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性變形量計算公式(彈性變形)
導讀1、彈性形變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產生變形,當外力取消后,材料變形即可消失并能完全恢復原來形狀的性質稱為彈性。2、這種可恢復的變形稱為彈性變形。3、 彈性變形的重要特征是其可逆性,即受力作用后產生變形
1、彈性形變: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產生變形,當外力取消后,材料變形即可消失并能完全恢復原來形狀的性質稱為彈性。
2、這種可恢復的變形稱為彈性變形。
3、 彈性變形的重要特征是其可逆性,即受力作用后產生變形,卸除載荷后,變形消失。
4、這反映了彈性變形決定于原子間結合力這一本質現象。
5、 原子處于平衡位置時,其原子間距為r。
6、,勢能U處于最低位置,相互作用力為零,這是最穩定的狀態。
7、當原子受力后將偏離其平衡位置,原子間距增大時將產生引力;原子間距減小時將產生斥力。
8、這樣,外力去除后,原子都會回到其原來的位置,所產生的變形便會消失,這就是彈性變形。
9、 塑性變形:是物質-包括流體及固體在一定的條件下,在外力的作用下產生形變,當施加的外力撤除或消失后該物體不能恢復原狀的一種物理現象。
免責聲明:本文章由會員“何熙林”發布如果文章侵權,請聯系我們處理,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于本站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