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以物聯、云、智能化為核心布局創業生態
文/紀佳鵬
4月13日,英特爾2016年春季信息技術峰會(IDF)在廣東深圳舉行。每年這個時候,這家芯片巨頭就會通過各種方式來展現其在計算方面的能力。
今年的IDF,核心關鍵詞是“物聯、云、智能化”。英特爾將從萬物數字化、云計算是促進發展和創新的強大引擎、加快打造智能化互聯世界三個方面擴展計算應用領域。
對于英特爾來說,PC市場正在下滑,移動市場又很難有新的起色。這種情況下,英特爾開始將關注的焦點放到在實感技術和創業生態。
按照英特爾的認知,實感技術就是把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賦予計算設備,包括PC、移動設備、自動機器人、無人機、甚至家里的鏡子、零售商鋪,讓所有設備都變得智能。這些設備有感知的能力,比如能以3D的視角看世界,能夠聽到聲音并且理解,能夠感受到情緒,還能在3D的環境內進行動作感知。
這次英特爾宣布推出實感技術SDK,可以給開發商提供多種功能,比如姿態識別、人臉跟蹤、3D掃描、場景感知,還有 SLAM。在此之前,RealSense SDK 只支持Windows,所以英特爾推出RealSense跨平臺API,為縱深相機提供開源的驅動程序,支持Linux、Android、OSX 和 Windows。對于機器人開發社區來說,跨平臺API 也為機器人操作系統ROS提供了交互界面,不只是機器人,還有無人機以及將來誕生的更多的應用。
通過實感技術SDK和跨平臺API,英特爾的意圖是在各種設備中內置該技術,實現其計算能力的跨平臺。
另一方面,英特爾將精力放在培育創業項目上。據了解,此前英特爾眾創空間加速器計劃已經孵化出了1000多個項目,在8個城市建立了12個眾創空間,隨著政府部門、工業園區和高等院校不斷加大支持力度,該計劃預計將在2016年實現突破。
“關注更多創新的點和技術,一旦大家想把想法做成產品的時候,我們會提供一些服務體系來支持他們。” 英特爾公司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楊敘稱。在調研某些創客機構的過程中,英特爾發現創客的數量仍然稀缺,因此公司會在早期就鼓勵有想法的人成為創客。而英特爾所提供的,是從想法到產品,再從產品到規模化生產的過程中的服務體系。
當然,從目前的創業成功率來說,押注創業者生態仍然會面臨很大風險。
(編輯:黃鍇,郵箱:[email protected])