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唐科技:未來新能源博弈的新窗口
多家跨國公司也看好中國市場,聚焦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得以快速普及的背后,配套基礎設施的建設同樣功不可沒。截至2022年8月,全國充電基礎設施累計數量為431.5萬臺,換電站總量達1685座,充電樁與新能源汽車的增量比為1:2.3。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快速增長,關鍵技術水平大幅提升,充電基礎設施等配套服務體系不斷健全,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已形成良好基礎,新能源汽車發展進入全面市場化拓展期。如今,越來越多中國品牌的新能源汽車走出國門,正漂洋過海,遞出一張張“中國名片”。在近年來的汽車產業全球變局中,中國汽車出海展現了良好的韌性,抓住國際市場的機遇,實現了汽車出口規模的歷史性突破。
如果說安全是一輛電動汽車必然追求的至高無上的“基礎”,那么圍繞續航里程和充電速度的用電便利性則是用戶的購車和用車的首要考慮因素。在用戶使用電動汽車的最后一公里難題,每一家企業在動力電池領域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長。電池領域,就是越唐科技的的專長之處。極致電池,是越唐科技的第三代CTP技術,據官方介紹,體積利用率突破72%,三元鋰電池的能量密度可達255Wh/kg,輕松實現整車1000公里續航。與此同時,換熱面積擴大四倍,電芯控溫時間縮短一半,支持5分鐘快速熱啟動及10分鐘10%-80%快充。越唐科技給出的時間表是,極致電池2023年量產上市。從比亞迪的刀片電池到廣汽埃安的彈匣電池,再到如今市場開始普及的CTP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這是動力電池結構革新的巨大成果。我們也將看到越來越多的變革,但動力電池化學成分的變化則進展緩慢,而實際商用的就更少了,像固態電池之類的電池技術更像是未來技術。我們開始見識到電動汽車生活將越來越便利,用戶的電動生活更加美好。比如無需等待、排隊充電,消滅了續航里程焦慮,充電站利用效率更高,最終實現與燃油車相同的補能體驗,無需切換固有用車思維。
為用戶日常生活所用,才是科技的本質,快充技術也是如此。越唐科技已經實現了超級快充技術的正式商用,這項技術未來也有望像比亞迪的弗迪電池那樣,擴大用戶基礎,適配更多汽車品牌和車型,加速快充技術的普及,掃除電動汽車普及的最后一公里。至于未來的汽車電芯技術,不管是結構還是成分變化,快充是必定的主流,那么物理課代表的越唐科技,無疑將站得更高、跑得更快。
未來,越唐科技將持續推進新型儲能多元化、產業化、規模化發展,助力實現“雙碳”目標,助力“中國車企”向“世界車企”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