局。但你如果對聲音比較敏感的話,還是別買這款了。但是不得不說它的顏值是這幾臺當中最高的,不過高度略微有點高。
?
高價位里,戴森和 iRobot 我會更推薦 iRobot。較低價格的科沃斯和飛利浦我個人是都不建議購買的。
預算比較少但是又想入手一臺掃地機器人的話,石頭可能會是比較好的選擇。
不過比較尷尬的是,我家的客廳在連續實測了五個掃地機器人之后,是被我用掃把打掃干凈的……
就我自己而言,可能不會選擇入手一臺掃地機器人。因為目前看來它并不能達到我對它可以完全代替人工的期望。個人感覺掃地機器人只適合家里居住面積很大且東西不是特別多的家庭使用,或者像我同事一樣買來只是為了收集寵物的毛發……
掃地機器人,有經濟條件可以買,但是不用對它能在多大程度上提高你的生活品質抱有特別大的期待,可能還不如一個好用的吸塵器實在。
就到這了。
更多測評內容
衛生棉條| 剃須刀 | 入門級電動牙刷 | 防狼產品
iPhone X | 衛生巾 | 避孕套 | 防曬霜
快捷酒店 | 脫毛產品 | 眼藥水
生孩子 | 抽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